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史上最惨海外矿投项目:300亿巨额赔偿!到底中了谁的计?
近日消息,澳洲法院判中信就中澳铁矿案赔偿2亿澳元(约10亿人民币),同时在未来30年,需每年向Mineralogy公司缴付2亿澳元的特许经营费用。

  作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绿地投资”项目,中信泰富中澳铁矿项目可谓是“惨不忍睹”。


  一、专利赔偿案

  2006年,中信泰富以4.15亿美元从Mineralogy公司全资购得西澳Sino-Iron和BalmoralIron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开采权的公司,被称作中澳SINO铁矿项目。

  从此,中澳铁矿项目就像一个黑洞,不仅吸走了中信巨额资金,还与澳大利亚商人克莱夫·帕尔默(Clive Palmer)卷入一场日趋激烈的纠纷中。

  1、专利案始于2015年,并逐年升级

  2015年,Mineralogy公司起诉中信股份,索赔100亿澳元(合71亿美元),声称中信正从双方在西澳大利亚合资的中澳铁矿(Sino Iron)项目出口铁矿石,却没有按约定水平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此案在西澳最高法院提起,是围绕一个铁矿石项目的激烈法律战的最新波折。


  2、判决下达,纠纷持续

  中信就磁铁矿开采权向Mineralogy公司支付了4.15亿美元,并就开采原矿向其支付专利费A,但Mineralogy坚持中信还应为生产的精矿粉支付专利费B。

  双方一直争执不下,西澳高等法院今年六月曾对该诉讼进行两周的聆讯,但是没有定论。

  近日,澳洲法院判处中信需赔付Mineralogy约2亿澳元,同时在未来30年,需每年向Mineralogy缴付2亿澳元的特许经营费用。

  中信公告指出对法院作出该判决表示失望,因判决篇幅颇长,并覆盖一系列复杂事项,因此公司会进一步研究判决及影响。

  集团8月时曾警告,若无法解决与Mineralogy的法律纠纷,可能中止中澳铁矿石项目营运。

  二、“糟心”的中澳铁矿项目

  1、项目背景

  2006年,铁矿石市场正处于鼎盛时期。中信泰富与Mineralogy公司签署协议,以4.15亿美元全资购得西澳Sino-Iron和BalmoralIron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开采权的公司,被称作中澳SINO铁矿项目。


  这个项目一度是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骄傲和标杆,成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海外矿产资源领域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澳大利亚资源领域为数不多的中资100%控股项目。

  然而,这一命运多舛的合资项目不仅投产时间推迟四年,开发成本超出预算五倍,到头来却迎来铁矿石价格暴跌的窘境以及一系列麻烦不断。

  2、项目进程


  直到2016年5月,中澳铁矿项目6条生产线的最后一条才进入调试,去年共出口1100万湿吨铁精矿,距离中澳铁矿项目原计划的2400万吨/年少了一半多。


  截至去年底,中信集团的资源能源业务仍亏损,但亏损由2015年的172.51亿元收窄至68.99亿元。常振明在3月23日称,资源及能源业务亏损主要由于中澳铁矿项目进行减值拨备所导致。


  今年2月15日晚,中信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就中澳铁矿项目作出减值拨备,税后金额预计在8亿至10亿美元之间。

  这已是中澳铁矿项目连续第三年进行减值拨备。该铁矿项目在2014年、2015年分别进行了17.5亿美元、17亿美元的税后减值拨备。

  3、中信泰富

  中信泰富曾是香港举足轻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业投资商,成立于1990年,隶属于“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创办的金融混业集团公司中信集团。

  现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为常振明,上任主席为荣智健。其中国和海外的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及其他领域,目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58%。


  4、澳大利亚富商Clive Palmer

  Mineralogy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澳大利亚富豪Clive Palmer,自由国家党发言人,经常疯言疯语,臭名昭著,被指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被关注欲。

  房地产行业发家,后转投资源业,他的暴富缘于Balmoral铁矿和Waratah煤矿的交易。


  2006年中澳SINO铁矿项目使他成为澳洲第五大富翁。2009年,他收购了布里斯班的Waratah煤矿,当时评估价不到1亿美元。

  2010年,他与中电公司达成协议,中方20年内每年购买Waratah煤矿3000万吨煤炭(价值达600亿美元,合694亿澳元),这一交易,使他荣登澳洲首富。

  三、中信到底中了谁的计

  1、交易文件不够明确,错信合伙人

  Clive Palmer是一位难缠的角色,中信泰富对其了解并不充分。在双方合同履行过程中就分歧进行协商时,Clive Palmer不断改变立场,要价越来越高,导致双方最后不得不以诉讼的形式来解决纠纷。

  由于交易结构十分复杂以及交易文件中的某些用语不够明确,使得Clive Palmer可以利用合同里的相关条款向法院起诉中信泰富。

  2、海外经验不足,错选总承包商

  中信泰富此前没有海外大型矿山开发经验,项目前期调研不充分,使得各方面都无法与项目的巨大规模、技术瓶颈和复杂的投资环境相匹配,埋下了项目失败的隐患。

  其次,过度依赖总承包商中冶集团,未能及时发现中冶集团施工整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此后发生的工期一拖再拖和项目报价节节增加的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案。


  中冶集团虽然在海外做过很多项目,但是对澳大利亚工程建设的法律环境、市场条件等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施工进度遭遇诸多障碍。

  3、错估行业形势,遭三巨头“设计”

  从2004年开始,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特需”成为影响铁矿石价格变动的主导因素,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把铁矿石价格抬得过高,国际铁矿石价格直线上涨。


  该项目是中国试图摆脱他们挟制的重要尝试。但随后,铁矿石的供求形势急转直下,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造成项目进退两难的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澳洲服软,中信西澳10亿吨铁矿获批,不要再步“中澳铁矿”后尘
澳铁矿石纠纷多年 中信何时能摆脱官司桎梏?
中国为什么不怕澳大利亚铝矾土和铁矿石的断供威胁!
拯救中澳铁矿
中信股份:国内大赚国外亏
项目延期4年,超支80亿美元!仅一个铁矿,就让中信泰富倒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