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去母亲、妻子、美女的身份,‘她’还剩什么?”| 知识库

图/丁小丁

那些随处可见的女性

小岚这种职业女性是中国城市电视台的新角。

她们立足城市乡村,服务最底层的电视观众,是中国电视产业中非常民生、非常基层的屏幕形象,她们的事业发展,使得中国电视荧屏中的女性人物角色突破了以往的窠臼,得到了相对丰富的发展。

全球性别新闻研究发现,女性几乎很难成为新闻的主角,更妄提登临头条位置;世界新闻史中,唯有一次女性角色成为全球新闻突发新闻的主角——是戴安娜王妃夜遇狗仔追踪,丧生车祸。

这么多年来,也常有国际国内第一夫人出镜,讲的一定也是她们的包包、服装、造型和慰问妇女儿童,进行慈善慰问的新闻。屠呦呦斩获诺贝尔,新闻是与八卦相伴而行的;或者像杨绛辞世,开出的标题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讽刺的是,网络新闻中,女性人物又每每成为标题党的最爱,倒是点击的热点。“假扮富婆重金求子,”“某女嘟嘴卖萌自拍”,“女生女神之间的距离。”

仿佛新时代的女性已经脱离相夫教子的陈旧窠臼,占领女性力量的新起点。

传统媒体中的贤妻与网络媒体中的“浪荡女”是如此和谐地共处于世。

这些虽是可见的女性,她们处处都存在。

那些被现代媒介改造了的女性,充满象征的意味。

在新闻、报纸、杂志、电视、电影之外,仍然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不可见的女性,她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

吴炜华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传播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视觉传播、健康传播及媒介素养研究、社会性别,青年文化与新媒体及游戏研究等领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视媒体的“女性化”趋势
弹指一挥十春秋——看新浪谭天的博客
「电视新闻」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
心没失约
日本见闻之二十七媒体
财经人物百科:王长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