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大宇的气质很中国,但他反对外形上的「中国元素」 | 设计癖

大约半个月前,石大宇在北京金宝汇家天地「宁静的力量」活动推出其竹家具新品「榻」系列和「巴蜀茶馆」概念系列等竹制家具。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其中一个活动,石大宇部分作品将于 9 月 22 日到 10 月 31 日之间在北京金宝汇家天地进行展出。这次的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传统器物「榻」。「榻」延续了石大宇一贯的符合中国人审美的设计,不出意料地,「榻」系列也对传统家具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和再设计。

石大宇

这次发布的新品除了具备其一直以来的竹林雅士风格,作品整体呈现出更加轻灵、活泼、国际化的风格,在搭配风格和受用人群上更加地广泛。在「椅梦回」等系列椅子中,他首次在作品中加入了坐垫这种软面料配件,选用的是法国品牌 Le Crin 的马尾材质面料,坐垫可拆卸。「我不喜欢软装,但是考虑到北方冬天的气候,我做了软垫」,石大宇告诉设计癖。

「椅梦回」,侧面观,其形成「回」字,搭配了马尾材质坐垫

推出的新品中,「榻飞梁」的腿部做成了内翻马蹄足,而「榻梦轮」的底部则用竹条弯成了圆环,灵感来源于古砖画拓片上滚动中的车轮及留下的痕迹。而椅子「椅梦回」从侧面看,可以看到扶手形成造型「回」字。衣架「架衣车」的实用性则更加明显,衣架横棂可以搭衣服,也可挂衣,轮子上的隔板可放置包或鞋。一侧有轮另一侧有蜡绳把手,提起来就能轻松移动,造型上甚至与当下流行的北欧风格家具毫无违和感。

「榻飞梁」,四方腿,内翻马蹄足

「榻梦轮」:灵感来源于古画拓片,飞奔的车轮及留下的痕迹

「架衣车」实用图:灵感来源于独轮车,可用多种储存衣物。一侧有蜡绳把手,提起可随意移动

石大宇的竹家具中有浓厚的中国味道,但那种味道却不着痕迹。关于什么是家具设计里的中国气质,设计癖跟石大宇进行了一次对话,看看这个爱竹成痴的设计师,怎么理解「竹」材料中蕴含的中国元素。

设计癖:您的作品都带有很浓厚的中国元素。那么,您是怎么从传统器具和传统文化中提取这种灵感和元素的?

石大宇:我选择的「中国元素」是可以代表中华文化、而我们也深具情感认同的材料:「竹」。在每个地域,如果出产某种材料并且这种材料是有价值的,就会出现对应的工艺。材料的地域性和生产工艺不可分割,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做不了竹子,因为他们的土地不生长竹。所以中国元素是什么?可以是材料、也可以是工艺技法,因为没有工艺技法,就没有办法成形,而这个形是你视觉上可以看到的东西。

再一个「中国元素」也可算是传统的审美观,比如我希望我做的家具骨感,在宋代古画里的家具,硬木被不可思议的做成像铁棍一样细。我虽然追求这种传统的审美,但产品的功能上却是属于当代的。功能上有必要讲究更加科学的地方。更科学化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比较像是西方的。

家天地展示区

设计癖:您的设计通常都会对一个传统的东西进行很大的改进,为什么这样做?

石大宇:我们生活在当代。设计是向前看,不是往后看,自然要去不断地改进。我并没有刻意去做「中式」或「西式」,而是用当代的设计观去做。所谓当代设计观就是我看到现下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去解决问题。

我计较现代人需要什么样的桌、椅,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和舒适性。而不会只为了好看去做设计,尤其在做有功能性的物件时。除非那个外形的存在是因为它能真正提供一些不能被抹煞的功能,我可能会接受。

西方的设计观、设计方法,只要是合理的,我会保留它;传统的设计观、设计方法,只要是好的,我也会保留,比如说一些特殊的结构—榫卯结构。

我用竹的特性和关于「竹」的特殊工艺去完成家具的设计,所以有没有「中国元素」并不是我刻意强调的,不是特意去摆一个符号放在产品上,而是精神是什么,你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运用这个材料、用什么样的工艺技法、或者用什么样的设计去推动这个工艺,去把这个设计做出来。

设计癖:能举个例子吗?

但若以当代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的圈椅有尺寸太大、过重(往往是贵重稀缺的硬实木制成)、无法融合进现代居家的实用性,往往沦为装饰性陈设等缺点。放眼中外设计界,尽管存在着许多以圈椅为灵感的坐具,但除了形似,并没有在功能及舒适度上寻求突破。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做了 China Chair,就是受中国圈椅影响。

「椅刚柔」的突破性在于以当代设计的精髓「可持续性」、「环保」、「减碳」及符合当代实用性和审美为改良准则,对应材料、结构、工法、生产方式、运输等环节,改进功能及舒适度,同时又精简设计、运用榫卯结构,使之符合继承传統对应当下。

椅座之上强调竹条弹性及韧性,四条竹条构成弹性靠背,两侧各有三条竹条以品字形聚合弯曲而下,延伸至椅面下构成椅脚主体,竹制人字形加固套件扣紧椅脚两端,由此达致竹条刚性;在单一部件上、对应不同功能,同时展现竹条弹性、韧性及刚性。座位由长度及厚度各异而且可拆卸的竹条构成,灵感源于车辆减震器的弧形钢板结构,运用竹的弹性与韧性调节各位置的软硬度,竹条间隙透气,显著提升传统圈椅的舒适度,以坚实的材料达到柔软填充座垫的效果。

座位微微向后倾斜,以设计提示健康的坐姿,可堆叠的精简设计节省空间及运输费用,呼应竹材本身减碳环保的特质。

「椅刚柔」:借鉴圈椅却进行了大量改进

 

Hans Wegner: China Chair

设计癖:您怎么看待外形设计、工艺材质和实用性的这几个在设计当中的关系?

石大宇:最重要是的材料,没有材料所有的东西都不成立。比如制造飞机,要什么材料做?难道用石头吗?所以说材料很重要,没有材料成就不了任何设计。

功能也很重要,不考虑功能就不是在设计,艺术家手下的雕塑是给人看的,可设计不是。设计一定要有功能。

「形」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形是什么?是你的思考模式,探讨问题和寻求解決方案的方式,是你的审美。如果审美不成立的话,这个设计基本就不用做了。功能先要解决掉,满足功能之后,再来考虑审美。可是如果最终审美不成立的话,这个设计我就放弃了。优秀的设计师会借由作品表达達属于个人独獨特的审美。

工艺是根据地域的需求产生的,我想告诉年轻人,做中国原创设计就那么简单,不需要想别的,不需要雕龙画凤,不需要刻意运用某些符号,用我们当地的材料,对应的工艺技法,用你新的当代的观念,找到好的问题,提出好的答案,出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就不會有人指责你抄袭。

悬臂椅「椅榻悬」

设计癖:所以您做的是兼顾这几个方面的。

石大宇:当然。一个设计物件为什么能流传?因为它够美,人们愿意保存下来。如果是一个不好的物件,早就被时间淘汰了。所以说能留下来的都是好的。外型要美,又要好用,这样的东西才有资格传下来。我宁愿做这样的东西,做不到就不要制造垃圾,浪费资源、人力、精力、金钱。因为沒有把握随时都能出好设计,所以作品的产量非常小。

设计癖:您现在的作品都不是那种工厂大规模生产的,考虑过将规模做大吗?

石大宇:目前不在规划内。经营、管理工厂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精力,那不是我发展的方向。中国做这样事情的人很多。我不能够浪费我的时间。我所做的事是研究竹材,怎样去突破「竹」材特性上的瓶颈。研究「竹」材料的人不是很多,我觉得有必要去做这件事。

现在大家对「竹」材还是有一些偏见,认为它是比较贱的一种材料,原因是「大部分」中囯传統的竹制器物,对材料和工艺技法的钻研并未与时俱进,不够精致,传统日常生活中所许多竹制物件,属于简易功能性,生命周期短的器物,再加上竹在中国南方随处可见,物以「常见」为贱,所以对竹已产生既定的价值观。

所有的天然材料都是上天的恩賜。它們平等的存在於大自然,但贵、贱其实是人定的,但竹材也分高低。就如同羊毛,有不同的等級区分,价格的高低极为悬殊。我想將这种材料的特性研究到最深处,用它做出精彩的设计,然后改变大众对竹材的看法。作为设计师不仅要珍惜材料,不管用什么材料,都能做出好东西,这是设计师所具备的能力。我现在不过就是在做这样的事,用竹材做设计,它是代表我们的文化并且对应未来具有环保性。

「椅龙门」

设计癖:也就是说您现在在做一个研究性的工作,拿科学来比较,您是一个科学家,您研究出来一个技术,然后再让后面的人和公司可以用这个技术,然后进行推广。

石大宇:科学家不敢当。我可以让我的实验变成实践的,而不是停留在实验的阶段。我做出的物件都可以使用,只是一部分难度大的作品没有大批量的生产。我的时间都花在设计与研究的工作上。

任何和我们合作过的工坊、工厂,他们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环保是国际趋势,所以竹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西方人没有相应的工艺,只能到中国找材料与代工厂。他们选制造商,当他们认可制造商的技术,就会把订单给他。工厂拿的订单都是很大量,所以可以挣到钱。有了盈利可以继续投资生产线。这是良性循环。当西方的客户看到制造商有能力完成我设计的竹制家具,觉得这家工厂在技术水平上完全没有问题,而工厂用其中低难度的技术或者设计,就可以投入量产,赚回来他们的投入,这相当于帮助了工厂、帮助了竹产业发展。

设计癖:为什么如此帮助他们?

石大宇:如果竹产业不向前发展,竹农就不会种更多竹子,我做设计的动机是希望有更多竹农种竹,所以我会尽力帮助竹产业链,使其消化掉更多竹材。需要更大的量,就会有更多的人种竹,才不会把竹都铲掉去开发房地产。只有链条上的各个点都盈利才能帮助大家活下去。这也是设计所肩負的社会责任.

「柜名器」:融合了中国南方的「菜橱」和英国的茶柜的概念

设计癖:为什么选择一直做竹子?

石大宇:竹是可以代表中华文化的材料,且有对应的工艺。但现在还没有太多人去钻研。竹材作为一种材质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潜能及多样性。它是一种新的材料。如果后面有人的竹设计超过了我,我就不做了。

设计癖:为什么呢?

石大宇:因为没有必要,没有办法做的比别人好,那你为什么要做?我做这些家具设计就是为了研究竹材的发展的方向。但不可能做一件东西别人永远超越不了。有趣的是,定的标准越高,就越有可能有人超越,就怕标准定的很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希望做到正面的示范和影响,这是我的能够做到的。六、七年前,国內,少有人跟我谈竹子,但现在有了。

设计癖:中国现在有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呢?

石大宇:先做一个思想健康的人,才就资格做一个好的设计师。不要贪,现在国內的设计师都要与国际接轨,米兰展有很多中国人去看,学习是好的,但是不要抄袭。

年轻人先了解自己是不是有天赋,是否明白什么是坚持?没有天份,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这确实很残酷,但现实就是如此。创意类学科都是一样,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这些,没有天份在你不要想。

再者就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而目前国內的教育将学生训练成找标准答案的机器,参考书,模拟考,走捷径,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受过这种教育的人,搞创意就会受限制。人生是沒有标准答案的,也无从參考。

关于石大宇

石大宇与他设计的茶器「观复九宫壶」

石大宇,美籍华人产品设计师,清庭设计中心创办人。石大宇早年在纽约顶级珠宝公司 Harry Winston 担任珠宝设计师,后回到台湾,创办清庭设计品买手店。之后来专注于竹材料及竹家具的研发与设计,以其对竹材料的运用和工艺技术的突破闻名,多次在国际范围内取得奖项。

图片部分由清庭设计中心提供(人物摄影:尹超 ;产品摄影:唐霓华);部分由设计癖拍摄;部分来源于 Danish Design Sto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庭茶·竹·樂展预热 椅优弦 一把好椅子
竹影摇曳,承袭古风的新中式家具
竹子,竟然有这么多神奇用途?
柔美的竹制弯曲家具,究竟是如何成就的?
竹制品都有哪些?
石大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