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治心得6:关于打嗝放屁和行气活血的白话
调治心得6:关于打嗝放屁和行气活血的白话 [原创 2008-12-09 21:22:21]
 
 
字号:
 

打嗝和放屁(学中医后就不再忌讳这个名词了~ 

 ),估计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曾有过的生理现象。如果您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现象了,说明您排除体内浊气的阀门已经关闭了。

打嗝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声音非常短促,频率很快,而且无法自主控制。可以感觉到气体一直在胸腔内上下跳动,时间过长时会觉得胸口都有压痛。多发生在吃喝速度太快,或者吃干硬的东西时噎着了,或者饱餐后外出受了风,或者精神突然受到刺激等情况下,是由于暂时性的气机紊乱从而引发的打嗝。

以前俺一直以为自己嗓子眼太小,因为经常在吃饭甚至喝水时都会噎着,有时候噎得嗓子眼或胸口都疼,非得请熟人猛拍俺的后背才能止住,身边没人的时候,俺就只能接着慢慢喝水疏通或者原地蹦跳来止住打嗝了。后来一到吃饭俺就会小心翼翼地放慢速度,尽量细嚼慢咽。

还有一种打嗝,声音或低或高,但是会拉得比较长。与前一种打嗝相比,会觉得有气体从胸腔和腹腔里排出,相对比较舒服一些,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主控制的。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排三浊”中的排浊气现象之一,如果久不排气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是好现象~

小时候,俺妈还给俺形象地总结了“一天三个S“,比如放学一回家就喊“饿S了”,碰到喜欢的饭菜就暴饮暴食,然后叫唤“撑S了”,大冬天一进家门就喊“冻S了”,虽然有点儿夸张,不过也形象地说明了俺那时候的体质。吃了东西就撑得慌,到点儿不吃饭就饿得心慌胃疼,吃进去的东西经常堵到嗓子眼,有时候忍不住暴饮暴食了,还会反酸返流。有一个贪吃的嘴,可惜胃又太娇气。

曾经有一位中医科学院的老专家说俺营养不够,可是俺并没有亏待自己的嘴啊。后来接触中医理论后,俺才明白自己是脾胃不合,胃气不降,脾虚运化不利导致的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无法很好地输布到四肢和体表,所以冬天手脚冰凉,甚至生过好几年冻疮。再后来,随着健脾养胃的食疗和经络调治,这种动辄打嗝不止的现象不经意间就消失了。不过,消失N年的打嗝和放屁等排气现象也总是不能光顾。。。

有很多网友反馈在推腹法后,都会出现明显的上下排气现象。于是,俺针对自己的上实下虚体质,开始做推腹法,偶尔会出现汩汩的水声,可是半个月了也没出现排气啊。再后来,俺忍痛开始练习跪膝法(膝盖有积水,刚几分钟就出了好几个大水泡),不出两天,竟然从腹腔发出了高长的嗝声,这竟然是跪膝法给俺带来的第一个收获。后来边看奥运会边跪膝,每天十几个小时熬夜看节目,竟然都没有出现过眼睛干涩等不适的症状,这是第二个收获。。。

由于俺有明显的气血不足,以及上实下虚的症状,下肢和足部的穴位尤其不敏感,金鸡独立也只能站立35秒,既然穴位不敏感,按摩和刺激也是无效的,所以俺在健脾胃养气血的同时,也只能做做引血下行了,偶尔根据下肢难得出现一次的敏感穴位进行按摩。说到这里,俺其实非常羡慕那些穴位敏感的朋友们,因为这远比气血不足经络不通的不敏感,调理起来要快捷有效多了。

敲带脉、推腹法和跪膝法都练习了,还是没有出现过另外一种排气现象。看来经络气血仍然堵塞在躯干无法下行,犹如死水一潭,波纹只能偶见。

很想要通过某种方法来激活身体,行气则可活血,活血则可化瘀。于是想到了疏通三焦经和小周天功法。三焦作为一身之大腑,分布于整个胸腔和腹腔,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和运行水液的作用!

中里老师在一个案例中,曾经提到过“三焦,原气之别使也”,并且形象地说明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再次仔细阅读了《求医不如求己》中关于三焦经的说明,于是,俺决定重点按摩三焦经。感觉这条经络的穴位真深,前几天根本找不到痛点,两只胳膊的三焦经巡行线路上都是板结和僵硬的。用几个指尖掐按很不容易定位,俺只能连掐按带敲打。偶然一次,在肘尖的凹陷处找到了一个痛点,对照经络图知道这就是天井!然后以此为坐标,俺开始了上下探索,或刮痧或按摩。如今,左上臂的僵硬板结已经消失了(右手指尖掐按力度大。。。),有时候一按摩三焦经上臂的穴位,还会出现打嗝的现象呢,俺还要再接再励~

十月份天气转凉了,俺开始练习小周天功法来行气活血,由于跪膝法所带来的滋肝养肾,强健腰脊的效果(跪膝法的第三个收获),壁虎爬行法就显得容易了很多,第一次练习,俺就做了几十个,这种方法对胸腹部的经络疏通和脏腑的按摩都很有帮助。临睡前又做了一会儿推腹法,然后就出现了俺向外已久的“上下通气”的现象。

张艺谋的《红高粱》主题歌里不是有句话吗,叫做“喝了咱的酒啊,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啊,滋阴壮阳嘴不臭”,用来宣传“我奶奶”家的酒,是可以达到上下通气,调通气机,平衡阴阳气血的功效滴。现在,不用喝高粱酒酒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了!

上月底的某一天,按摩太冲穴时终于出现了明显的电麻感,说明“气至血未至”,不过气都到了,血也就快来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啊毕竟俺偶尔为之的金鸡独立,已经可以站立1分钟了呢。这种现象对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把这几个日子在调治日记中记录了下来,很是值得纪念。关于行气活血的小方法还有一些,心得还会陆续道来~

************************

周末那天阳光充足,有点风,午饭后步行了20分钟去图书大厦买书。正翻书时,竟然又出现了久违的短促的打嗝声,午饭吃得是香甜的白薯玉米粥,刚吃饱就出了门,走路太快估计又喝了点凉风,一连串的诱因导致了打嗝不止。俺赶紧站了起来走到顾客相对较少的地方,可是越想控制,打得越厉害。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气会,对宽胸理气有特效,于是俺着急忙慌地用空拳敲击了一会儿膻中穴,没效果。又不可能请陌生人帮俺拍后背,咋办啊。。。

俺静下心来,还是针对胃气上逆来考虑吧,俺记得胃气上逆除了打嗝外,还会引发眉棱骨痛。中里老师曾提到过鱼腰穴(经外奇穴),是治疗眉棱骨痛的特效穴。于是俺用双手的食指关节从攒竹穴推按到丝竹空,果然眉棱骨很胀痛,按摩了没一会儿,突然发现打嗝已经消失了。。。

这个现象很让俺惊奇,马上回到中医书籍专架处,翻了几本经络穴位的书籍,查到了攒竹穴和鱼腰穴,都对眉棱骨痛和头痛有特效。这可真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典型案例呢。同为胃气上逆引发的眉棱骨痛和打嗝不止,通过经络穴位按摩,是可以通过消除一个症状(眉棱骨痛),来达到消除引发症状的根源的(胃气上逆),从而间接消除了由此根源引发的另外一个症状(打嗝不止),这可谓是一箭双雕啊

 

晚上回家网络搜索,竟然发现了关于刺激攒竹穴和鱼腰穴可以治疗顽固性打嗝不止现象的报告,另外,还有人提到按摩心包经的劳宫穴和内关穴也可以治疗打嗝不止,下次有机会也可以试试看。

此外,还看到了关于治疗小儿吃奶后呃逆的特效穴小肠经的少泽穴,有宝宝的家长们可以试试看。

经络穴位,就是这样通过亲证和感悟逐渐熟悉起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疏通经络,百病不请自去 、中医咨询后背起痘痘
健脾益血、调肝补肾、美容养颜,一个穴位就搞定!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位,一看就懂
金针王乐亭常用9大针灸处方(若能熟练掌握一二,于临床大有裨益)
求医不如求已《1-4》合集摘要
穴位和经络的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