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估值是门艺术:来看看你的企业值多少钱

当前几乎每一天都会有高技术企业诞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也被视为如今的“风口”。项目花开遍地,但凡有大牛领军的优秀技术团队,无论具体做什么,估值都相当可观。

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不同企业专注的细分领域各不相同,有机器人、无人驾驶、算法推荐、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智能硬件等等。但无一例外,有技术大牛或核心技术、算法突出的都获得了高估值。比如其中专注优化算法进行内容推荐的今日头条,可能在平常人眼中就是普通的一个提供内容推送的APP或网站,但如今却已经拥有约500亿元的估值。难怪有投资人感叹到:“基本上第一轮不下手,第二轮就投不起了”。

高科技企业的高估值,令人惊叹。惊叹之后,我们又不禁好奇,高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些企业真的这么值钱么?

科技企业高估值是如何算出来的?

初创企业估值多少,并不只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大不大、好不好看的问题。它切实关系到在为企业筹措资金时,投资者可以用其资金交换多少股权的问题。

首先要明白,计算企业价值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公式。如果有,那天底下的投资人要省事多了。企业估值本来就是根据企业目前各方面状况估算而非精确计算得出的结果,有时还经常包含合理的假设与基于经验的猜测。

通常进行企业估值,有两种主要路径: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因为其中用到的模型、指标较为繁琐,小编简单地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思路:看同类、看收益、看资产

看同类一是可以看同行业可以进行对标比较的上市公司,以其股价和财务数据为依据,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以这些比率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价值。看同类还有一种方法,比较同行业某一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其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做参考,求出相应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戴尔公司私有化过程中,高盛给戴尔股东的报告中,就曾参照过惠普以及行业内其他同类企业的数据。

收益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是企业并购评估的主流方法之一。美国凯雷集团收购徐工集团股份就是基于此种方法。

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这个方法给出了最现实的数据,通常是以公司发展所支出的资金为基础。

初创企业价值往往是估不“准”的

对于高技术初创企业,主流的思路不一定都适用。因为可量化的财务数据,在初创企业和投资人看来,恰恰可能并不重要。

如图所示,高技术初创企业与成熟的企业不同,并没有进入到稳定期,未来拥有着无数可能。现有的财务数据无法反映企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而团队、技术产品、商业环境这些要素在科技初创企业估值中是难以量化却又是最重要的。

早期投资有句话叫“投资就是在投人投技术”有时候往往是看好了团队,有不错的技术产品,商业环境有利,企业团队和投资人谈好一个价格,没什么异议,交易就成了。至于估值只是通过谈判、讨价还价的结果,并不一定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

既然估值并不等于企业实际价值,那能反映出什么呢?

高科技初创企业尤其一些没有重资产的企业,比如人工智能公司,在初创期可能价值接近于零。因为还没有做出产品、没有业务也没有什么不动资产,但估值时却可能很高。

举个例子,一个技术大牛团队成立一个公司,寻找100万元的种子投资,换取公司10%左右的股权,公司投资前估值将是1000万元。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真的值1000万元,毕竟业务还没完全开展呢,如果这时候把公司卖掉其实卖不出去什么钱。100万元投资换取10%股权,这代表投资人对技术团队、从事业务、公司前景的认可,看重的是增长潜力而不是现值。

估值背后“增长动因”比估值本身更重要

说了初创企业的估值,很多大型已经上市的科技企业多多少少有相似之处。

前几日,媒体纷纷盯着一个“大新闻”——京东市值逼近百度,大家都纷纷捧起了西瓜期待见证“历史性的一刻”。至于BAT的说法要改成什么ATM,ATJ,人们也纷纷像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一样你一言我一语花样迭出。处于变革期的百度,遇上了急速上升期的京东,无疑是很有意思的时点。不过,归根结底,市值只是一个随时间流淌的数字,在股市中,一夜之间蒸发数十甚至数百亿市值是寻常事。今年5月至今,苹果公司的市值在两个月内蒸发了580亿美元——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市值不代表业绩。更重要的是,京东和百度基本不具备可比性,一个电商,一个搜索,一个消费类公司,一个技术类公司,京东的主营业务和根基业务是基于消费,非要闯进BAT阵营,也是与A去相互抗衡,而不是占领B这块综合类信息服务的高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值只是上市公司戴在头顶上虚幻的光环而已。比起绝对数字,我们看数字背后的“增长动因”是更有意义的。

在京东所描绘的未来里,增长动因是什么?

现在不少人对京东的印象还是一个卖3C家电为主的网络零售商。面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革命的汹涌浪潮,刘强东在京东开年大会上承诺,希望用12年的时间把现有的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一个纯粹的技术公司。实际上,快递接收分发机器人最近已经在北京的各大高校里出现,可能刘强东所描绘的技术蓝图在接下来几年中都将一一实现。

说到这里,足可以窥见一个事实: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市值,还是非上市公司的估值,有一样东西是很值钱,并且将在未来越来越值钱,那就是技术,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里将成为新风口、新浪潮的高新技术。

这就是百度不断转型、增加AI研发投入,京东快速发展仍不停自我变革的原因。过去的几年,互联网创业如火如荼,这是互联网技术门槛降低之后模式创新的结果。如今,互联网风口下的创业公司死掉了不少,不断投资奔向AI领域,就是想在互联网后的下一风口中能取得一席之地。

(李彦宏直播乘坐无人驾驶汽车)

现在那么多人工智能企业获得高估值,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不用做什么就能获得投资,本质原因就是投资人们在纷相购买一张通向未来的船票。

估值是门艺术,而并非是一种科学

外界对于公司估值的最大误解也许是:这些估值一定准确。事实上,没有什么估值是精确的,也不可能有什么估值是完全正确的。投资是一个搏概率的过程,大多数人很少把宝押在一家公司上,就像俗话说的“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买二十张彩票,是希望其中有一个大奖,几个小奖,收支平衡就好。投资人总是希望在一批公司里有一个像 Facebook 一样的超级明星,再卖掉几个发展稳定的公司,剩下的不至于亏太多钱也就心满意足了。

摩拜单车在今年6月份刚刚引入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Airbnb在D轮融资中也引入了五亿美元的投资,水涨船高,Airbnb的估值早已到了百亿美金级别。很少人意识到,这其中的差别不仅仅是他们的技术、收入或商业模式,也源于他们终于跨越了风险重重的种子阶段到相对稳定的扩展和成熟期。

“十个初创企业有九个失败”,没有多少种子阶段的公司能撑到最后盈利的时候。等到真正成长为独角兽,可能还未盈利,但这个高估值就显得非常靠谱了。

所以说估值多少也许没那么重要,也没必要去较真,估值背后的事情很重要。是否有优秀的团队很重要,技术产品先进程度很重要,进入的市场选择及策略精不精准很重要,最后,能否融到合适的钱很重要。

许多投资人在心里暗暗给公司估算价钱的过程,和拍脑袋也相去不远。尽管有各种看起来复杂的模型和数字做佐证,但有句话说的很对:这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下一次你看到夸张的投资数额,也许会会心一笑:虽然很夸张,但并不算离谱。

而对于初创企业团队来说,想融资,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把握一个原则:管“够”而不是“多”,多了需要给投资人的回报也多,增加团队压力,所以要“够”。

2、算一下未来6到18个月需要用多少钱,合理地算一下花在什么地方,每个地方多少钱,要预留多少准备金,制成一张表。

3、要融资这么多钱,为此你愿意付出的股份是多少,然后融资额除以出让股份就是你的投前估值了。

4、谈判,最后定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但是首先,你得让投资人有欲望跟你谈价格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全球494只“独角兽” 中国占206只
2022年十大AI预测
行业说 | 避免炒作,如何寻找有价值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创业融资,你所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人工智能投资应在“黎明前的黑暗”出手
如何看待目前国内AI公司的估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