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个人征信牌照谈个人征信产品

来源:老古成都


最近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在深圳宣布正式成立,从而成为在市场上首个获取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民营机构,牌照有效期为3年。


在2015年初,人行向市场上传递了即将开放民营机构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信息,并首先选择八家民营企业开始试点筹建个人征信业务。随后八家企业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希望能很快通过验收,最终顺利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牌照。


在试点筹备阶段,人行征信管理局多次对八家企业进行检查,最终认为这些机构的准备工作离市场要求和监管要求甚远。综合考虑个人征信业务的独立性、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公正性三个方面的原则,没有一家能够达到可授予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要求。


为了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规范经营,初步构建与人行征信中心的运维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通过多方协商,最终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由八家第一批获准进入筹建的民营企业共同入股组成了百行征信。


在整个过程中,市场上一度显得很兴奋。受市场热度刺激,更多的是出于对在国内市场上拥有一张牌照的渴望,除了这八家获准进入筹建的民营企业之外,市场上曾有很多家其他民营企业,一直跟着跃跃欲试,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大数据征信服务,并期望在不远的未来也能有机会获得个人征信业务牌照。


当百行征信的牌照发放尘埃落定时,市场上一度出现不少疑问。包括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牌照非常难获得,未来其他正在这个市场上努力的民营企业是否还有可能拿到牌照;百行征信的地位看来具有相对的特殊性,那么现在这些大数据征信服务公司将来是否会没有业务发展空间了等等。


面对这些疑问和困惑,笔者认为现在是时候对一些基本理念进行梳理了,包括关于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基本个人征信业务及开展其他在线服务等一系列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此,笔者在此先抛砖引玉,提出一些个人认识供商榷。


基本个人征信业务和个人征信评分之间的区别须明确


我们注意到在过去三年中,不管是八家首先进入试点筹建个人征信业务的民营企业,还是其他未被正式认可进入筹建阶段的跃跃欲试的民营企业,在明确地将获取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后,都在努力创造环境,收集数据,搭建系统,打造产品。而其中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各家都集中精力在市场上推广自己的信用评分产品“某某分”。个别民营企业还打出非常响亮的口号,要将企业打造成“中国的费埃哲(FICO)”。


其实这种以个人信用评分产品来突出企业在市场上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方面的亮点和地位,至今依然是相关市场上的绝对主流。同时,目前在很多相关论坛上,甚至在很多金融机构内部,在讨论如何有效使用个人征信服务的时候,似乎也往往都集中在讨论某款信用评分的有效性上。


不可否认,一款好的个人信用评分对金融机构进行个人贷款申请的信用评估和审批能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然而笔者一直认为,个人信用评分不等于完整的个人征信服务,或者至少是不能视作为最基本的个人征信业务。


什么是最基本的个人征信业务?笔者认为应该是个人征信报告,个人信用评分产品则只能是视作基本征信业务的衍生品,或者说是广义范畴下的个人征信服务。个人征信报告和个人信用评分之间有本质区别。


一款个人征信报告,应是详细记载和反映被征信个体在以往一段历史期间与信用相关的各项记录,重点是信用违约的真实行为记录。在狭义的范围内,所谓信用违约记录就是指贷款的违约记录。提供征信报告的机构,对于出现在征信报告中的所有个人历史信用记录,尤其是贷款的信用违约记录,必须承担是百分之百准确的责任。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尚不确定的历史记录,是不能出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中的。


而一款个人信用评分,则是在整合了一个群体的各项与个人信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于每个个体的信用违约概率进行预测和评估的一项技术方法。在确保绝大多数准确预测的情况下,评分结果容许有一定的微小误差概率。提供征信评分的机构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技术能力,不断加强所输出的信用评分的预测准确率。


对于一个被征信查询的个人,如果正好是以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情况落在信用评分发生微小误差的范围内,则是无话可说的;然而如果其个人征信报告的记录有误差,尤其是与贷款违约直接相关的信息方面有误差,则可以向提供征信报告的机构投诉抗辩直至发起诉讼。


个人征信牌照也是对持牌征信机构核心业务的一种背书


一家意在努力成为国内持牌的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企业,如果重心是以打造出一款良好的个人信用评分产品,作为其核心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则是对征信牌照和基本征信业务本质的一种误解。拥有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机构,首先应该是有能力开展最基本的个人征信业务,其为市场提供的最核心的个人征信产品应该是以金融服务场景内的个人信用信息为主体的个人征信报告。


现在谈到个人征信业务,大家都喜欢提及FICO分。在美国市场,FICO分对于金融机构进行个人贷款审核审批的确非常有效,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征信产品。但是,提到美国的征信机构,大家都知道所指的是三大征信局,即益博睿(Experian),艾可飞(Equifax)和环联(TransUnion),从来没有人将FICO视作征信局。事实上FICO在美国被当作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是作为一家数据服务商来定位的,而三大征信局则是明确作为征信机构定位的,其在市场上的核心服务就是提供个人征信报告。


在我国现有的征信业务管理框架下,监管部门经过严格的检查,对正式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民营机构发放个人征信业务牌照,既是对该机构所必须履行的个人征信业务的独立性、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公正性等进行监管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背书。这里也就包含了对于社会公众极其关心的征信机构所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中,以个人历史违约记录为主的信息的准确性方面的监管和背书,以及对于个人征信报告有错必纠原则的监管和背书。


然而在另一方面,征信业务监管部门是绝对不可能也不应该对于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所拥有的技术能力进行背书,就是说不可能对于机构所输出的个人征信评分的应用效果直接给予任何评价。还有,征信业务监管部门对于可被个人征信产品所使用到的各类数据的采集和应用的监管,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差异。对于不是在金融服务场景中的其他外部数据的来源,监管的可达性和有效性会弱化不少。


为此笔者认为,对于持牌个人业务征信机构所提供的个人征信服务的业务产品范围,应该有个适度的限制。


第一,持牌个人业务征信机构在收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个人数据的时候,须相当程度地集中在金融服务场景内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应用,而对于在金融服务场景外的、尤其是征信业务监管部门在当前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达到理想监管状态的那些可用数据资源的采集和处理,可考虑留给其他数据服务公司去做。


第二,持牌个人业务征信机构为了提高其所提供的个人征信产品的可用性,可以通过与其他数据服务公司合作,适度引进合作方所提供的数据标签以及建立在更为广泛的数据基础上的个人信用评分,并在所提供的个人征信产品中注明这些应用的合作出处。举例来讲,美国的三大征信局在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核心业务时,都同时引入并且注明由FICO提供的个人信用分。


数据服务公司可以和持牌征信机构共存互补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包括百行征信定位的主要服务对象非传统银行金融机构来说,个人征信报告和个人信用评分都是非常有用的。


金融机构开展个人信贷业务,只要可以接受微小误差概率,则使用信用评分是其提高个人贷款业务审核审批效率,尤其是全程依靠数据驱动的自动化审批的很好选择。但同时,金融机构若进一步开展各种额度较大的有特殊应用场景的个人贷款,则在审核审批中仍希望有详细的个人信用报告作为参考材料,同时详细的高质量的信用报告也是金融机构开发内部自用的信用评分很好的资源。


这两年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大量的新型及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尝试开展各种形式的个人网络贷款业务。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已经产生了为数不少的各种类型的数据服务公司,并且在市场上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这些数据服务公司广泛采集金融服务场景之外的大量各种类型个人数据,包括诸如个人电信数据、电商数据、航旅数据、社交数据、兴趣爱好数据等等。实践证明即使是很多看似与金融业务弱相关的各种类别数据的综合应用,对于网络贷款的自动化审核审批、尤其是反欺诈鉴定和信用评估,的确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支撑作用,由此形成了广义的数据服务理念和场景。


目前市场上所有致力于发展个人数据服务的民营企业,几乎都是要么仅仅只是在打造个人信用评分产品,要么就是只提供不包含金融服务信息的个人数据信息报告。其实这中间也透露出一种无奈。提供包含以历史贷款违约信息为主的个人征信报告,首先需要有能力直接从放贷金融机构获得广泛、完整、准确的数据,这个要求目前对于众多民营企业来说,实在是件难事。


但是作为分工,在整个产业链上仍然需要这些企业,能够很专心地做好对金融服务场景之外的其他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加工,为放贷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有效的个人征信评分和评级服务,帮助金融机构使用从持牌征信机构所获取的个人征信数据进行评分模型开发等。这些企业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和广义范畴下的数据服务提供商,而不是持牌的个人业务征信机构。


当然,只要是提供个人数据加工服务的企业,都应该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尤其是对于获取数据和应用数据的合法合规性的监管。不过这里的监管与对持牌个人业务征信机构的监管存在一定的区别。


最近在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上,提出了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用建设,发展第三方征信服务。为此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整个市场按照规范的路径发展,广大数据服务公司可以和持牌的个人业务征信机构共同生存、相互补充,平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人征信牌照6月出炉 防控信息泄露成难题|个人征信牌照
首批8家个人征信牌照仍未发放
解码大数据征信:大数据征信的“是与非”
看这一篇就够了征信行业研究
中国征信网站将开放查询 民众隐私全曝光!
“互联网 ”的蝴蝶翅膀,考拉征信的星辰大海-新闻频道-手机搜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