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产程序在不良债权清收中的作用

2017年10月16日至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带领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有关人员在浙江、福建调研破产审判工作,要求各地法院深刻认识破产审判工作的重大意义,勇担使命、突破瓶颈,全面推动破产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

早在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目标,僵尸企业处置已被视为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运用法律特别是破产法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共识和主要方式。除兼并重组外,依法破产清算程序是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主要探索如何利用破产清算程序清收不良债权,以期能够提高效率。

在不良债权清收业务中,很多债权人都不希望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主要是担心时间太长,耽误回收,或者担保物权被暂停行使等等。但是,破产程序事实上对不良债权清收具有很多好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能够全面清理债务人资产


根据《破产法》规定,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法院会指定管理人全面接管债务人,接管后会对债务人进行审计。管理人接管债务人后,在资产清收方面,相对于普通的诉讼清收来讲,具有如下优势: 

资产清查全面快捷 

诉讼中债权人查询债务人资产的信息毕竟有限,不同地方的行政管理机关对查询权限也有不同的限制。大多数地方的房管、国土部门都要求立案后才能查询,即使已经立案,有些地方允许根据债务人名称进行查询,但有些地方要求债权人提供具体财产线索才能查询。对于银行存款基本是在执行阶段才能查询,但往往这个时候银行存款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对于需要登记的财产,即使能够查询,也只能查询办理了产权登记(含预告登记)的财产,对于已经取得但没有登记的财产,则难以查询。据此,诉讼方式寻找债务人资产存在很多限制。 

但是,破产程序中管理人接管债务人后,对所有财产都能够清楚全面清理。无论是房产、土地、银行存款、知识产权、未登记的资产等,都一应俱全。 

应收债权清收积极主动 

诉讼方式中若发现债务人有应收债权,可以在执行程序中对应收债权进行执行,也可以提起代位权诉讼。但是,这会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如何证明应收债权的客观真实性。毕竟债权人不是这个应收债权的合同当事人,不了解这个债权成立的基础、合同履行情况,很难举证。有时候甚至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证据,结果债务人与次债务人还可能互相串通,说债务已经履行完毕,或者已经抵销等等。 

但是,在破产程序中,管理人全面接管了财务资料和各种合同,并且还有审计程序,且应收债权的清收也是管理人获得报酬的一大来源,这些便利条件使管理人对应收债权的清收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且方便快捷。 

管理人行使撤销权可以追回相应财产 

《破产法》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了管理人的撤销权。这些规定能够增加债务人偿债财产,而普通的诉讼程序是难以达到这一目的的,除非个别情形可以通过合同法中规定的撤销权进行诉讼,但在举证上都非常困难。 

方便追究股东出资责任 

无论是诉讼程序,还是破产程序,都可以要求没有出资、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补足出资。但是,相对于破产程序,诉讼程序有两个弊端,一是举证问题。特别是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债权人往往很难举证。二是对于还没有到出资期限的,则不能主张权利。而《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即使还没有到出资期限,管理人仍然有权要求股东提前出资,用于偿债。     

能够追缴控制人占用资产        

《破产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人应当追回。”这一点通过普通的诉讼程序几乎无法办到。 


二、能够顺利推进债务人重整


有些债务人自身的经营还是具备盈利前景,但由于暂时出现流动性问题而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若不能获得全部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很难走出困境。此时,若有投资者愿意对其重整,但也担心债务人对资产负债的披露是否完整,担心在重整过程中突然出现新的债务或担保,也担心在注资后被债权人查封,导致重整无法推进。

但是,根据《破产法》中关于破产重整的规定,一旦债权人委员会通过重整方案,或者法院强制裁定事实重整方案,所有的债权都暂停行使,包括抵押权也暂停行使,投资人不用担心是否还有其他隐形债务或担保没有统计,也不用担心重整期间会被法院强制执行,只需要一心一意推进重整方案,这能够给予重整投资人极大信心,从制度上保障了重整的顺利进行。而重整成功,必然会导致债权人受偿比例比破产清算要高。


三、避免查封在后的债权人不能按比例受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六条:“当事人不同意移送破产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产案件的,执行法院就执行变价所得财产,在扣除执行费用及清偿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先后顺序清偿。”据此规定,当作为企业的债务人资不抵债,或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若没有进入破产程序,普通债权只能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先后顺序清偿。这对轮候查封的债权人则非常不利。据此,为了公平受偿,查封在后的债权人应当推进破产程序,争取普通债权人按比例受偿。 


四、提高效率,避免债务人推延时间


在通常的诉讼程序中,债务人为了拖延时间,往往藏匿不见,不领取法院文书,逼迫法院进行公告。更有在公告确定的答辩期内提出管辖异议,之后还对管辖裁定进行上诉等等,这样通常会拖延一到两年的时间,导致债权人苦不堪言。若担保物权债权人选择实现担保物权程序,也会因为无法送达而被法院驳回。 

然而,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只需申报债权,管理人进行审查和确认即可,无需诉讼,也不存在公告送达或管辖权异议,可以大大缩短实现债权的时间,提高效率。 


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实际控制人原因造成,债权人主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这一规定非常适用于现在很多所谓的跑路企业。很多企业负债累累,人去楼空,股东往往认为自己承担有限责任,只要注册资金到位了就万事大吉,对公司不管不问,也不办理清算,财务账册、重要文件灭失也毫不关心。此时,债权人可以申请破产,若因财务账册等资料无法提供而导致破产程序无法继续,则可以追究股东的连带责任。 


六、债权人不需要垫付诉讼费、保全费


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不需要垫付诉讼费、保全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实现债权的费用。    

综上,破产程序对不良债权清收大有裨益。特别是在2016年被称为破产元年之后,法院受理破产的难度大幅度降低,国家也史无前例地重视破产制度,对债权人选择破产程序来讲是利好消息。



版权声明】本文经卓律商谈综合整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企业破产案件审理规程
观点 | 论破产重整中未按期申报债权之处置
最高院权威解读 |《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理解与适用(下)
企业破产案件中涉担保债权问题的处理
【论坛】破产程序中资产评估之制度完善——以管理人视角观之
企业破产重整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