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公五年


【原文】五年春,王使荣叔来含且赗1,召昭公来会葬,礼也。

初,茷2叛楚即3秦,又贰4于楚。夏,秦人入茷。

5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冬,楚子燮灭蓼6。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7之不建,民之无援8,哀哉。”

晋阳处父聘9于卫,反过宁,宁嬴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

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译文】五年春,周襄王派荣叔来送礼并包含办理丧事,召昭公来参加葬礼,符合礼仪。

当初,茷国叛离楚国靠近秦国,又背离楚国。夏,秦国人进入茷国。

六国人叛离楚国靠近东夷。秋,楚国成大心、仲归率军灭亡了六国。

冬,楚公子燮灭亡了蓼国。臧文仲听说六国与蓼国灭亡,说:“皋陶、庭坚不祭祀忽诸。规律不建立,民众得不到帮助,真是悲哀啊。”

晋国阳处父访问卫国,返回时路过宁地,宁嬴跟从他。到温地后宁嬴返回。他的妻子询问,宁嬴说:“太刚直了。《商书》上说:‘深沉的人要用刚直来克服,高明的人要用柔弱来克服。’先生只有一样,恐怕要埋没吧。天为刚直的规律,犹不干扰时序,何况是人呢?而且他华而不实,就会积聚怨恨。触犯众怒而聚集怨恨,不可以安定自身。我恐怕他不能获得利益反而遭到灾难,因此离开了他。”

晋国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相继去世。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22年,周襄王三十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周襄王派荣叔来鲁国参加成风的葬礼。二是茷国叛离楚国,反让秦国人进入。三是六国人叛离楚国,被楚国人灭亡。四是楚国人又灭亡了蓼国。五是晋国阳处父收宁嬴,宁嬴又离开了他。六是晋国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相继去世。

——————————————————

【注释】1.赗:(feng)《仪礼·既夕礼》:“知死者赠,知生者赙。”《荀子·大略》:“货财曰赙,舆马曰賵。”《公羊传·隐公元年》:“车马曰賵,货财曰赙。”《汉书·叙传》:“赙赗甚厚。”这里用为用财物帮助人办丧事之意。

2.茷:(fa)春秋时期诸侯国名,故址今不详。《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

3.即:(jí吉)《易·旅·六二》:“旅,即次。”《书·汤诰》:“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诗·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郑玄笺:“即,就也。”《诗·大雅·公刘》:“芮鞫之即。”《尔雅·释诂下》:“即,尼也。”郭璞注:“尼者,近也。”《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史记·平准书》:“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徐锴《说文系传》:“即,犹就也。”这里用为靠近之意。

4.贰:(èr)《管子·轻重乙》:“高下不贰则万物不可得而使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诸侯贰,则晋国坏。”《国语·周语上》:“百姓携贰。”《国语·晋语一》:“君立臣从,何贰之有?”《荀子·礼论》:“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这里用为背离,怀有二心之意。

5.六:(liù溜)古国名。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故址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6.蓼:(liǎo)古国名。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有蓼城冈,即古蓼国之地,其境内小河即称蓼水。《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庄子·应帝王》:“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

7.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大禹谟》:“政乃乂,黎民敏德。”《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8.援:(yuán)《关尹子·极》:“世之愚拙者妄援,圣人之愚拙自解。”《孟子·离娄上》:“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鹖冠子·世兵》:“趋吾所时,援吾所胜。”《资治通鉴》:“为卿后援。”宋苏洵《六国论》:“盖失强援。”这里用为拯救、相救、帮助之意。

9.聘:(pìn)《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柯:文明论的华夷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
周朝诸侯国概览
古代小国(春秋与战国)
你的祖先和姓氏出处,周朝至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三)
定公四年
春秋公羊传译注(上册)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