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拯出殡之日,盗墓贼定下这条,不成文规定,包拯墓至今完整

原创历史热文 明朝那些事儿 里面的历史都是真的吗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人木有套套,咋办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订阅我们立刻马上看!



来源今日头条

说起包拯,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在维护百姓的利益面前,敢于为百姓出头,所以包拯在民间的名气非常大,百姓都非常的爱戴他,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可惜的的是,在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在他去世之后,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一直都没有改变, 反而更加的崇拜,把他当做神明一样崇拜,都说他是奎星转世,专门为了百姓做主的。



在包拯出殡当日,更是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由于在世的时候,包拯得罪了很多的权贵,在世的时候,他们不敢怎么样,可是他过世了之后,可就不一样了,古人报复手段可是很多的,即使死了,也会给掘出来,鞭尸之类的。


所以在当时,二十一棺材,同时从各个城门中抬出,就是怕别人报复,幸好的是,盗墓贼知道这个情况之后,直接定下一条不成文规定,那就是,不盗包拯墓,所以包拯墓至今完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包拯出殡之日,21口疑棺同时出城,盗墓贼看到后,定下一条规矩
【历史烟云】为何盗墓贼不盗包拯墓?除了这个不成文规定外,还有一个原因!
历史上明察秋毫的包青天包拯为何突然离世?
包拯出殡时,为何同时用21口棺材从城门抬出
包拯死后,21口棺材,7个城门同时出殡,盗墓界形成一不成文规
包拯究竟是不是清官?墓地被挖掘后,盗墓贼留下8个字证明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