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燃料电池物流车经济性分析

【文末有彩蛋


热门推荐

1. 氢能专业图书系列(或许有你想要的,欢迎转发)

2. 燃料电池专业图书系列一(或许有你想要的,欢迎转发)

3燃料电池专业图书系列二(或许有你想要的,欢迎转发)

4. 氢能和燃料电池干货大集(包括技术干货和经济分析干货,欢迎转发)

5.  国家两部委发布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战略方向规划目标


燃料电池物流车具备高载重、长续航和加氢快等优势,适用于城市支干线运输和城际运输场景。在环保日益严格情况下,传统中重卡面临路权问题,燃料电池物流车是其最佳替代者。纯电动物流车具备使用成本低优势,但是因为能量密度低,续航和载重难以兼具,而且面临充电时间长问题,目前适合于短途运输场景。

在全生命周期相同的运营里程下,比较燃料电池物流车、纯电动物流车和燃油物流车三者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燃料电池物流车在当前补贴基础下经济性优于燃油物流车;纯电动物流车在低负载短途运输场景下经济性明显。在地补为国补0.6倍情况下,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为1.67元/km和同级燃油物流车使用成本持平;在上海、武汉和深圳等地区,地补与国补可以达到1比1,燃料电池物流车经济性显著优于燃油物流车。考虑燃料电池物流车仅仅数百台级规模,未来伴随氢气价格和燃料电池成本下降经济性将愈加明显。

中长期角度来看,通过对纯电动物流车和燃料电池物流车降本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且考虑补贴退坡,我们可以发现燃料电池物流车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愈发明显;纯电动物流车在低负载领域具备经济性,载重提升后经济性缩小:

纯电动物流车随着成本下降可应对补贴退坡,在2021年纯电动物流车完全没有补贴,经济性依然优于燃油物流车,但载重提升后经济性缩小。

2020年,燃料电池补贴不退坡,按照地补为国补的0.6倍情况下,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50%,整车成本下降35%,氢气价格下降到30元/kg,燃料电池物流车全生命周期成本19.55万,每公里成本0.54元/km,相对于燃油物流车成本低67%。

2025年,燃料电池地补完全退坡,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90%,整车成本下降62%,氢气价格下降到28元/kg,燃料电池物流车全生命周期成本23.45万,每公里成本0.65元/km,相对燃油物流车成本低61%。

从物流配送企业角度出发,燃料电池物流车综合场景下吨利润最高。物流配送企业单车运营收入与载重、里程呈正相关;单车运营成本包括燃料成本、司机成本和租金成本等。在非限行区域,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油车和电动物流车运输每吨货物利润分别为 73.6/74.3/56.7元;在限行区域,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油车和电动物流车每吨运输利润分别为71.9/66.4/51.2元。综合场景考虑燃料电池物流车吨利润最高;纯电动物流车虽然燃料成本低,但是加上司机和租金成本后,吨利润反而最低。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清洁技术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说明: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亚化咨询:2018年中国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技术与市场发展回顾(1

 

 

氢能产业是从氢气生产、储运到应用的庞大产业链。在氢能下游应用领域,目前最广为人知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具有互补关系,对于商用车尤其是长途运输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具优势。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空气供应系统、储氢和氢循环装置、DC/DC转换器等,占燃料电池整车成本的50%以上。燃料电池堆主要由单电池以堆栈的方式构成,单电池包括双极板、膜电极(MEA)和密封圈。膜电极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

 

氢能理事会(Hydrogen Council)于2017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氢能将占2050年全球总能源消耗的约20%,每年减排60亿吨CO2,氢能产业链年产值将达2.5万亿美元。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到2030年中国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将超过百万辆。亚化咨询认为,中国氢气生产、储运,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车将形成万亿规模的产业链,为行业内的项目投资者、工程公司和设计单位、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亚化咨询《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研究表明,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与市场发展情况如下所示:

 

燃料电池电堆

 

新源动力

 

2018年10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新源动力公司项目团队在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发上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团队重点针对整车开发对高性能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的需求,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商业化应用验证的燃料电池电堆技术,通过结构与过程仿真,指导改进电堆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完成了I型电堆功能样机的开发,电堆功率密度超过2.0kW/L,可以于-30存储和-20启动,并进行了相当于轿车工况5万公里的耐久性考核,目前电堆耐久性和可靠性验证仍在持续进行,该型电堆预计在2018年可实现商业化应用。同时,针对以更高功率密度(3.1kW/L)为目标的II电堆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电极铂用量已经大幅降至0.33g/kW,并且在无外增湿条件下电极功率密度超过1W/cm2,按计划,此型电堆将在2021年实现商业化应用。

 

新研氢能源

 

2018年8月,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同新研氢能源公司与山西大同市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大同新研拟投建氢能和燃料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建设规模年产10000套燃料电池电堆。

 

雄韬股份

 

2018年3月,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湖北武汉开工。

 

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2亿元。该项目将从事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堆、电池控制系统、氢燃料发动机系统、储氢系统和制氢系统的开发、生产、运营和销售以及加氢站的建设,并与南京金龙、东风特汽等合作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大客车。

 

膜电极

 

鸿基创能

 

2018年10月,鸿基创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性能膜电极项目开工。

 

此前于2018年2月,广东广州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鸿基创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建设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产能规划为10万平方米/年,产品的功率密度达到1.2W/平方米,力争2018年底试生产,2019年实现年产10万平方米膜电极的规模,2020年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昆山桑莱特

 

2018年9月,昆山桑莱特膜电极性能再创新高,车用水冷膜电极单电池极化曲线性能超过1.0W/cm2@0.65V;所制备水冷电堆寿命测试时间达6000h以上。

 

催化剂

 

2018年4月,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Pt/C催化剂量产技术取得突破。该催化剂采用清华大学催化剂制备工艺。

 

技术突破

 

1. 采用连续合成工艺,实现产品性能的高一致性,各项指标可控制在±1%以内。

2. 产能达到1200g/日规模,完全具备工业化生产及营销所需各项条件。

3. 采用优化载体处理工艺,载体循环寿命达到国际商用同等催化剂的5倍以上,极大提高了催化剂在车用工况下的使用寿命。

4. 催化剂综合性能(极化、电化学活性面积、质量比活性)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商用同等级催化剂性能。

5. 系列化催化剂产品通过了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的检测和欧盟CE认证,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量产Pt/C催化剂主要包括40wt%50wt%60wt%70wt%几种规格,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低成本优势。

 

质子交换膜

 

东岳集团

 

2018年9月,东岳集团150万平米/年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山东淄博签约。

 

燃料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

 

潍柴动力

 

2018年11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1.64亿元认购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19.9%股份完成交割。

 

股权合作之后,双方将随即进入实质性业务合作阶段,战略聚焦中国市场,开发下一代氢燃料电池产品,快速实现相关领先技术在中国商业化和工程化落地。具体包括:

 

1)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双方将共同出资11亿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潍柴动力占51%股权,巴拉德占49%股权。合资公司将拥有巴拉德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及模组技术产品在中国客车、商用卡车和叉车市场的独家权利。

 

2)联合开发和产品采购:

 

合资公司将支付巴拉德9000万美元,联合开发下一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和模组。合资公司将拥有上述技术在中国客车、卡车和叉车市场的独家权利,巴拉德将拥有上述技术在中国境外市场的独家权利。同时,双方已就4.0kW/L电堆技术及4.0kW/L以上未来技术的合作框架达成一致。在2021年底之前,潍柴计划与合资公司共同协作,使用巴拉德的技术为国内市场提供2000台燃料电池模组。该等模组预计2018年年底即可投放市场。

 

雄韬氢雄

 

2018年9月,由雄韬氢雄投资建设的山西省首条燃料电池系统产线投产仪式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

 

该项目为雄韬氢雄大同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规划年产能3万套;2020年项目全部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0万套。

 

上海神力

 

2018年6月,上海神力科技自主开发的C290-30燃料电池模块通过国家强制检验检测,其低温/高温储存通过国家最新标准要求,在不增湿条件下,电堆功率密度实现2.0kW/L

 

爱德曼

 

2018年5月,爱德曼广东氢能源装备公司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投资协议签订仪式在广东佛山南海区举行。

 

该项目选址为南海区丹灶镇,计划建设氢燃料电池及动力总成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总计年产能8万台氢燃料电池,首期项目将于2018年投产。

 

新源动力

 

2018年3月,中国首例自主研发的超5000小时耐久性的燃料电池产品完成寿命测试和整车应用验证。

 

资料显示,该HYMOD®-300型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由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采用高稳定性、高性能的膜基催化层膜电极设计和高可靠性的复合双极板结构,经寿命测试和整车应用验证,突破了车用燃料电池5000小时的耐久性难关。同时该产品实现了电堆在-10℃环境下的低温启动,以及在-40℃下的储存。

 

该电堆模块已成功应用于荣威750以及上汽大通FCV80

 

2019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与关键部件论坛将于2019年37-8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将探讨全球与中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发展现状与市场展望,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与智能制造,电堆与膜电极、双极板技术进展,车载储氢、供氢与氢气循环系统,燃料电池空压机技术研究与性能提升,热管理与水管理设计与优化,车载大功率DC/DC应用进展,燃料电池车用电控系统、驱动电机及储能电池等。

 

如需了解详情,或索取亚化咨询《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目录,请联系亚化咨询17717607595张经理(微信同号),karen@asiachem.org

 

2019制氢、储氢与加氢站技术论坛将于2019年36-7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将探讨全球与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前景与投资机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化石能源大规模制氢技术,工业副产氢资源潜力,液氢与高压气态储氢技术经济比较,甲醇、甲酸和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应用前景,加氢站关键技术、建设成本与运营经验,加氢站与加油、加气站合建思路等


@燃料电池催化剂'黑马',点击图片@


好消息!!!

我们这有一个专业的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交流群,有很多高管,大咖,如果你想加入,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氢燃料电池才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六千字长文带您深度了解氢燃料
局部优势明显,行业亟待爆发!
氢燃料电池产业之电堆专题报告:师夷长技,方可制夷 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投资聚焦 我国大力推动燃料电池车产业发展,电堆作为燃料...
燃料电池单体核心部件--相关公司
一步之遥?氢燃料电池车成本大幅下降只需实现规模化
老婆饼里没有老婆,燃料电池不是电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