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贵不如有德

富与贵二者,哪一个好?如何选择?


富是财富,贵是权柄,两者都是好的东西。若问究竟哪个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所以,选择的结果也将会不同。


要是问你,你会选择什么呢?

选择在于需求,需求在于认识。



谈到认识,个人的看法是,富贵固然是好,但有比富贵更好的东西,那就是“德”。


从急功近利的眼光看,或许财富和权力较有现实意义,但是,从长远看,一个人的生命,或者一个家族的延续,厚“德”远比眼前的富贵更有持续的力量。


所以,自古以来有“厚德载物”的思想,意思是说:你有深厚的德性,才能承载更多的东西。如果德薄,德不配位,那眼前的富贵将如浮云转瞬即逝,终归于空。



从因果的角度看,富贵只是生命的表相,是一种“作用”,它是以前的善因所感的善果,而果又是以后的因,但是这个因以后能不能有好的结果,则完全取决于“心”。


如果心中有德,那么富贵将有好的作用,即能利己,也能利他;如果心中失德,那么富贵将成坏的作用,即危害到社会,也糟蹋了自己。


所以,德在于心中,是生命的主体,而富贵则是生命之用,体用关系犹如树的树根和枝叶,树根是生命之本,伤之则死,而枝叶只是树的外相,有之则见圆满,去之亦不会伤及物命。



德是道的体现,道则存于文字之中,故有“文以载道”的明训。人心合乎道,顺于规律,才会有德。


在合乎道之前,内心需有基础才有可能契入,这个基础就是——定力和智慧。人要止住内心的乱想,安定下来,才能在静定状态中,观察、体认、感悟、明白——道的思想,从而顺从大道,而积功累德。



依佛陀教导,“道”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诸恶莫作。

第二是众善奉行。

第三是自净其意。


诸恶莫作,是修整自己,去除恶习,不伤害别人。

众善奉行,是利益别人,凡是好事,尽心力为之。

自净其意,是净化内心,去除烦恼,舍离执着,于此世间,得真实解脱。


第一、第二两个层面是在行为上修道,而第三个层面则是内心里功夫,这是从外到内,改变生命,行一分即有一分功德,行十分即有十分功德,修行的真实意义即在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这一辈子不是在求富贵,而是在求满足内心的东西。
正月初五,送你五个“福”,新年“五福临门”,一定要收下!
什么跟什么
与平淡为敌,注定会活得痛苦
伤害与被伤害
富贵皆从德而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