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纵横酣畅 摇曳多姿——米芾《盛制帖》赏析

文 / 靳舟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又因其性情狂放,人称“米颠”或“米痴”。米芾书法造诣颇高,诸体皆擅,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在绘画上,他独创山水画“米家云山”之法,所作山水树木简略,烟云掩映,极富意境。

米芾《盛制帖》

米芾在“宋四家”中,是极具艺术天赋与个性的一位。苏轼评其云:“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由此可见,米芾书法在宋代享有崇高地位。此番成就,与其对古人书法精研毕至不无关联。米芾好古,他曾于《海岳名言》中自述自己的习书过程:“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此种方法,简而言之是取诸家之长。30岁之前,米芾以唐人和时人为取法对象;其后,他醉心魏晋法帖,尤推崇王献之。至此,米氏书风趋于平淡清古、萧散简远,晋人的雅调意韵自然融会于他的笔下。

米芾虽诸体兼备,若要细推其艺术成就,则以行书最高。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盛制帖》,即是其行书精品之一。该帖书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时年米芾31岁,为其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全文为:“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这年,米芾的学书思想发生改变,他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因此,《盛制帖》用笔、章法等技巧皆以魏晋尺牍为底,书风方面亦有晋人飘逸空灵之感。

此作虽尺幅较小,然整体气势飞动,小字与“天启亲”三个大字遥相呼应,“米颠”之狂态显露无遗。起首行书,墨色浓重,行笔酣畅。写至“遂未得”三字时,墨色逐渐变淡,已见枯笔。“前”字又用浓墨书写,写至款字“黻顿首”处,笔锋上墨已不多,枯笔如游丝。然而事情仍未言明,遂又笔酣墨饱,纵情挥洒,书写“天启亲”三字,一气呵成,淋漓痛快。

南宋范成大有云:“米礼部行草正用大令笔意,稍跌宕,遂自成一家。”其用笔从王献之而来,却又自成新意。起笔迅捷,干脆利落,无多余成分。如“盛”“珍”“之”等字的点画,形态虽小,却无矜持造作之态,且又具备提按顿挫之法。帖中二、三行,行笔看似迅疾却刚健圆润,妍媚多姿,点画疏朗,顾盼有情。枯笔环转,起落分明,通篇显得笔力矫健。“天启亲”三字继承王献之用笔方式,转笔圆转外拓,婉转流动,有“一笔书”之气势。

《盛制帖》中,米芾将字形姿态发挥到极致:欲左先右,欲扬先抑,增加了跌宕跳跃的风姿和骏快飞扬的神气。“盛制珍藏”四字左右欹侧,有强烈的向外伸张之感。而“荣感日夕”至第二行末尾处字形平正。三、四行正是作品的精彩之处,“见寒光”三字重心稳定,其后五字向右欹侧,灵动飞扬。稳定的字形在米芾笔下变得摇曳多姿,所谓“米胜在姿”是也。第四行中,“一两日”向右倾斜,“面纳次”向左倾斜,黻顿首”三字平正处理,单字变化多端,整体却不失平衡,正是其体势高妙之处。

此作钤有明代项元汴,清代梁清标、王鸿绪及乾隆、宣统内府鉴藏印多方,可见收藏家及帝王的重视程度。另外,帖尾两行小字为董其昌所作题跋:“老米此尺牍似为蔡天启作。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董其昌是晚明著名书法家、书画鉴藏家,极为推崇米芾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学习。

米芾对二王书法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使后世书家将米芾作为上追魏晋书风的桥梁。如南宋书家吴琚全盘接受米芾书法;明董其昌取其风神,王铎则推陈出新;清张照、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等人皆取法米芾,且各有新意。米芾对后世的影响,更多的是其对于传统的继承与敬畏精神。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也恰恰是我们应具备的学习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9)
四。宋-米芾书法大全[3]
米芾最惊美的120个字,太险太美了!
米芾书法作品欣赏
米芾尺牍与“二王”尺牍|汉隶|米芾|王羲之|草书|孙过庭
米芾書法作品評析及鑒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