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碱 几个周期、定价机制 202306
userphoto

2023.08.10 广东

关注

国投安信期货  了解烧碱系列

(五)价格周期和定价机制

(六)与重要相关产品价格关系分析


烧碱(五)——价格周期和定价机制

国投安信期货  2023-06-14 16:48

  一、烧碱行业发展沿革及价格波动周期

  2009年至今烧碱行业伴随国内陆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也经历了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洗礼,行业规模大举扩张,价格跌宕起伏诉说着行业发展的故事,我们梳理了2009年以后烧碱价格波动的几个典型周期,帮我们一起回顾烧碱行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9年-2010年三季度):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宗商品市场受到重创,与此同时烧碱刚刚经历了持续三年的快速产能扩张过程,宏观风险叠加产能释放,烧碱价格大幅度下跌。

  第二阶段(2010年三季度-2012年三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这一举措直接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实现V型翻转,烧碱价格也进入一轮上行周期。除了经济政策的原因以外,这一时期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对烧碱价格的上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2011年日本爆发“3 12”大地震,是的日本从烧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部分货源从中国采购。另外,“弃风限电”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表现突出,能源的不足导致氯碱装置被迫降负,供应的减少也对烧碱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山东地区32%离子碱价格由低位的350-400元/吨,大幅度上行至870-880元/吨。随着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烧碱行业迎来产能扩张周期,到2012年底烧碱产能达到3748万吨,不到三年时间扩能700多万吨。

  第三个阶段(2012年三季度-2016年三季度):高歌猛进的快速扩张终于导致供需失衡不断加剧,价格结束上行周期,迎来2012年四季度价格的崩跌,之后几年进入450-650元/吨的区间整理阶段,烧碱行业进入调整期,产能几无增加。

  第四阶段(2016年下半年-2017年11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政策开始成为这一时期影响烧碱价格的重要因素。盈利能力较差的装置被淘汰。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以及需求面的逐步修复,烧碱行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修复。加之环保督察导致也一定程度导致开工率阶段性的下滑。总体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查共同导致烧碱供应量明显减少,供需矛盾的改善刺激烧碱价格上涨。2017年四季度华北地区32%烧碱价格最高飙涨至1435元/吨。

  第五阶段(2017年11月-2021年1月):随着环保督察逐渐常态化,烧碱企业在环保各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强,环保对于氯碱企业的直接影响逐步减弱,全国氯碱企业平均开工负荷持续在85%左右。 随着供应端恢复正常,终端需求不足成为影响烧碱价格的主要问题。在此期间,氧化铝行业环保督查导致铝土矿开工受限,进一步压缩了氧化铝装置开工率;印染、粘胶纤维等行 业因中美贸易争端影响出口受阻,行情趋势弱多强少;同时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2020 年初,又受到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冲击,烧碱需求一度低迷。由于下游多个行业开工不足,盈利情况不佳,烧碱需求开始萎缩,市场格局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烧碱价格大幅回落。

  第六阶段(2021年2月-2022年末):这一时期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外供应链的断裂,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消费补贴等措施导致我国对外出口强劲增长,需求端的持续发力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2021年春节后美国寒潮进一步加剧供应端的紧张局面,价格延续上行,但2021年四季度价格的急涨急跌则是由于“双碳”政策引发的政策干预市,在这之后整体的需求环境已经收缩,但烧碱行业却格外坚挺,价格持续高位,这主要是受到需求端氧化铝行业的强劲支撑,欧洲能源危机导致的出口激增,以及国内物流受阻,高温用电紧缺等因素的影响。


  二、烧碱价格统计口径

  中国不同区域的烧碱现货市场对于固碱和液碱的价格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固碱多以99%片碱为主;液碱多以32%和50%浓度液碱为主,价格分为折百价和含水价,由于液碱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折百价就是去除水分,按100%纯净的氢氧化钠计算的价格。固碱生产企业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液碱生产企业集中在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和山西省。固碱和液碱对于下游企业的使用上来说,存在物理形态上的区别,仅在个别下游使用时有差异性。固碱进入化碱池溶化后,可当做液碱使用。烧碱下游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分散,大型企业采购一般为厂家送货,费用为包含运费一票结算;中小型企业采购一般为厂家自提,运费由下游企业承担。视下游企业类型与采购量,同一地区的烧碱提货价格会有所区别。行业内一般统计固碱和液碱的出厂价。


  三、烧碱行业定价机制

  中国烧碱行业定价机制我国烧碱价格市场化程度整体较高。烧碱现货标准化程度很高,产品同质化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没有品牌溢价。 销售价格、运输半径、付款方式和供应稳定性是下游消费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烧碱行业常见的定价方式如下:

  1.出厂价:无论是液碱还是固碱,出厂价模式是烧碱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的定价方式,烧碱生产企业不承担产品的运输费用。其优点是价格更为透明,经销商、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可以方便地对比各地烧碱出厂价,获得更便宜的货源,以便控制成本,也便于生产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进行价格比较。

  2.月末结算:月末结算在烧碱行业较为常见,即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取每月烧碱价格的平均价格作为结算价格。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与市场联系更为紧密,结算价格能及时地体现市场价格,贸易商可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动情况和下游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订单。在行情波动频繁时期,该政策有助于烧碱企业和贸易商共同承担风险。缺点是烧碱生产企业缺乏主导性,生产计划受短期市场行情波动影响明显。

  3.招标定价:招标定价是由下游大型用户,特别是用量较大的氧化铝和粘胶纤维企业对烧碱用量进行公开招标,多个烧碱企业参与竞标后,以低价竞选的淘汰制进行烧碱采购。招标周期一般以月度为单位,也有小部分采取年度订单模式。

  4.价格补贴:通常情况下,烧碱生产企业会给贸易商或经销商一个价格折扣,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让烧碱贸易企业的利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稳定市场价格。同时,价格补贴也有利于烧碱生产企业维持与贸易商和经销商的长期合作关系。



了解烧碱(六)——与重要相关产品价格关系分析

国投安信期货 2023-6-14

  一、烧碱和氧化铝价格关系分析

  氧化铝是烧碱下游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占到烧碱总需求的三成。烧碱在氧化铝生产中,主要是用作处理铝矿石,使矿石中的氧化铝转变成铝酸钠溶液,纯净的铝酸钠溶液即可分解析出氢氧化铝,经一系列加工即可获得氧化铝。氧化铝主要成本构成是铝土矿,烧碱在氧化铝的成本构成中占比较少,不足二成。由此可见,氧化铝和烧碱作为彼此的成本端抑或是需求端,都有重要影响,但程度有限,氧化铝对烧碱的影响更大。在较长期的价格趋势上两者波动方向趋同,但短周期往往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方向、节奏的分歧或波动幅度的差异。 我们统计了2011年3月份至2023年3月份,共计12年的数据,得出烧碱和氧化铝的价格相关度为72.5,相关度很高。从这12年的价格走势来看,烧碱和氧化铝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2011年到2016年一季度的价格下降周期,在这一阶段烧碱和氧化铝的比价也是逐步走低的。在这一阶段烧碱和氧化铝价格走势两度出现分歧,2014年三季度之前氧化铝价格处于震荡走弱的态势,整体表现相对平稳,而烧碱在2012年四季度到2013年三季度价格经历一轮崩跌,主要是由于产能快速扩张带来的供需失衡导致。第二次价格走势出现分歧是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底,电解铝企业亏损传导至氧化铝行业,导致氧化铝价格大幅下挫,而这一阶段烧碱价格经过前一轮的下跌,价格已经筑底,并在低位区间长时间徘徊。整体来看这几年氧化铝和烧碱虽然都呈现价格下跌的趋势,但节奏完全不同,主要是受到各自供需基本面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四季度的快速上行周期,而烧碱和氧化铝的比价关系从2015年就已经明显得到改善,在2016年到2017年的时间内两者之间的比价关系大幅飙升,烧碱受到供给侧改革政策红利的影响更大。回顾2016年,两会吹响供给侧改革的号角,我国供给侧改革迅速完成了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快速展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一阶段烧碱经过行业去产能过程,而氧化铝行业也遭遇限产,而另外一方面电解铝复产规模提升,氧化铝价格大幅上涨,烧碱较高得益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改善,价格在这一阶段大幅上涨。

  第三阶段是2017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的价格下跌周期,两者之间的比价关系也同步回调。在这一阶段电解铝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氧化铝需求下滑,进而影响到烧碱的需求,是导致这一时期烧碱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后随着疫情的爆发,需求进一步下滑,大宗商品价格普跌,继续加剧烧碱价格的下跌深度。

  第四阶段是2021年一季度到目前是后疫情时代,两者之间的比价关系跟随价格的涨跌也同步出现快速大幅度的修复和快速的下滑。疫情爆发之后价格经历了国际供应链断裂之后的需求的爆发带来的价格上涨,之后随着需求的下滑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但烧碱价格格外坚挺,在相对高位运行了较长时间,主要是受到氧化铝行业的支撑。但进入2023年以后烧碱开工率大幅度提升,供给的增加改变了之前供应偏紧的格局,加之下游行业普遍盈利不佳,导致烧碱价格进入下跌通道,与氧化铝走势产生分歧。

  

二、烧碱和PVC价格关系分析

  我们统计了2011年3月份至今12年的数据,得出烧碱和PVC的价格相关度为29.2。可见,两者之间相关性很低,或者说两者之间经常会出现反向波动的现象,这里就主要涉及到了氯碱化工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氯碱平衡。

  在氯碱化工里最基础的原料是原盐,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由此得来氯和碱,氯和碱相伴而生。氯是高危化学品不适合长途运输,因此氯碱厂通常配套耗氯的下游产品的生产,PVC是最重要的耗氯产品,因此,氯碱厂的氯碱平衡问题通常就是烧碱和PVC之间的平衡问题。大型氯碱厂通常把PVC作为主产品,碱作为副产品,另外一些小型氯碱企业以烧碱作为主产品,下游配套一些漂白水、盐酸等耗氯产品的生产。氯碱企业通常会综合衡量耗氯产品和碱综合利润情况,如果烧碱利润丰厚则会保障开工,允许PVC盈利较低或者一定程度的亏损,反之亦然。因此,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价格波动方向有时候会出现分歧的原因。

  通过烧碱和PVC价格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到,烧碱和PVC波动的方向有时同向,有时反向,波动节奏和幅度均有较大差异。2011年烧碱价格由于供给端受到地震和”弃风限电”的影响,导致价格大幅度飙升,而这一阶段PVC价格是下跌的。2016年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带动烧碱和PVC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但进入2017年PVC价格就进入横盘整理的格局,而烧碱继续受益于环保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价格继续上涨,从而出现两者之间价格再度出现反向波动,之后烧碱进入宽幅震荡格局,相对PVC波动幅度明显更大。疫情以后由于基本面影响因素的巨大差异,两者之间波动经常不同步,只有在“双控”导致的煤炭相关产品价格的炒作,以及引发之后的政策干预,那一时期烧碱和PVC受到政策面主要的因素的驱动,呈现同步的急涨急跌现象。由此可见,烧碱和PVC本身的供需基本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加之利润氯碱企业综合核算的影响,加剧了两者之间波动性的差异。只有在宏观政策或是风险这样的主要驱动作用下,两者才会呈现明显的同步波动趋势。

 

 三、烧碱和粘胶短纤价格关系分析

  粘胶短纤是粘胶纤维的一种,属于人造纤维,烧碱是制造粘胶短纤的辅料,一般情况下生产一吨粘胶短纤需要0.55吨烧碱。粘胶短纤和棉花具有替代性,下游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因此,粘胶短纤的价格通常与棉花价格波动一致,且受到纺织服装行业景气情况的影响,成本端烧碱只是辅料之一,也不是粘胶短纤的重要成本构成因素。因此,粘胶短纤的供需以及成本端影响受到烧碱影响相对有限,两者之间的价格波动趋势受到各自基本面影响,阶段性的粘胶短纤对于烧碱价格存在一定的边际影响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金基础化工—首次覆盖】三友化工:“粘胶纯碱”双料龙头,“两碱一化”成本优势
2017年中国烧碱行业发展趋势及价格走势预测
这个化工品上半年超预期暴赚,下半年小旺季+多事件催化还不上天?(附纯正概念股)
山东省氯碱市场分析总结
氯碱概念
2020年氯碱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