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析古琴的“九德”与斫琴技艺 | 顾永杰
斫琴学堂
古琴的传统髹漆技艺研究

顾永杰  裴建华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作者简介

顾永杰(1974-),男,河南禹州人,河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科技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科技史。

摘  要:

“九德”是评价古琴音质优劣的重要考量,要做到“九德”对斫琴技艺有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琴材、琴体制度、槽腹制度、髹漆等都要做到科学合理、精益求精。

关键词:

古琴;“九德”;斫琴技艺

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太古遗音》首次提出了“琴有九德”,总结了古琴的九种发声特征,即奇、古、透、静、润、圆、、匀、芳“琴有九德”为后世所接受,成为评价古琴声音好坏的重要参考,“以九德兼全与否作为衡量琴音优劣的标准,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的琴,才是完美的琴。称作‘九德’。”任何乐器的发音特点都与其材料、结构、工艺等密不可分,古琴的“九德”与斫琴技艺息息相关。

1


“九德”的特征

《太古遗音》中对“琴有九德”的记载:“一曰奇。謂輕、鬆、脆、滑者乃可稱奇。蓋輕者,其材輕快;鬆者,聲音透徹,扣而其聲透,久年之材也;脆者,性質緊而木聲清長,裂紋斷斷,老桐之材也;滑者,質澤聲潤,近水之材也”。轻松脆滑,指琴材的特点。指出材质轻松脆滑的琴材是斫琴的上佳材料,由这样的琴材制成的古琴能发出“奇”声,即“奇”声由琴材决定,琴材要选用近水生长木材的古材。进一步说明“奇”声的特点:琴材轻快,相对来说发音较浊、音量较大;琴材松,发音透;琴材脆,发音清、余韵长;琴材滑,发音润。

“二曰古。謂淳淡中有金石韻,蓋緣桐之所產得地而然也。有淳淡聲而無金石韻,則近乎濁;有金石韻而無淳淡聲,則止乎清。二者備,乃謂之古”。淳淡,指声音质朴淡泊;金石韵,即钟磬之声的韵味。指出琴声的“古”即淳淡中包含有金石韵,淳淡之声接近于浊,金石韵接近于清,并指出“古”声是由琴材决定的。

“三曰透。謂歲籥綿遠,膠膝幹匱,發越響亮而不咽塞”。岁月绵远,指历年久远;胶膝干匮,指琴上胶漆已经干透。指出琴声的“透”声即响亮、顺畅,并指出“透”声是由琴材和胶漆决定。

“四曰靜。謂之無颯以亂正聲”。指出琴声的“静”即纯净、无病等杂声。

“五曰潤。謂發聲不燥,韻長不絕,清遠可愛”。指出琴声的“润”即余韵长,声音清、远而不燥。

“六曰圓。謂聲韻渾然而不破散”。指出琴声的“圆”即声韵浑然一体、完整不破散。

“七曰清。謂發聲猶風中之鐸”。指出琴声的“清”就像铎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一样,响亮、纯净。

“八曰勻。謂七弦俱清圓,而無三實四虛之病”。指出琴声的“匀”即各弦发出的声音均匀,都具备清、圆的特点。

“九曰芳。謂愈彈而聲愈出,而無彈久聲乏之病”。指出琴声的“芳”即音质持久、越弹越佳。

郑珉中先生对“九德”的解释:“奇,即不寻常;古,即淳淡而无新韵;透,即厚实而不梗塞;润,即细腻而不枯燥;静,即不喧嚣;圆,即无扁仄之弊;匀,即平均而无大小之别;清,即清激而不粗浊;芳,即愈听愈觉美好”。

综合来说:奇,即声音奇特、不寻常,其声要透、清、润兼备,还要适当地浊、音量适当地大、余韵长;古,即声音要淳淡,且淳淡中有金石韵,但又不能过于浊或过于清;透,即声音响亮且顺畅,也就是琴体对琴弦振动的响应灵敏、传导迅速流畅;静,即声音纯净无杂音;润,即声音清晰、温润、不焦且余韵悠长,温润、不焦燥就要求声音要丰富、高低音搭配合理;圆,即声音完整、圆润,类似于润,但圆声更强调声音的丰满;清,即声音响亮、纯净,清与静相关联,“清厉而静”,清就必须要静,但清声更注重音高;匀,即各弦发出的声音要相对均匀;芳,即音质持久、越弹越佳,要求琴体具有发声的稳定性。

2

“九德”对斫琴技艺的要求

斫琴技艺中的琴材、琴体制度、槽腹制度、髹漆等都会对琴声产生影响,但其每一项对不同琴声特点的影响不同,要实现某一特定的琴声特点对斫琴技艺的要求也不相同,“九德”对斫琴技艺的要求大体如下:

奇,主要与古琴音板(主要指面板,底板参与发声时也包括底板,下同。)的材质有关。只有轻松脆滑的琴材才能发出“奇”声:轻就是重量轻、密度小,松就是材质疏松,脆就是材质刚性大,滑就是纹理、纤维顺直光滑。这些主要跟树种以及木料的选择和处理情况有关:要选择密度小、材质疏松、纹理顺滑的树种,要选择这些树种中材质均匀、无缺陷的木料;对琴材做适当地处理,除去水分和其它杂质以降低密度,提高结晶度以增大刚性,处理的办法最好是自然处理即选用古材,也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化学处理。轻、松、滑等特点与树种和处理都有关,而脆则主要与处理有关。具有轻松脆滑特点的琴材,结构稳定性、声学稳定性、振动能力、传导振动的能力、发声性能等都较好。

古,主要与音板用材有关。淳淡与金石韵是有冲突的,淳淡要求音高低、音浊,金石韵要求音高高、音清,要达到“淳淡中有金石韻”,就要处理好高音和低音之间的搭配关系,既要保证低音又要突出高音,音板的固有频率中相对较低的部分要适当的低一些、以体现淳淡,相对较高的部分要适当的高一些、以体现金石韵,这就要求音板用材要适当地松以保证有低音、还要适当地脆以突出高音,对材质的具体要求类似于上述的松和脆。

透,主要与琴材、琴体结构和髹漆有关。声音响亮:音板用材要有一定的刚性和声音的发散能力,即要经过适当处理具有轻松脆滑的特点,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密度;槽腹范围的面板厚度要适当地薄,以利于提高音量;槽腹深度、池沼口面积、池沼口距纳音或面板的距离等不能过小,以利于声音的扩散。声音顺畅:音板用材要具备轻松脆滑的特点,因岳山和龙龈只传导振动不参与发声,所以其材质要密实些以利于振动的传导;面板和底板最好用径切板,径切板有较好的振动传导和声音发散性能,且发音较为纯正、丰满;琴体要厚薄适当、宽窄匀称、项部和腰部稍窄且较长,以利于琴体的整体振动;槽腹范围面板和底板的厚度,天柱和地柱的位置、材料、粗细,项实和龙龈处实木的宽窄,边墙的厚薄等,都要设置、搭配合理,以利于共鸣体的振动和对振动的传导;胶漆和灰胎要干透,胶漆包括粘合面板、底板的胶漆和粘合岳山、龙龈等的胶漆,灰胎的材质和厚度要适当,胶漆层要尽量地薄并且粘合还要密实,以利于面板、底板的振动以及振动在琴体内部的传导。

静,主要与音板用材、琴体结构和工艺有关。音板用材:要经过适当处理、材质适当密实,以使声音纯正、减少不协和音;材质要均匀,以避免额外的杂音。琴体结构:特别是槽腹结构要匀称、顺畅,不要有过多、过尖锐的凸起或内收等,这些结构容易产生不协和音;音板的形制要中间厚两边薄且过度均匀,这种形制的音板发音纯净、丰满;面板和底板的形制要一致,以减少杂音。工艺:琴体以及其与附件的粘合要密实、牢固,不出现砂音等杂音;琴面要平整没有

清,主要与音板用材、琴体结构和工艺有关。要满足“静”声的要求,另外声音的音高要适当地高:音板用材要适当地密实,槽腹范围内面板的厚度不能太薄,槽腹不能太空,池沼口不能太小,池沼口距离纳音或面板的距离不能太近

润,主要与音板用材、琴体结构和工艺有关。声音清晰:要满足“静”声和“清”声的要求。声音丰满圆润:音板用材要经过适当处理、材质适当密实,以突出高音、使声音更丰满;音板用材的材质要均匀,使声音更丰满;琴体结构要匀称,并且琴体和面板、底板不能过于轻薄;音板的形制要中间厚两边薄且过度均匀;槽腹形制要规整圆润。余韵长:琴材要经过适当处理、音板用材的材质要适当密实,以降低振动消耗;琴体结构的搭配、特别是面板和底板的材质和厚薄的搭配要合理;琴体要厚薄适当、宽窄匀称、项部和腰部稍窄且较长,以利于琴体的整体振动;槽腹深度、池沼口面积、池沼口距纳音或面板的距离等不能过大。

圆,主要与音板用材、琴体结构和工艺有关。要求类似于“润”声,但更注重声音的丰满。

匀,主要与琴材、琴体结构和工艺有关。要求琴材的材质要均匀、琴体结构要匀称,琴体的粘合要密实。

芳,主要与琴材、琴体结构和工艺有关。琴材:要经过适当地处理,以保证琴体结构和声学的稳定性;琴体形制要匀称,结构要稳定。

3


结语

古琴要达到“九德”的要求,就需要斫琴的各步骤都要科学合理,并且相互间还要配合、协调。琴材:都要经过适当地处理,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杂质;音板用材要做到“轻松脆滑”,但材质又不能过于疏松;岳山和龙龈的材质要适当地密实;面板和底板的材质要匹配;面板和底板的材质要均匀,最好用径切板。琴体制度:琴体要厚度适当,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琴体的宽度要匀称、项部和腰部要稍窄且较长;面板和底板的形制要一致、搭配要合理;面板、底板不能过于轻薄。槽腹制度:槽腹范围的面板的厚度要适当,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槽腹深度、池沼口面积、池沼口距纳音或面板的距离等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槽腹范围面板和底板的厚度,天柱和地柱的位置、材料、粗细,项实和龙龈处实木的宽窄,边墙的厚薄等,都要设置、搭配合理;音板的形制要中间厚两边薄且过度均匀;槽腹结构要匀称、顺畅,不要有过多、过尖锐的凸起或内收等;槽腹形制要规整圆润。髹漆:胶漆和灰胎要干透;灰胎的材质和厚度要适当;琴面要平整没有病;胶漆层要尽量地薄并且粘合密实。

参考文献 

郑珉中旅顺博物馆藏“春雷”琴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第3期)17-2331.

与琴材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刘镇波,沈隽共鸣板用材的振动特性与钢琴的声学品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沈隽木材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马丽娜.木材构造与声振性质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贾东宇高温热处理对杉木声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李惠明等热处理改性木材的性能分析 热处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J].木材工业,2009(2)周大斌化学处理乐器材[J].中国木材,1995(1);李坚,刘一星木材的尺寸稳定化[J].中国木材,1994(2)田祝延拨弦乐器面板选材问题[J].中国音乐,1995(4)

与琴体形制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刘镇波,沈隽共鸣板用材的振动特性与钢琴的声学品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韩宝强音的历程 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梁广程乐声的奥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唐林等音乐物理学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M]1991佘亚明王湘初探板共振乐器的板厚度分布[J].乐器1986(6);洪宏.古琴纳音功能之探讨[D].台湾台南艺术大学,2006杨帆对不同形制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音乐传播2014(3)胡均安等小提琴共鸣箱面板和底板弧度对振动特性的影响[J].黄钟2005(1).

与槽腹制度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唐林等音乐物理学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M]1991;洪宏旼.古琴纳音功能之探讨[D].台湾台南艺术大学,2006;陈璇.古琴共鸣体声学振动特性的研究和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1;佘亚明王湘初探板共振乐器的板厚度分布[J].乐器1986(6);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J].乐器1981(1、2、3)

与髹漆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中国古琴珍萃 图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长北.《髹饰录》与东亚漆艺 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郑珉中.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3;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J].乐器1981(1、2、3);李明忠.斫琴艺术//台北市立国乐团,财团法人鸿禧艺术文教基金.古琴纪事图录: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唐宋元明百琴展实录.200004;龚一古琴音量从来就这样小吗?[J].人民音乐1963(1)郑珉中旅顺博物馆藏“春雷”琴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第3期)17-2331.

与琴材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刘镇波,沈隽共鸣板用材的振动特性与钢琴的声学品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沈隽木材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马丽娜.木材构造与声振性质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贾东宇高温热处理对杉木声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李惠明等热处理改性木材的性能分析 热处理材的物理力学性能[J].木材工业,2009(2)周大斌化学处理乐器材[J].中国木材,1995(1);李坚,刘一星木材的尺寸稳定化[J].中国木材,1994(2)田祝延拨弦乐器面板选材问题[J].中国音乐,1995(4)

与琴体形制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刘镇波,沈隽共鸣板用材的振动特性与钢琴的声学品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韩宝强音的历程 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梁广程乐声的奥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唐林等音乐物理学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M]1991佘亚明王湘初探板共振乐器的板厚度分布[J].乐器1986(6);洪宏.古琴纳音功能之探讨[D].台湾台南艺术大学,2006杨帆对不同形制古琴琴体声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音乐传播2014(3)胡均安等小提琴共鸣箱面板和底板弧度对振动特性的影响[J].黄钟2005(1).

与槽腹制度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唐林等音乐物理学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赵璞.中国乐器学 古琴篇[M]1991;洪宏旼.古琴纳音功能之探讨[D].台湾台南艺术大学,2006;陈璇.古琴共鸣体声学振动特性的研究和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1;佘亚明王湘初探板共振乐器的板厚度分布[J].乐器1986(6);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J].乐器1981(1、2、3)

与髹漆有关的内容,主要的参考文献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中国古琴珍萃 图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长北.《髹饰录》与东亚漆艺 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青枫.古琴通解[M].联合科文出版社;郑珉中.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3;丁承运中国造琴传统抉微[J].乐器1981(1、2、3);李明忠.斫琴艺术//台北市立国乐团,财团法人鸿禧艺术文教基金.古琴纪事图录: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唐宋元明百琴展实录.200004;龚一古琴音量从来就这样小吗?[J].人民音乐1963(1)

编辑 | 胡渭清
排版 | 徐志鹏
校对 | 王殿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论古琴的琴材》,琴材是斫制古琴最基础最关键因素
决定古琴品质的基础,斫琴、买琴必须要知道的知识——琴材G102
“九德”俱全,是制作古琴的最高要求G174
古琴要怎么做,音量能符合传统审美要求?G149
选择什么样的槽腹制度,古琴的声音最好G177
什么木?什么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