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举荐你所知道的人

【原文】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2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不知,人其舍34?”

【译文】仲弓去做季氏家族的官吏,来向孔子询问处理政事的问题,孔子说:“先有掌握管理,宽免别人的过错,举荐有才能的人。”

仲弓问:“怎样才能知道哪些人是优秀人才?”孔子说:“举荐你所知道的人,你所不知道的,别人就会放弃吗?”

【说明】仲弓去做季氏家族的官吏,因而也来问政。处理政事,最首要的是什么呢?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掌握管理”,掌握你的职位上所应管辖的范围,然后着手管理起来。这是孔子“正名”的一个原则,正名而后才能干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下节即论此问题)。在管理所辖范围内,首要的就是宽免别人的过错,也就是说,刚一上任,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处得罪人,先“赦小过”,再想办法“举贤才”。等到你将贤才举荐上来后,就是“选於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了(《颜渊》第二十二节)。至于有些还不知道的贤才,“人其舍诸?”他们为着各种各样的原故,也会毛遂自荐,不会放弃机会的。这与后世的领导人不一样,他们一上台,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三把火,弄得人人自危,民心沸怨,于是丧失掉民心。孔子这里所说的不是耍滑头,而是作人做事的至理名言。至于举贤才,就如同交友一样,在《颜渊》篇中已经讨论了许多,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

【注释】1.司:《书·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书·胤征》:“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周礼·师氏》:“司王朝。”《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论语·泰伯》:“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礼记·曲礼》:“曰司徒。”《孟子·梁惠王下》:“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广雅》:“司,臣也。”《小尔雅》:“司,主也。”这里用为掌握管理之意。

2.赦:《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书·胤征》:“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周礼·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公羊传·昭公十八年》:“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易·解·象》:“君子以赦过宥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说文》:“赦,置也。”这里用为宽免罪过之意。

3.舍:《易·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书·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诗·郑风·羔裘》:“舍命不渝。”《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诗·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老子·六十七章》:“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论语·子路》:“举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这里用为放弃、舍弃丢开之意。

4.诸:《书·高宗肜日》:“祖己训诸王。”《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伯谓子桑:‘与诸乎?’”《论语·述而》:“子曰:‘有诸?’”《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礼记·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孔颖达疏:“诸,之也。”《广雅·释言》:“诸,之也。”这里用为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路问政|《论语》没有那么难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爱人,首先要知人
13-2子路篇。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注释-读解】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第十三·2》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