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名中医彭坚师从伯父:他学习到中医的一条捷径,希望对你有帮助
userphoto

2022.07.01 重庆

关注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却没有从小学习中医,也没有立志要当一个医生。他从读《伤寒论》开始,走进了中医之门,他就是著名老中医——彭坚。

彭坚于194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市,他们家曾祖在明朝末年就开始行医,是地地道道的中医世家。在以前很多中医都是祖传的,很小就跟着家里长辈学医,可是彭坚小时候并没有想着去中医院,也可以想过将来会成为一个医生。

他读完高中,又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那时候已经24岁了。这个时候他才开始跟着自己的伯父学习中医,用行内人的话说他已经没有“童子功”了,这个时候开始学中医,似乎有点难度。因此,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学中医,也就意味着,要强记很多知识,而且还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他,因为他的理解能力很强,再加上几年的阅历,比起一般的青年来说要强很多。他的伯父是湘雅医学院医学教研室主任,还是教育家、中医临床家,对彭坚做到了“因材施教”。他告诉彭坚先读《伤寒论》,其他中医古籍和现代教材,一概不读。

彭坚的伯父对他来说是很严格的,而彭坚也没有辜负伯父的期望,靠着一股顽强的意志力,硬是把一本《伤寒论》原原本本地背了下来。彭坚和伯父学习了五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一边抄经方,一边反复熟读《伤寒论》,而且还把伯父传给他的经验一一记录下来,用心体会,反复揣摩,探索并总结出来了一条学习中医的新路子,也是彭坚学习中医的一条捷径。

中医的方法是科学的,是通过辨证施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的。何为“辨证”,辨证是用望、闻、问、切,来获取人体的信息,从而知道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等问题;而“施治”就是通过开方遣药,向人体输入信息,选择正确的药物组成和疾病相吻合的方剂,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

而彭坚想要培养的学生,就是希望给他们安排课程时 能够突出重点,帮助他们指出能在临床上成才的一条正确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开放治病,不至于到时候晕头转向,不知从何下手 。

彭坚要求学生们,能够在“识证”与“用方”这两个要素上下功夫,所以一直强调用《伤寒论》来指导中医临床,要懂得学习和运用经方。以方剂为重点,把验方、经方、时方统一在《伤寒论》“的方法论之下,全面学习其他中医知识,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善于引导,这样可以说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一条非常好的捷径。

如果你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如果你正愁没有方向,如果你不知从何下手,建议大家可以先读一读这本《伤寒论白话精解》,或许能让你茅塞顿开,深受启发,为你学好中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岁开始学中医的彭坚,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取了中医的硕士研究生,后来还留校任教,同时还在附属医院出诊,终成为了一代著名的中医教授。此外,彭坚还著作了《彭坚汤方实战录》以及《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这两本书问世以来,深受业界的好评,还成了中医教材。

建议大家想要学好中医,方向一定要选对,第一步走好了,以后的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老中医彭坚,学中医师从伯父,他总结了学习中医的一条捷径
彭坚教授饱受热议与争议的一篇文章——“中医临床人才培捷径”
UC头条:著名老中医彭坚,学中医师从伯父,他总结了学习中医的一条捷径
学习中医也是有“捷径”的,听听彭坚教授的经验
学中医有捷径
每周一缕书香 | 中医兴亡吾辈有责,争做当代“铁杆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