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我们学历史,继承历史的经验,并不是要学某人的事迹、智谋、机巧

【原文】老子曰:赈1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世无灾害,虽圣无所施其德,上下和睦,虽贤无所立其功。故至人2之治,含德抱道,推诚乐施,无穷之智,寝3说而不言。天下莫贵其不言者,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着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皆其粗也。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末世之学者,不知道之所体一,德之所总要,取成事之迹,跪坐而言之,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译文】老子说:救济贫穷补助急需那么名誉就会产生,兴利除害那么功劳就会成就,世上无灾害,虽然圣明也无法施展其规律,上下和睦,虽然贤能也无法建立功业。所以真诚的人的治理,蕴含规律怀抱道路,推崇真诚乐于布施,不穷尽智慧,停止言说而不发表言论。天下没有谁重视不言说的人,所以道路可以称之为道路,但这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道路;名称是可以作为名称的,但这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名称。着力于竹简布帛,镂刻于金属石板,可以传于后世,都是粗糙的做法。三皇五帝三王,做的事不一样但心思一样,走的道路不一样而归向一样。后世的学者,不知晓道路的同一性,规律的总纲要,只采取别人成就事业的事迹,跪坐而讨论它们,虽然博学多闻,而不能免于混乱。

【说明】如果有穷人,你才能去救济,如果没有穷人了呢?你去救济谁?无人可救济了,也就彰显不出你的名声。所以有些人巴不得贫富不均,于是可以借救济之名捞取名声。有些人巴不得别人争斗,于是借“正义”之名推销武器。这些人的想法从何而来的呢?就是假借历史上所谓的三皇五帝三王的事迹,断章取义,以达到为自己捞取名誉地位财富的目的。其实,我们学历史,继承历史的经验,并不是要学某人的事迹、智谋、机巧,而是要学他们的人生道路。只有学到他们一生的道路的走向,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否则,越学越混乱,最后则是混乱的人生,失败的人生。

——————————————————

【注释】1.赈:(zhèn)本作“振”。救济。《文子·精诚》:“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盐铁论》:“战士以奉,饥民以赈。”洪亮吉《治平篇》:“悉府库以赈之。”

2.至人:能认识、承认真实世界的人。《文子·道原》:“夫至人之治也,弃其聪明,灭其文章。”《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庄子·天下》:“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3.寝:(qǐn)《诗·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管子·立政》:“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管子·小匡》:“弢无弓,服无矢,寝武事,行文道。”《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容。”《韩非子·显学》:“夫婴儿不剔首则腹痛,不痤则寝益。”《字汇·宀部》:“寝,息也。”这里用为停息、停止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皇五帝新解(5)
秦始皇不配叫皇帝?青岛李斯石碑:8个字证明秦始皇超越三皇五帝
历史上的智谋
三皇五帝的传说与最新的考古发现——第一篇
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的伏羲文化
《尚书》是伪作?三皇五帝是传说还是真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