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条最基本的简单逻辑


  我在《我是怎么爱上经济学的》(http://tieba.baidu.com/p/4140464083)的长文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的我比当年更能洞明世事,那是因为要理解世事,其实根本用不上那么复杂的数理逻辑(数学不是科学,是逻辑学,而且只是逻辑学中的一种),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最基本的那几条简单逻辑之后,坚持贯彻到一切的思考之中。那,才是最难的!”

  到底是哪几条最基本的简单逻辑呢?最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是让他们向亲戚朋友调查国家延长女性产假的政策有否得到落实?如果没有落实,原因何在?若国家强力推行此政策,结果会是什么?通过点评学生的作业情况,我发现大量的错误正是出在同学们没能遵守这些最基本的简单逻辑,趁此机会便来总结一下吧。

  逻辑一:不得偷换。

  我曾在某个群里看到这么一个段子:

  高级数学题:什么叫通货膨胀?

  求证:1元=1分

  解:1元=100分

  =10分×10分

  =1角 ×1角

  =0.1元×0.1元

  =0.01元

  =1分

  证明完毕。

  陈景润哭了,老百姓(603883,股吧)都哭了。

  因为,毫无破绽,所以,有钱别存了。

  当时我看了这段子就立即发评论说:这个破绽明明很大。“100分=10分×10分”这一步是错的,等号左边的单位是“分”,等号右边的单位是“分的平方”,根本就不能划上等号!这种证明只能用来忽悠连最基本的数学常识都没有的人。说陈景润看了会哭,那是你太小看陈景润了。

  这数学题跟逻辑有啥关系?在逻辑上玩猫腻的一种手法就是“偷换”,这里示范的就是这种手法,具体表现为把单位偷换了,并没有保持前后一致。当然,“分的平方”这种单位是没有意义的,但这只是具体到这个题目的特征,不具有普遍性。即使“分的平方”有意义,这个证明依然是错的。如“100米=10米×10米”还是错的,虽然“平方米”这个单位是有意义的。所以用单位没意义来作为证明错误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抓到问题的关键。

  上述只是数学证明题,推广到现实里各种事情的思考之中时,“偷换”的逻辑错误其实是很容易犯的,还常常犯了都不自知。例如《经济学讲义》第五讲就已经说了要先做实证分析,再做规范分析,现实中很多人犯逻辑错误或玩逻辑猫腻就是把实证分析“偷换”成规范分析。最典型的表现是在分析中使用带有道德色彩的描述,如很多同学在做上述作业题时把不落实产假政策的企业称为“黑心企业”,又有什么“无商不奸”之类的话。这样带着道德色彩来形容企业,是一早就把企业的行为定性为“不应该”(不道德),所以根本就不是实证分析(为什么企业要违反产假政策)。整个分析在本质上是说“因为企业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所以企业的行为是不应该的。”这不是套套逻辑是什么?后半句只是重复了前半句的意思而已。

  这里引申出一个重要的规定:经济学中严禁使用道德做分析,俗称“经济学不讲道德”!实证分析就不用说了,规范分析也不准。因为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是基于实证分析,根据客观的评价标准来做的,评价标准既然是要客观的,就不能用无法有客观定义的道德标准,这跟“公平”不是客观的评价标准是如出一辙的问题。道德是伦理学负责的范畴,是归孔子管的;经济学是与人有关的科学,归斯密管。二者混为一谈,就是典型的在逻辑上犯“偷换”的错。

  逻辑二:不得自相矛盾。

  这类逻辑错误在这道作业题的回答中大量涌现。很多同学在实证分析中得出的结论都是产假政策使得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尽量不招女性,导致女性就业更困难,出现所谓“歧视”的现象——“歧视”这个词也带有道德感情色彩,严格来说是不容许在经济学中使用的,但如果事先定义它为“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完全一样的女性与男性在应聘时,企业倾向于招男性而不招女性,称为歧视女性”,则由于定义客观而可以被接受。同学们却在后面做规范分析时仍然得出“产假政策有利于提高女性地位、体现对女性的尊重”之类明显与前面的实证分析的结论互相矛盾的话。明明女性因为产假政策而遭到歧视了,地位分明是降低了嘛,哪里有提高?哪里有得到尊重?前面都已经写出“1+1”了,后面怎么还会突然冒出个“=3”的结论来?

  “提高女性地位、尊重女性”其实是政府声称的此项政策的初衷或愿望,并不是客观效果——作业题的第一部分让同学们去问亲戚朋友就是要他们去调查实际的客观效果。可是没有科学头脑的人听多了政府的宣传之后,脑子就糊涂了,把“产假政策的目的是要提高女性地位、尊重女性”当成“产假政策能够提高女性地位、尊重女性”——这又是典型的“偷换”!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种顽固的成见,明明见到事实否定了这个成见,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按着成见来写结论。但一个坚持逻辑的人,怎么可能写出这种明显与事实不符的结论出来呢?这是不重视事实,还是不坚持逻辑(不得自相矛盾),还是二者皆然?

  下面是我与一个学生就其作业所进行的对话,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成见不等于正确,坚持逻辑才能破除错误的成见。该学生在作业里提到其父亲是一个私营企业主,他的企业也没落实产假政策。学生分析企业不落实产假政策的原因时有这么一句话:“企业也就放心地去剥削员工的产假,而不必担心被举报。”于是我开始了以下的一连串追问:

  =========

  我

  你认为你爸也是剥削者?

  学生

  从这个层面上讲,他应该是剥削者吧。但除了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一部分还是出于不知道法定产假是多少天的无知和随大流的从众。

  我

  什么叫剥削?定义是什么?

  学生

  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产假是带薪的,减少产假,代之以工作,所产生的价值与劳动力自身价值对等,所以没有剥削?

  我

  你休产假的时候对企业完全没有贡献,还要企业付薪金给你,到底是谁无偿占有了谁的东西,谁剥削谁?

  学生

  按这个说法,是员工无偿占有企业的东西,但剥削不是要占有生产资料吗?员工没有占有生产资料呀,不能说是员工剥削企业吧?

  我

  员工的劳动力难道不是员工自己占有的?劳动力难道不是生产资料?

  学生

  哦,对喔,我光想到物质上去了。那就是说员工在剥削企业咯?

  我

  我没有说,我是根据你的定义去推理,让你自己得出结论。你觉得荒谬不荒谬?

  学生

  以前只听过企业剥削员工,这个结论听起来是挺荒谬的,因为一直感觉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员工处于弱势地位,都是企业欺负员工。

  我

  但我的推理就是根据你的定义来的啊,推理过程有逻辑问题吗?答案荒谬说明什么?数学的反证法是怎么说的?

  所以,第一,你的感觉是错的,以前你听到的是成见,是谬论。第二,这世上并没有“剥削”这回事。无偿占有的行为是有的,例如抢劫。但什么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去无偿占有是胡说八道!

  =========

  前面说了经济学禁止用道德来进行分析,“剥削”正是一个充满了道德色彩的术语。之所以经济学禁止用道德来分析,就是因为如果我像上述的对话那样一直追问下去,先要对方给出那个道德术语的客观定义,然后按着定义逻辑前后一致地推理下去,结论会完全大出你的意料之外。道德术语一旦真的有了客观定义的话,你会发现总会在某种情况下它是错的,就跟“公平”一样,无论如何定义,只要定义是客观的,总能找到推翻它的情况——“公平”其实也是个道德术语,不是客观的评价标准,详细分析见《“公平”不是客观的评价标准》一文(http://tieba.baidu.com/p/4128730871)。

  逻辑三:不得因果跳跃。

  逻辑是按前因推出后果。推导的过程可能涉及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不能中断,就是所谓的“环环紧扣”,每一个环节的前因是前一个环节的后果,每一个环节的后果是后一个环节的前因,中间跳跃了,是指跳跃前的环节的后果不是跳跃后的环节的前因。当然,有时如果某些环节的因果关系极为明显、众所周知,人们就把它省略了。但省略不同于跳跃,因为要完整地写出所有环节的时候,省略的环节是能够写出来的,但跳跃的环节是写不出来的。同学们在做数学证明题时应该对此深有体会。

  这么说还是显得很抽象,让我举例说明。先说一个显而易见的:因为月亮是白色的,所以从东边升起。这个因果跳跃非常明显,因为月亮的颜色跟它从哪里升起有什么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呢?这里明显缺了一环,那就是要先证明“白色的东西都是从东边升起的”这个命题。如果这个命题成立,则完整地说,应该是“因为月亮是白色的,而白色的东西都是从东边升起的,所以月亮是从东边升起的。”但“白色的东西都是从东边升起的”这个命题明显地被事实所推翻,无法成立,逻辑链条被打断。

  这种错得明显的容易看出来,但现实中因果跳跃的错误其实也是很难发现的。就以作业题里列出的各方对产假延长政策的评论中“堂吉伟德”的评论为例。他说:“女性在职场上的弱势是显而易见的,加长8天假期就会加剧这种弱势吗?显然不是。”这句话就犯了因果跳跃的错。他那个“显然不是”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我看来看去一点都看不出“显然”在哪里?我只看到他既没有事实证据,也没有逻辑推导,这个结论是他拍脑袋拍出来的,是他的想象,甚至可能其实只是在表达他的愿望。很多同学向亲戚朋友调查的结果都显示,如果延长产假的政策加强管理到非落实不可,企业会选择从一开始就不招女性员工,女性的弱势“显然”是加剧而不是没有加剧——以前是能入职,但产假不长;现在是连入职都入不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李俊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前我更相信事实,现在我更相信逻辑
《资本论》简介|半岛网
贾康: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思想观念、基础理论的创新
人民智库 | 数字资本主义会加剧全球不平等吗?
闫坤如 李翌 | 西方数字资本主义的增殖逻辑及其批判
谁愿剥削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