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高僧释高闲唯一传世草书《千字文残卷》挥洒自如、变幻不定

释高闲 唐代书法家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人,生卒年月未详,唐宪宗元和至唐宣宗大中(847-859) 时人。自幼出家,曾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荐福寺、四明寺为僧,后归湖州开元寺终老。 擅草书,名冠一时,书艺出于张旭、怀素。韩愈《昌黎先生集》卷二十一《送高闲上人序》云:“往时张旭善草。.... 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说其书有张旭之心。唐代诗人张祜也有《高闲上人》诗,赞曰:“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陶欣入社叟,生性论经俦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邱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殷勤一笺在,留着看银钩。韩愈是唐代大文豪,高闲书法能被韩愈评论,且与当代草书最高成就者张旭并论,可见高闲草书的成就和水平。(下图较大,请横屏观赏)

高闲《草书千字文》残卷上海博物馆藏

高闲书写南北朝梁周兴嗣所撰《草书千字文》,此文为传世仅见的高闲墨迹,仍能看出高闲草书的艺术内蕴与个人风格。自首句“天地玄黄”至“园莽抽条”之“园”字,俱早佚失,共缺 757 字,现仅存“莽抽条”至“焉哉乎也”243 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元代鲜于枢论草书云:“张长史(张旭)、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

此文点划之间意态秀发,运笔缓、速、动、静,变幻不定。有“动不可留,静不可推”之妙。这是他在师承张旭、怀素的基础上,自运匠心,有所发展,自成一格,足以代表中唐时期草书成就的杰作,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高闲草书洒脱畅快,轻松自如,这是功力深厚的自然流露。其书洒脱而有法度,畅快而不浮滑,轻松却见严谨,自如中显其个性。具体体现在用笔随意,不刻意求工,很难讲是以哪一种关系为主导,一切似乎都是信手为之。笔画中运行速度较快,挥运间以“意”为主而不在“精”。墨色层次丰富,变幻多端。决无特意安排布置之迹,自然妥帖,浑然天成,当是“无意于佳”者。从高闲草书中还可看出其性格开朗。高闲笑对人生,看破红尘,后归于佛门,当了一名笑和尚。他作为一代名士,无心仕途,而钟情于书法。对于他来讲,书法是一种生活的必需,而不是谋取功名的资本,因此,其书既无名禄之嫌,又无压抑之感,给人感觉是无比的放松与飘逸。不过,其书看似飘逸,实则庄严。高闲采用粗壮之笔法,以飘逸之韵,真书之功底,书写出厚实而不滞、随意而不浮的草书,正是他的追求之所在。高闲这稳重若泰山、飘逸似神仙之意蕴,应是书法艺术中的崇高境界,因此在中国草书史上能与“张颠狂素”并列。(以下为高清大图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闲:“颠张狂素”后又一人
他是唐代高僧,书法与张旭、怀素并称!
高闲《草书千字文 》
看古人是如何吐槽草书的!
唐代 高闲《草书千字文》
这人草书厉害,人们把他与颠张醉素相提并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