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源中医医案1-33

1.心悸案中年男,最近带孩子夜晚醒来多,今天中午晚上,饭后觉有一会心慌,脉象浮滑,沉取弱;炙甘草12,补骨脂15,杜仲15,女贞子15,当归15,桂枝10,瓜蒌皮10,木香10,党参10,丹参8,大枣30,生姜10,3剂,水煎服,属调整睡眠,三剂愈。

2.牙痛案中年男,下牙疼痛三天,曾服用消炎止痛西药不得缓解,舌尖红苔白腻,脉滑数。黄柏15,甘草15,砂仁10,竹叶5,三剂。复诊:疼痛消失。

3.腰背痛案中年女,腰背痛多年,用手按压得适,与桂枝新加汤加减,三剂,病祛除十分之七,继服巩固得愈。

4.坐骨神经痛案中年女,右侧腰腿牵扯性疼痛二年余,局部触按疼痛,发凉,常需要吃止痛药缓解症状,舌淡苔白略厚,脉象弦,右关尺为甚,曾确诊为坐骨神经痛。处方: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15,细辛10,黑顺片15先煎一小时,白术15,川牛膝20,茯苓30,5剂水煎服,配合针刺治疗,每日一次,7日后复诊疼痛消失,随访未在发。

5.膝部筋痛案老年女,60岁,体型稍胖,右侧膝关节后侧腘窝处的筋,牵扯疼痛一月余,下蹲困难,整体脉弦而滑,沉取弱,舌质淡,苔薄白。处方:麻黄10,白芍15,炙甘草6,细辛10,川牛膝30,海风藤30,鸡血藤30,补骨脂30,菟丝子15,淫羊藿30,枸杞子30,狗脊30,杜仲15,制附子10先煎,5剂水煎服。复诊:痊愈。

6.头痛呕吐案中年男,头痛来诊,伴随呕吐,纳差,怕冷,手足凉;舌苔白略厚边略红,脉偏浮弦细滑,沉取弱。检查太冲,足三里,中脘压痛明显。用针太冲,灸中脘。处方:麻黄10,附子10,细辛10,柴胡10,炙甘草6,大枣10,生姜20,小柴胡颗粒送服。针后头痛已不明显,呕吐较甚让用勺频服,灸中脘后未见呕吐,并想进食,随即出院。

7.习惯性便秘案老年男,习惯性便秘一年多,曾经中西药治疗时有好转,停药即复发,刻诊:整体脉象浮弦滑,沉取弱舌淡,苔白稍厚,纳食稍差,大便五日未行,时有便意,干结难下,仿伤寒论蜜导煎法,与开塞露去甘油加蜂蜜,与肠道灌肠大便五分钟即下出,与此每次大便时与此法治疗,治疗一月大便以不在难解,软硬适中,因年老体弱,运动量少,纳食不多,大便三天一次,习惯性便秘基本告愈,观察半月未见复发。

8.单纯性疱疹案中年女,单纯性带状疱疹,局部红肿胀痛带水泡,面积约四个一元硬币大,与局部刺血拔罐治疗有所缓解,依然较红肿疼痛,与栀子20,芒硝20一起打粉,风油精适量调和,取适量药粉纱布固定患处一晚,今复诊肿痛基本以消失,按压患处稍有疼痛,属继续贴敷前药治疗。符合内经,火郁发之。

9.心悸便溏案中年女,大便不成型,心动悸,脉结代,脉跳1下停1下,稍细按之弱,舌少苔白,便溏。处方:茯苓30,车前子15,补骨脂30,菟丝子30,当归10,桂枝10,大枣30,炙甘草15,熟地15,麦冬15,党参45,炒麦芽30,白术15,5剂,白酒1500毫升加水共煎服。复诊:心悸消失,心律不齐好了(结代脉),大便转正常,又介绍了三个病人过来。

10.毛囊炎案少年男,大便干,毛囊炎主要分布在面部及前胸部,红稍肿突出皮肤,舌苔白腻。

处方:柴胡15,黄芩15,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15,大枣10开, 炒枳实15,大黄15,白芍15,连翘15,忍冬藤60,生白术30,3剂;禁辛辣发物。

复诊:大便变软。处方:柴胡15,黄芩15,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10,陳皮10,丹皮10,白蘚皮10,,大枣10开, 大黄15,白芍15,连翘15,忍冬藤60,生白术30,三剂,加丹皮,白蘚皮,陳皮,以皮入皮治皮,丹皮清心火,白蘚皮清濕熱,陳皮行氣除濕痰。

复诊:毛囊炎痘痘基本消失。处方:柴胡15,黄芩15,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15,大枣10开, 炒枳实15,大黄5,白芍15,连翘15,忍冬藤60,生白术30,三剂巩固。

11.咳嗽案老年男,咳嗽咳痰二月余,痰白干不易吐出,伴轻微气喘,躺下加重;曾服用西药及输液半月未见明显缓解,时头晕,晨起小便失禁,大便三日一行,先干后软,肩背怕冷喜温,纳差,手掌爪甲发白,输液后小便失禁。

处方:射干9,麻黄3,细辛5,生姜9,五味子9,紫菀9,款冬花9,黑枣6,姜半夏9,当归9,淫羊藿9,远志9,党参9,山楂9,乌药9,枸杞9五剂。停输液,服用二剂反馈,不渴,小便以正常,仍咳嗽,服完咳嗽有所好转,后以香砂六君丸善后痊愈。

12.慢性鼻炎案中年男,继往有慢性鼻炎史,流黄鼻涕一周,伴夜晚易鼻塞,手足遇冷易冷,脉浮滑细沉弱,舌苔略厚白,有齿痕,干姜15,制附子6,炙甘草6,苍术15,天花粉15,一剂症已。

13.感冒头痛案一中年男,脉浮弦滑,沉弱,症见头晕闷重嗜睡,摇头则痛一天,有汗,无发热,桂枝汤加百合细辛黄芩,热度服盖被取汗,盖被约五分钟通身微汗,头上霍然开朗无比清醒,头不摇不晕,摇则晕头痛,大约缓解五成,继服痊愈。

14.感冒头痛案二中年女,感冒,右寸浮细数为主,余脉细弦,沉取弱。肩背及后头痛一天,无汗,咽干,口略渴,舌苔白厚。葛根汤加天花粉,一剂,二个小时,汗出病去,症消。

15.感冒头痛案三中年男,因开车吹风,头一摇动就痛,左寸弦浮滑,右寸浮滑,手心略湿,周身无汗,麻黄10,桂枝10,炙甘草6,杏仁10,一剂症消八成,休息一晚,痊愈。

16.感冒流涕案一幼儿女,2019年11月4日下午开始鼻塞有清涕,无汗,11月5日早上诊脉浮、无汗,鼻塞清涕,与桂枝汤加辛夷一剂发汗;

11月5日下午见咳嗽有力频繁,略有痰鸣音,有汗,指纹紫,舌苔厚稍黄,面色略红,手足温,脉滑数稍有力,麻黄10,石膏20,杏仁10打,炙甘草6,炒麦芽10;

11月6日上午依然咳嗽,舌苔退成白厚,与半夏止咳痰浆一瓶,下午睡醒即未见咳,继续服用,痊愈。

17.感冒流涕案二中年男,鼻如清水流,鼻子擦纸擦到痛,口中和,取甘草麻黄汤加减。处方:麻黄15g,炙甘草8g,苦杏仁10打碎,辛夷15,白芷15,一剂清涕明显减少,继休息而愈。

18.感冒流涕案三3岁女,流清鼻涕一天,平素易反复少苔地图舌,脉滑数浮取左脉涩。处方:麻黄10,荆芥10后下,白芷10,辛夷10,炙甘草6,甜杏仁10打碎,大枣10自备,1剂。服药情况,分四次服用,一天半服完,前二次服用出汗,后两次配合参苓白术散冲服,有加红糖矫味;观察一天清涕未在作。

19.感冒发烧案中年男,测得体温38度,咽通,干咳,自汗,忽冷忽热,鼻流清涕,口不干不苦,肺滑,脾浮弦滑,左滑,肝弦滑,按之有力,舌尖红,苔黄腻。处方:葛根40,桂枝5,白芍10,甘草6,桔梗10,连翘15,银花10,薄荷10,大枣10,白术15,石膏30,柴胡20,2剂。

复诊:烧退,咽干痒而至咳嗽,脉滑数有力。处方:柴胡20,黄芩15,姜半夏10,党参10,甘草10,蝉蜕10,石膏50,夏枯草20,2剂。

20.鼻塞案中年男,脉弦滑沉取弱,症见鼻涕黄稠干难排,鼻塞。处方:天花粉15,瓜蒌皮15,柴胡15,白芍15,木香10,炙甘草10,三剂,服药后鼻涕不在干燥,鼻涕排出,鼻塞消失,继服痊愈。

21.咽喉肿痛案中年男,咽喉肿干痛,潮热汗出二天,痰白黄脓稠不易咳出,舌苔厚白黄略红,脈弦,右寸略滑,沉取弱,一诊用小柴胡加石膏玉竹一剂,症反加重反增头疼。二诊处方:桂枝12,炙甘草10,葛根60,一剂头疼无,咳嗽略有,痰转清白,舌略红,与茯苓10,细辛10,五味子10,生姜10,厚朴10,陈皮10,杏仁10,黄芩10,炙甘草6,二剂,继服痊愈。

22.感冒咽痛案中年男,咽痛咽干来诊,时偏头痛,流涕黄白交替,肺滑,脾命弦滑,左弦滑数,舌胖大,苔黄腻,齿痕。处方:连翘15,栀子10,竹叶5,桑叶5,菊花5,荆芥10,淡豆豉10,葛根20,薄荷5,桔梗10,白芷10,芦根10,二剂症已。

23.咳嗽咽痒案男,8岁,咽痒咳嗽一天,干咳无痰,伴头稍痛,有汗,纳差,便溏,唇红,手足温,稍渴,无恶寒发热;舌苔白稍厚,舌上部有点刺,双关浮滑,右关甚。处方:柴胡10,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10,厚朴10,杏仁10,建曲15,苏叶5后下,荆芥10后下,桔梗10,蒲公英10,茯苓15,炒莱菔子10,二剂。复诊:明显好转,因药苦未在服药,自愈。

24.咽干失眠案中年男,咽干,乏力,失眠来诊,左脉浮弦,右脉细缓,按之弱。处方:补骨脂15,菟丝子15,杜仲15,葛根30,党参15,白术15,白芍15,炙甘草10,郁金15,淫羊藿15,竹叶5,女贞子15,大枣10,百合15,3剂。复诊:咽干以消,失眠乏力无明显好转。

25.咳嗽案幼儿女,咳嗽一天,手足冷,精神差,清鼻涕,咳嗽重浊,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发汗,精神好转;法半夏10,陈皮10,茯苓10,莱菔子10,炙甘草5,生姜10,三剂,四天吃了二剂好了。

26.咳嗽哮喘案中年女,咳嗽一月来诊,伴随胸闷气短,打喷嚏流鼻涕,怕冷,头疼头晕,心率110次分;长期失眠难入睡,易醒,易早醒,晨起精神疲惫,胃胀,腰背沉重胀疼痛,曾有腰椎间盘膨出病史,腰部疼痛部位,按压稍适,疼痛部位,触摸冰冷,弯腰久坐加重,腿脚肿胀;面部有眼袋发虚,头晕血压高,肥胖200多斤,血压170/100mmgh。

口苦,口干不爱喝水,喝水胃里不舒服,手足心发烫,稍活动则多汗,口干不喜欢喝水,早上口苦,腹胀,吃饭后加重,经常便秘不成型,大便黏马桶不易冲走,大便黄色,黑色,小便一天三至七次,小便黄色,乏力易累,易悲伤,易忘事,爱叹气,痰黄稠,痰白,痰量较多,易感冒。继往病史:电击倒过,过敏性哮喘,心肌炎。生活习惯:上班久坐 ,长期熬夜。

处方:桂枝15,枳壳15,白芍15,柴胡15,黄芩15,天花粉15,瓜蒌皮15,党参15,炙甘草10,大枣10,厚朴15,杏仁10打碎,干姜15,茯苓15,麻黄5,白芷15,生石膏30,生龙蛎15,5剂煎服。

复诊:吃到第三剂,腹泻了5至6次,还有些咳嗽,痰变白稀了,还有些短气,但是没有胸闷了,其他感冒症状,流鼻涕头晕头痛以消失;服完基本痊愈,仅有吐白痰,偶尔口苦,未在坚持治疗。

27.咳嗽耳鸣案中年男,咳嗽一周来诊,咳的脑仁疼,恶心,痰干不易排出,流鼻涕,最近耳鸣,听力下降生活习惯:贪食辛辣 上班久坐 长期熬夜 手足心发烫,有时出汗,喜欢喝热水,胃口一般,一至二天一次,大便细条状,大便颜色黄,小便一天三至七次,小便淡黄色,精神疲惫,情绪正常。复诊:症状消了8成,未在坚持服药,自愈。

28.自汗证老年女,体胖,稍活动多汗,右寸浮弦滑,右尺沉滑,整体脉中取滑有力,苔黄腻滑。茯苓15,杜仲15,夜交藤30,党参10,清半夏10,白芍15,竹茹10,木香10,龙骨20,牡蛎20,煅牡蛎30,浮小麦30,麻黄根15,三剂。复诊:出汗明显减少。

29.呃逆证中年男,教师,呃逆不止半年余,有慢性胃炎病史,肺浮细中取滑稍弦,脾浮弦滑,命沉滑稍弦,肝较弦,左浮弦稍细,整体按之弱,面色青黄,舌淡,苔白厚腻,中根凹陷。处方:竹叶3,龙骨20,白术45,茯苓30,丁香10,木香10,生姜30,鸡矢藤30,夜交藤60,浮小麦60,白芍12,柏子仁15,合欢皮30,党参20,郁金12,柿蒂10,5剂。

复诊:呃逆有所减轻,肺浮滑中取空,脾浮滑,命沉滑稍弦,左弦滑浮稍有力,整体沉弱。处方:党参10,白术45,茯神15,炙甘草5,丁香10,炒杜仲15,柿蒂10,吴茱萸6,川楝子6,牡蛎30,白芍15,柏子仁15,郁金10,浮小麦60,代赭石10,5剂。处理:胸椎正骨板动复位,属回家自己按揉膽中痛点。复诊:呃逆以不在发作,随访半年皆可。

30.中风案老年女,中风一周,左侧脑室梗死缺血,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讲话口齿不清,吞咽困难,手足易凉,生活习惯:素食为主,食量不大,舌淡紫苔黄,右侧稍后,稍微外向右侧。与小续命汤加黄芪石膏加减,治疗一月,肢体活动正常,基本痊愈,仅稍有口齿不利,与言语训练继续治疗。

31.心悸案中年男,时有心悸发病五个月,夜晚睡觉前,容易心慌,心跳过快,伴随气促,头晕,头轻脚重;检查心电图与头部CT无异常,曾在社区中药效果不明显,在吃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松龄血脉康胶囊(吃了出现口苦口干) ,直至本月25下午又出现头晕,相比前几次有缓解 。

手足易凉,现在无汗,口干或舌燥,咽干,胃口较差,早上口苦,大便一天数次,不成型,有时香蕉状,黏马桶不易冲走,小便清白色透明,小便一天一至三次,小便淡黄色,清水样,容易醒,易早醒,精神疲惫,乏力易累,不爱说话,言语声低,易怒,爱叹气,痰白,痰干不易排出,痰量很少,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并有胀感,舌淡苔黄,舌中间凹陷。生活习惯:贪食生冷,上班久坐,有时熬夜有时宵夜,喜欢激烈运动打篮球。

处方:柴胡12,桂枝6,干姜10,黄芩10,炙甘草10,天花粉15,(生牡蛎20与生龙骨20先煎30分钟),三剂。复诊:心悸未作,口苦口干消失,稍有腹泻。柴胡12,桂枝10,干姜10,炙甘草10,党参10,茯苓45,白术45,大枣30(生牡蛎20与生龙骨20先煎30分钟),8剂。复诊:症状基本消失,开中成药丹参滴丸一瓶,与人参片舌下常含服保健,随访痊愈。

32.胸痹案中年女,左胸刺痛来诊,不定期发作,可能与悲伤过度有关,怕风吹,手足易凉,有时出汗,口干不喜欢喝水,胃口一般,易腹胀,大便一至二天一次,一天数次,大便球状,细条状,大便色黑偏干,偏稀,小便一天三至七次,夜尿频繁,小便黄色,容易醒,嗜睡,乏力易累,不爱说话,言语声低,易悲伤,易忘事,痰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舌小瘦长,中间凹陷,舌尖少苔。

处方:赤芍15,炙甘草15,党参15,大枣90,生姜20,红花5,单参15,姜半夏15,薤白30,瓜蒌皮15,白酒32度以上的500毫升,加水800毫升,煮450毫升,吃三剂。复诊:痊愈,继服三剂巩固。

33.慢性乙肝乏力案中年男,乏力易累三年,乏力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最严重时上楼梯都觉得很难受,纳差,易没有饥饿感,易口渴,喜喝温水或热水,容易上火,不爱说话,言语声低,易悲伤,易忘事。患有慢性乙肝,现在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目前肝功能是正常的。曾服用祛湿中药没有明显效果,目前吃的一些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也没有明显效果。

怕冷,现在无汗,喜欢喝热水,胃口较差,大便一至二天一次,大便细条状,大便黄色,小便一天七次以上,小便色清水样;舌胖大,苔薄白,舌上部有点刺。

处方:柴胡15,黄芩10,桂枝10,天花粉15,党参15,炒麦芽30,干姜10,生牡蛎30先煎,白术15,炙甘草6,神曲15,5剂。

复诊:五剂吃了六天,前三天乏力感明显改善,胃口也变好。第四天开始肠道一直在排气,大便次数增加且偏稀,胃口又开始变差,然后又开始感觉乏力。处方:柴胡10,桂枝10,党参20,炒麦芽30,白术15,炙甘草6,神曲15,炙黄芪15,升麻6,白芍10,当归10,老陈皮10,莲子10,鸡矢藤30,5剂。

复诊:好转,易干呕。处方:柴胡10,桂枝10,党参20,炒麦芽30,炒白术15,炙甘草6,神曲15,炙黄芪15,升麻10,白芍10,当归10,老陈皮10,莲子10,鸡矢藤30,生姜30,姜水半夏10,5剂。

复诊:胃口已正常,乏力感已经基本消失,与食疗继续巩固,党参15,白扁豆15,陈皮10,莲子10,随访未在发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方治疼痛——我看行〔涂华新医案〕(疼痛病案实录)
中医协定处方
千金难买,难求秘方
三十张方 3.0
罗元恺临床惯用方
国内知名中医吕即来常用处方首次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