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很难言说而深感忧患

1、很难言说而深感忧患

【原文】臣非非难言也,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1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23恭厚4,鲠56慎完7,则见以为掘8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锦,则见以为刿9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10而不让11;闳12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13;殊释文学,以质1415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

【译文】臣韩非并不是很难言说,之所以很难言说:说话顺畅比周圆滑润泽,言辞洋洋洒洒相互连缀,就会被认为华而不实;丰厚恭敬厚道,刚直坚定谨慎完备,就会被认为是笨拙而不伦不类。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联系类同而相比较,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用。总要细致概括简要,直接了当不加修饰,就会被认为是暗昧而不明辩。激烈急促想拉亲套近,想摸清别人的内心思想,就会被认为是无中生有而不谦让。宏大广博,漫无边际,就会被认为是浮夸而不切实用。家常小事,具体详细,就会被认为是浅陋。言谈接近世俗,言辞不背逆世俗,就会被认为是贪生怕死而阿谀奉承上级。言谈远离世俗,奇异独特而轰动世间,就会被认为是荒诞不经。言辞敏捷巧妙,极富华丽辞藻,就会被认为是文辞繁多。特异地解释文章,将内容任意展延,就会被认为是鄙陋。动不动就说《诗》、《书》,称颂古代,就会被认为是歌功颂德。这就是臣韩非之所以很难言说而深感忧患的原因。

【说明】这是韩非给韩王的上书,韩非认为战国时期人心混乱,各种学说纷纷扬扬,说什么的都有。所以他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就难言!难言,并不是不想言,也不是不能言,而是不想加入到那些无谓的争辩中。

——————————————————

【注释】1.纚:(li厘)《诗·小雅·采菽》:“汎汎杨舟,绋纚维之。”《抱朴子·外篇·知上》:“徒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檝於冲风之前。”《后汉书·张衡传》:“前祝融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这里用为系住之意。

2.敦:《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管子·五辅》:“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左传·成公十六年》:“民生敦厐。”《国语·周语上》:“敦厐纯固于是乎成。”这里用为丰富、丰厚之意。

3.祗:(zhī支)《书·大禹谟》:“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诗·小雅·我行其野》:“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商颂·长发》:“上帝是祗。”《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说文》:“祗,敬也。”《广雅》:“祗,祗敬也。”这里用为恭敬之意。

4.厚:《书·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史记·高祖本纪》:“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这里用为形容词,谓淳厚、厚道之意。

5.鲠:(gěng)这里用为刚直、正直之意。

6.固:《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淮夷卒获。”《管子·幼官》:“明养生以解固,审取予以总之。”《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国语·周语上》:“吾闻夫犬戎树谆,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礼记·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荀子·儒效》:“尽善挟洽之谓神。曷谓固。”《广韵·暮韵》:“固,一也。”这里用为坚定专一之意。

7.完:《管子·立政》:“辨功苦,上完利,监一五乡。”《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说文》:“完,全也。”这里用为完备、完整之意。

8.掘:通“拙”。《史记·货殖列传》:“田农掘业,而秦阳以盖一州。”这里用为愚笨、粗劣之意。

9.刿:(gui贵)通“昧(mei妹)”。《管子·水地》:“廉而不刿,行也。”《老子·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荀子·不苟》:“廉而不刿。”《韩非子·解老》:“廉而不秽,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里用为暗味之意。

10.谮:(zèn郑)《诗·小雅·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诗·大雅·桑柔》:“朋友已谮,不胥以穀。”《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公羊传·庄公元年》:“夫人谮公于齐侯。”《玉篇》:“谮,谗也。”这里用为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之意。

11.让:《书·尧典》:“允恭克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国语·周语》:“让,文之材也。”《国语·晋语》:“让,推贤也。”《这里用为退让、谦让之意。

12.闳:(hóng宏)通“宏”《管子·宙合》:“山陵岑岩,渊泉闳流,泉逾瀷而不尽。”。《礼记·月令》:“其器圆以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汉书·扬雄传下》:“闳言崇议。”司马相如《上林赋》:“布濩闳泽。”这里用为宏大之意。

13.史:《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礼记·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郑玄注:“史谓策祝。”这里用为文辞繁多之意。

14.质:《管子·小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悌闻于乡里者。”《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孟子·万章下》:“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於诸侯,礼也。”《列子》:“太素者,质之始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本义为本质,这里用为内容之意。

15.信:(shen伸)古同“伸”。《书·盘庚上》:“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周礼·考工记》:“引而信之,欲其直也,信之而直,则取材正也。”《管子·霸言》:“有所诎,有所信。”《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之神,以致用也。”《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荀子·天论》:“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汉书·律历志》:“丈者,张也。引者,信也。”这里用为舒展开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六年级数学下各单元练习题
你熬到心中无爱无恨,无他人的时候,你就重生了
在女儿家居住8年,女婿想换房,让我出钱资助不愿意就被赶出来了
摄影:白牡丹的丰姿(1)
天津女警穿便衣扶老人被讹诈,将老人告上法庭胜诉获赔40000!干得漂亮!
平遥古城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