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顶上,一对夫妻守护一万人的美梦

 “1号岗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中国科学院大学山顶瞭望塔的小屋里,护林员尚春艳手握着对讲机,正焦急地等待着对讲机那头的答复。北方的冬季黑得格外早,漫漫长夜每隔半小时一次的“呼岗”是她与同为护林员的丈夫要持续到来年5月的例行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以下简称“国科大”)位处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怀北庄,背靠群山,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护林防火工作成为学校后勤工作的头号任务。在国科大校区山头的制高点建有一座火情瞭望塔,每年超过半数的时间里,校园负责护林防火工作的绿化基地防火办公室都会安排一对护林员夫妇上塔工作生活,日夜守望着国科大园区的安全。


接棒护林工作 养成职业病


尚春艳原来是雁栖湖东区三食堂的员工,由于上一对护林员夫妇因病退休,瞭望塔的职位空缺,学校便找到了她。经过与丈夫魏付几番商量,在今年10月份充分熟悉工作环境后,夫妇两人于11月1号正式搬进瞭望塔,成为新一届国科大的守望者。


北京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少雨大风,极其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夫妇两人在塔里工作、生活的时间要从每年的11月1号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31号。在长达7个月的日子里,两人需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绕塔巡视整个国科大校区是否存在火情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立刻通过对讲机和电话报告给校园里的火情防治负责人,做到及时排除火灾隐情,避免酿成重大事故。火情巡视的工作表面看起来平淡无奇,简单易行,实则需要负责人保持高度警惕,24小时里不得有半点疏忽。来塔里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后,商春艳似乎已养成职业病,整个采访过程“心不在焉”,不时回头看看山脚下的国科大有没有异常境况,在确认园区一切安全无异状后,她才放心继续接受访问。



瞭望塔前,顺着尚春艳手指的方向,国科大校园的全貌以及整个怀柔地区情况尽收眼底


夫妻分工协作 落实夜间“呼岗”


夫妇俩的工作地点位于山顶,远离山脚下师生日常工作生活区域。山上平日里除了他俩外,很少有其他的员工出现,工作性质颇有些“深居山林,远离尘世”的意味。因为没有外援,每天的巡视工作只能靠二人分工合作完成。参照之前护林员的工作经验,尚春艳一到岗便与丈夫执行“12对12”的分工计划,每天2班倒,每人工作12个小时,轮流替岗,被替换下来的一方就抓紧时间睡觉和处理家务。


按照学校对护林防火的工作要求,白天巡岗过程只有发现特殊情况才需要向上级部门反映报备。夜间则需要每间隔半小时一次对山脚下的1号岗、主路、北岗、128、国宾馆等5个火情监测岗亭进行“呼岗”,落实夜间火情排查工作。“呼岗”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首先由瞭望塔的护林员通过对讲机喊话“1号岗听到请回答”,得到1号岗的确认信息后,再依次呼叫剩余4个岗亭,若是遇上春节和清明节等火灾高发节日,瞭望塔的护林员还需要加呼其他岗亭。每年大半年的时间里,山上山下的几个岗亭护林员之间就是通过这种“简单粗笨”的方式相互取得联系,协作排除火情,日复一日地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国科大教师学子的“安然美梦”。



通过望远镜从瞭望塔里观察地面情况是尚春艳夫妇每天必做的工作


相比较白班,夜班每半个小时一次的“呼岗”加上作息颠倒,值班的人更加辛苦。不擅长表达爱意的丈夫魏付心疼妻子,经常默默地把自己的工作时间调到晚上,让妻子能在夜里睡个安稳踏实觉。


警惕排查异常 守护怀柔安全


瞭望塔建在国科大的最高点,站在塔里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更将整个怀柔地区的情况尽收眼底。除了做好国科大的巡视工作,尚春艳夫妇还同时负责校园外的火情排查,协助兄弟单位一起确保怀柔区的安全。“呀!西北角有一缕黑烟,我得去看看。”采访进行到一半,眼尖的尚春艳看到远方似乎冒出一股若隐若现的黑烟,立即中断了访谈,拿起巡岗时一刻不离身的望远镜仔细观察冒烟处的情况。反反复复确认了将近一分钟,她才放下望远镜,长舒一口气解释说“没事了,有人在空地上烧垃圾所以才冒烟,这种生活起烟是安全的,不需要报备。”与国科大校园不同,校外的居民生活区域时不时因为焚烧生活垃圾、烧毁枯叶乃至是做饭烟囱排烟等各种原因平地冒烟起火。山下一冒烟,瞭望塔里的护林员就能立马看见,刚来的那段时间正处于工作磨合阶段,尚春艳还不太适应判别“真烟假烟”,一发现地面有异常,即使是很小一缕烟雾她都马上警觉地起身排查情况。“开始工作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但是不管真烟假烟我都要看一眼才放心,因为咱们这个工作马虎不得,如果一不小心漏看可能发生的火情,引起危险就麻烦大了。所以只要能排查危险,我宁愿自己绷紧一点。”11月下旬的某天,商春艳与丈夫在巡查时及时发现怀柔区某村出现异常情况,他们迅速与地面监控中心取得联系,通报情况,成功避免一场可能引发的火灾。由于工作细致负责,两位护林员到岗一个月来管辖区域内没有发生任何一场火灾。“别人的工作提倡究业绩,讲究越多越好,但我俩这个护林的工作要是到明年5月都是‘零事故’,那才是皆大欢喜!”尚春艳打趣说道。



国科大山顶上孤独的守望者


克服生活困难 坚守护林岗位


由于工作繁忙且上下山路途遥远,尚春艳与丈夫下山的次数屈指可数。从国科大西校区步行到山顶的瞭望塔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山路陡峭难爬,加上山顶尚未通水,夫妇俩日常所需的生活用水和食品全靠驴子背上山顶。主管部门——绿化基地防火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隔三天给夫妇俩补给一次,每隔两周还有学生自发组织往塔里运送生活物资。为了改善护林员枯燥的生活,这两年学校出资在瞭望塔里安装了电视。空闲的时候看看电视成为尚春艳为数不多的娱乐休闲活动。“其实也不怎么看,我休息的时候他(丈夫)在工作,自己看电视也不安心,干脆经常在旁边帮着他一起看看校园里的情况。”


生活上不仅要克服缺水,食物单调的困难,夫妇俩还要适应恶劣的天气条件。山顶太阳辐射大,工作才一个月的时间,尚春艳的脸上已经微微发红干裂;每到刮风打雷下雨天,她和丈夫心里总是不踏实:“好几次夜里,风呼呼地从头上刮过,哗啦啦地简直要把屋顶掀翻了”。说道刮风,这位从小胆大的护林员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国科大研究生每周为护林员送水(黄滇玲 摄影)


尚春艳另外一个身份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为了方便家人团聚,今年上岗前夫妻两人合计着把孩子从老家接到离国科大最近的怀北庄生活学习,平日里孩子交由奶奶照看。即使这样,一家人相聚的时间也十分有限,因为孩子年纪太小没有办法带上瞭望塔,夫妻俩人又需要长时间坚守工作岗位,不能擅自离岗,所以更多的时候一家人只能借助电话传达彼此的思念。



想念孩子的时候只能通过电话联系


山顶瞭望塔的工作远在山顶又半点离不开人,因此上塔工作的基本都是一对夫妻档,双方在工作之余,能在生活上相互照应着有个伴,单调清苦的护林工作也就不那么孤单了。除非年迈和因病迫不得已离开,每一对护林员夫妇都年复一年坚持下来,尚春艳上一届的李村春夫妇在塔上连续工作了5年,在此之前还有一对护林员夫妇更是坚持工作近20年。


谈到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的打算,尚春艳笑笑说:“当初来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也知道山顶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既然答应接下这份工作,这半年我们两口子就会安安心心、脚踏实地地把这份工作做好。”话刚说罢,她又习惯性地转头朝山脚下美丽的国科大校园望去。



尚春艳与记者的合影


背景资料:

绿化基地防火办公室简介

绿化基地防火办公室目前在编9人,工作人员约40人。负责国科大雁栖湖校区4000余亩的林地防火、养护工作。林区内设有5个岗亭、1个瞭望塔,各岗亭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工作制。每年11月1日至5月31日为防火期,防火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点。在日常防火工作中,护林员24小时不间断巡视、观察,夜间每半小时,各岗亭与瞭望塔进行一次情况沟通,交换林区实时情况。瞭望塔处于后山制高点,观测范围覆盖50平方公里,当发现火情后,直接向主管领导汇报,办公室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工作人员辛勤、严谨的工作和努力下,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林区从未出现过重大火灾。

在夏季,办公室主要工作是建设林区防火道,根据降雨量,一般进行三至四轮建设。主要内容为机械式除草,人工清理枯枝、灌木。其次还有养护、种植果树,施肥、除虫工作。冬季主要工作为山林抚育,清除缠绕树木的麻藤,病虫害防治,为树木喷涂涂白剂。

除防火、育林工作以外,办公室还配合学校相关单位积极进行林区防火宣传等等工作。

(特别感谢:卢柯、张京生、王文新三位老师对本次采访的支持和帮助。)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果果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镇村要闻】下港镇“六措并举”密织森林防火防护网
海拔3100米的孤独坚守
“最美森林防火瞭望员”张善贵的一天
火情测报准确率100%,他是“千里林海第一哨兵”
护林员的定义和职业
设立4400余个防火点,4万余名护林员轮流巡查 “五一”期间全市森林火情“零发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