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漏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userphoto

2023.06.02 重庆

关注

什么是漏睛?

 

  漏睛又称眦漏,是指泪囊部时时溢出脓液或粘薄混浊泪液而言的病症。因泪囊开口于内眦,故称眦漏。未溃时,可见外感风热、心火炽盛两证;已溃时,则分热毒炽盛和气血两虚者。漏睛相当于西医之泪囊炎。

 

漏睛怎么引起?漏睛发病原因?

  外感风热漏睛与心火炽盛漏睛:二者都是漏睛未溃期的常见证。外感风热漏睛,多由风热邪毒,上犯目窍,停留睑中,以动内火,内外合邪而成。(审视瑶函·漏睛)说:“原因风热眼中停,凝结如脓似泪倾。”(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说:“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汁不尽,谓之脓漏。”风热外感,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脉浮数等表热证。

  热邪稽留漏睛与气血两虚漏睛:二者虽都是漏睛破溃期的常见证。但有虚实之别。热邪稽留漏睛,多因热毒久蕴不击,腐化肌肤,渐成脓液,脓蓄泪窍,故压之有脓液从泪窍排出。热邪滞留,故有发热口渴,舌红脉散之证。气血两虚漏睛,是患者体质素虚,正不胜邪,故见眦部虽不红肿,但泪窍脓汁不断。

 

漏睛诊断标准&漏睛做哪些检查?

  常见证候

  补感风热漏睛:内眦部轻度胀痛,肤色稍红,局部轻度隆起,压之有脓汁或粘薄混浊泪诫外溢。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红苔白,脉浮数。

  心火炽盛漏睛:内眦部肿胀疼痛明显,硬结拒按发热口渴,尿黄舌红,脉散。

  热邪稽留漏睛:内眦部肿胀疼痛,按之变软,有脓汁从泪窍溢出,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气血两虚漏睛:眦部肿胀日久,红肿渐消。疼痛渐减,惟有稀汁脓液或青黑秘脓水时时从泪窍溢出,久九不愈。体虚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

 

漏睛的治疗用药

  【证治方药】

  (一)外感风热

  1,临床表现:内眦泪囊开口处轻度胀痛,皮肤红,局部轻度隆起,按压之有脓液或粘薄混浊泪液外溢。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舌红苔薄,脉浮数。

  2、病因病机:风热邪毒上犯目窍,积滞内眦,致生漏睛。

  3,治法:疏风清热。

  4,方剂:疏风清肝散(《一草亭目科全书》)加减。

  药物:银花15g,连翘10g。菊花10g,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0g,山栀10g。赤芍10g,川芎6g,薄荷6g(后下)。

  方义:荆芥、防风、菊花、薄荷、牛蒡子疏风消肿止痛,银花、连翘、山栀清热解毒泄火,赤芍、川芎活血凉血通络。

  加减:目眦红肿疼痛甚者,加龙胆草、蒲公英清热解毒。

  5、变通法:可用银翘散(《温病条辨》)加蒲公英、山栀、术通、灯心等,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二)心火热毒

  1,临床表现:内眦泪囊开口处红肿热痛显著,接之硬结、拒按,发热烦渴,便干尿黄。舌红,脉数。

  2,病因病机:心火蕴积,循经上攻内眦,热毒炽盛发于内眦,引起漏睛。

  3,治法;泻火解毒。

  4,方剂:竹叶泻经汤(《原机启微》)加减。

  药物:竹叶10g,柴胡10g,山栀10g,制大黄6g,黄连10g,黄芩10g,赤芍10g,升麻6g,连翘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生甘草6g。

  方义:山栀、黄芩、黄连、制大黄、连翘,泻火清热,解毒消肿。竹叶、泽泻、车前子清利泄热,柴胡、升麻引经佐使,甘草调中。

  加减:发热烦渴,加板蓝根,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局部硬结肿胀加剧者,加牛蒡子、白芷消肿疏风。

  5、变通法:可用加减普济消毒饮(《温病条辨》)加减。药如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牛蒡子、桔梗、薄荷、甘草等,清热解毒。

  (三)湿热毒蕴

  l、临床表现:内眦部肿胀疼痛,按之变软,渍脓后肿核渐消,疮口溃破有脓液流出,色呈黄浊。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2,病因病机:湿热蕴结,热毒炽盛,肉腐溃脓,溃破溢出于内眦。

  3,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4,方剂;葛花解毒饮(《审视瑶函》)加减。

  药物:葛花10g,黄连6~10g,玄参12~15g,当归10~15g,连翘10~15g,山栀10g,龙胆草10g,苗陈10~15g,车前子10g,生甘草6g,赤芍10g。

  方义:山栀、黄连、龙胆草清热解毒,当归,赤芍和血通络,茵陈、车前子利湿泄热,葛花解肌祛湿,玄参清营凉血。

  加减:如脓成未溃时,可加白芷、天花粉消肿排脓。

  5,变通法:热毒未甚时可用清心排脓汤(《张皆春眼科证治》)加减,药如薏苡仁、天花粉,茯苓、生地、木通、甘草等,清心泻火,消肿排脓为主。若呈慢性病程。内眦痒痛、眵泪胶粘,不时流出黄浊脓液,身重困倦,舌红苔腻,湿甚于热者可用三仁汤(《温病条辨》),利湿清热。

  (四)气血不足

  1,临床表现:内眦部红肿渐消,疼痛渐减,按压之有稀薄脓液溢出,久久不愈。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脉虚。

  2,病因病机;气血不足,正虚邪恋,疮口不敛,内眦脓汁日久溢出。

  3,治法:益气养血,托里排脓。

  4,方剂: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减。

  药物:生黄芪15g,党参l0g,白术10g,川芎6g,白芍10g,当归10g,茯苓10g,白芷10g,天花粉10g,连翘l0g,银花10g。皂角刺l0g,生甘草6g。

  方义: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白芍、当归、川芎和血养血,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花粉、自芷消肿排脓,皂角刺排脓溃坚。

  加减:纳呆苔腻者加苡仁、砂仁、蔻仁利湿醒牌。

  5,变通法;亦可用通窍排脓汤(《张皆春眼科证治》)加减,药用黄芪、茯苓、苡仁、花粉、白芷、细辛、甘草。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取穴:睛明、合谷、风池、大椎、印堂。

  方祛:前三穴用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太椎穴拔罐,印堂穴三棱针放血。

  疗程:日1次,5~7日次为l疗程。

  (二)耳针法

  取穴;耳尖、眼、肝、心,配目1、目2、神门。

  方法:耳尖放血外,其他除患侧耳穴针刺,留针30分钟。

  疗程:同上。

  【评述】

  本症相当于西医之急慢性泪囊炎,中医称为漏睛。多见内眦泪囊部红肿疼痛拒按,甚而延至垒眼睑、鼻根部,疼痛剧烈,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数日后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穿破溃脓后,红肿疼痛炎症消退,可形成泪囊瘘管,迁延难愈。大多由慢性转变而来,多见于女性或老年人。

  偏睛未溃时,初用银翘散,进而以泻火解毒;已渍时,则宜清利湿热,若久不愈合则以托里排脓。同时,外感风热早期可配合局部热敷,脓肿成熟宜切开排脓。若急性炎症消退后,形成泪囊痿管或泪道堵塞者可应用手术治疗,若泪道堵塞宜用泪道扩张、探通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毒排脓汤,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漏睛疮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方8首)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阳疽
艾儒棣认为天疱疮
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