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国之君极少传世狂草,法于怀素,稀世珍品

公元1122年,宋徽宗赵佶书写本卷《草书千字文》。其法出自怀素狂草一派,一气呵成,毫无倦笔,颇为壮观。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在《庚子销夏录》中指出:“徽宗千文,书法怀素。”当代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云:“此卷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卷后落款“宣和壬寅”,正值赵佶年届四十。此为其盛年书写的成熟之作。此卷自宋宣和年间历经金·昌明内府,转入南宋权相贾似道、明·晋府、项元汴,清·梁清标等诸家递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草书千字文》是赵佶极少传世的狂草作品。笔势劲利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极奔放驰骋之致,更为稀世珍品。一国之君,为何有如此精湛的书法作品?这位失败的政治家对书画情有独钟,并在艺坛上取得了光辉成就。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贡献来看,赵佶书写了其最光辉而独立的一页。这卷笔翰飞舞的《千字文》,是由长达三丈余的手工麻纸写就的,今天看来,似乎不算多么新奇。可是,在八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制造出这样长尺度的精美用纸,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惊讶。据专家推测,当时的工匠可能在江边把船舶排列成行,然后浇上纸浆使之均匀,自然干燥而成。由于历代收藏家对它倍加珍惜,得以纸墨保持完 整如新,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北宋造纸技术空前发达的宝贵证据。还让现代人震惊的是,这三丈有余的描金云龙笺上的图案,是能工巧匠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从整体画面的完整程度看,不可能分段拼接,而是由一人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如此高头长卷,如此繁缛的云龙图案,所花的精力之巨可想而知!

赵佶草书出于怀素,不仅平时临摹过怀素的草书《千字文》,而且还临过其他有关的草书帖。从时代风格上讲,两宋的草书,大都师法张旭、怀素。凡是临写的,不管其技巧如何精到和高超,仔细观察会发现板滞的运笔痕迹。而这个作品的气脉连贯,应非临本。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徽宗赵佶稀世珍品长11.72米
【转载】宋徽宗赵佶草书《草书千字文》()
* 稀世珍品——宋徽宗《草書千字文》長卷
宋徽宗赵佶草书
领略宋徽宗超高的书法造诣,草书欣赏,笔势凌空,变幻莫测!
中艺汇品书法:宋徽宗大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