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权威的科学回答“我是谁”,颠覆你对“人”的认知,发掘生命奥秘

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场景。重庆火锅太好吃,肚子吃撑了还想吃。看着“战狼2”里面吴京的打斗情节激动人心,可已经困的不行,点头歪脑、半睡半醒,努力睁着眼,也想把电视看完。排队等公交车的时候,过了几分钟车没来,就失去了耐心,仿佛等了好几个世纪。孩子天天不听话,你已经失去了最初生养他的宽容和喜悦。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还是充满了这样矛盾、纠结、痛苦的情景。人们时常也会问,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不像别人那样悠闲自得。

其实,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人类受苦的根源,究竟来自于哪里!

最近,科学家好像找到了根源,但这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现代科学所了解的一切。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于“人”的理解和生存的意义。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解释,你可能根本不是你所了解的那个“人”。

你这个“人”的真正构成

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谁?”。你可以有很多回答。

你是一个人,今年50岁,(**岁)。是男人(女人)。是工程师(学生、教师)。。。但如果不从社会角度来描述,而是从实实在在的构成角度来看。用显微镜观察你身体的某一部位,你会看到细胞。你的身体是由50万亿个生机勃勃的细胞组成。再想象一下,用更高倍的显微镜看看身体的细胞,你会看到20万亿个原子。就是说,你的身体是由20万亿个原子构成。

你要再进一步观察这些原子呢,显微镜中的原子会消失,你会看到小球一样的电子,以及被围绕着的那个中心原子核,和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巨大的空间。这个场景,恰恰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有地球太阳和中间巨大的宇宙太空。科学家说,当这些电子、原子、原子核都进一步微观下去以后,你会发现什么也没有了,就只剩下能量了。

100亿年前,宇宙没有形成的时候,大爆炸中就只有这种最微观、最纯净的能量了。换句话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当身体被细分到很微小很微小之后,什么也没剩下,就只有一团能量了。你的身体,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一团能量。

“我是谁?”。你其实就是一团能量,和宇宙同始同终的那团能量,内部正在以光速移动的能量态。

认识“自己”的难题究竟在哪里?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明白“我”的这个概念,为什么人们感觉不到。人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是个“人”,却感觉不到自己是“一团能量”,不同玄妙结构的能量。

科学家认为,人们感觉不到真实自己的原因在于,人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人类表面层次的一些琐事上,以致于忽略了潜藏于内心深处、微观世界的力量。

科学家举例来说明,人们是怎样分心的。

你可以花几秒钟,不需要几分钟,仅仅就即秒钟。想想明天要怎样除去花园的杂草。这个“想想除杂草”的大脑活动过程及念头内容,是全宇宙中其他生物根本做不到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在脑袋里创造了一个虚拟现实,并对现实中还没有发生的未来做了预测。这种假设的能力,预测的能力,以及对未来进行事先设计的能力,在所有生物中,作用是非常巨大而罕见的。人们依靠这样的能力,影响着个人以及人们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工业发展、互联网发展,再大一点到改变地球,影响太空。

另一个轻松细小、但是意义重大的实验,你可以试着花十秒钟,让心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你看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什么都不想。一般人很难坚持10秒。剩下的,估计一直会纠结,“怎么才能什么都不想?”

这个小实验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进化,宇宙自然给予了人们功能超级的大脑,但是人们却无法完全掌控这种能力。

正是这个大脑无穷创造力,产生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人们无法控制,只好被动不断顺着这些想法,去对未来进行假设,判断,比较,设计,并且极力将未来的不确定行性,变成可以控制的,可以预测的现实。

但是,事实是大脑事先的种种算计,设计,最终和未来的实际情况,有很多的偏离。这最终导致了人类的焦虑与痛苦。

人们不仅仅因为这些设计与未来现实不符,而感到痛苦。同样的,很多情感和想法也会令人痛苦。比如嫉妒,后悔于过去,或担忧于未来。这都是只有人类才会感受的。

你“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科学家要研究的是,有没有根除这些痛苦的可能。

要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首先要通过实验,来了解人类的所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和状态。这要求科学家能够科学理性,不带感情色彩的,去了解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难题就在这里,人们在生活中,投入了太多太复杂的情感。人们会不经意间,将思考和注意力,集中到生活中各种情感体验,而不能很好的站在第三者角度,来理性的观察体会“自己究竟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下面科学家给出的小实验,能够帮助人们适度远离这种情绪的泥潭,处在一种相对理性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生命活动过程,观察这个“自己的状态”。

你可以试着在心里默读这个句子两遍,“我能听到我脑海里正在读句子的声音”。

你会感觉到大脑内部,确实有一个声音在重复着这句话。而你“自己”是旁观者,旁听者,那个发声的来源,是另一个“自己”。很诡异吧!假设人们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千个小时里,继续这个对大脑内部“自己”的观察,人们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真实生命过程体验,而这些过程中,主导者就是这个“自己”。

你在这个观察过程中,你能够尽可能地,客观的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观念。

甚至是你自己的大脑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你越是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思想观念上转移开,你越能够更多地意识到,另一个自己正在暗中观察着自己。

遵循着这个观察和分析过程,不断观察“自己”的思维念头、感觉,以及这个不断观察者本身。最终你或许可以把注意力,从一层又一层的想法、认知、身体和感官中抽出来,剩下的只有毫无感知的意识,直到什么都不剩。

这个时候,你看到了那些摆在眼前的,曾经属于你的标签并不是你。你的年龄,你的男女性别,你的学生工人的职业,你的上万的上十万的经济收入,都是外来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而已,并不是你“自己”本人。

唯一剩下的,只有你自己“在这里”的这种存在的感觉。

科学家的研究,最终结论就是,你自己这个人,不是人们通常加以描述的种种外在的东西。这个“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我在这里”的“存在感”而已。

一切生命的更深奥秘,就从这个“存在感”的认识和体会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量缺失之谜【中微子合集1】
【学点哲学】你可知道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奥妙?
天文学家彭罗斯:人类的死亡只是宇宙幻想,生命是不会终结的
当神仙上帝化身为科学的面目
知道宇宙奥秘越多,人类处境越危险?科学家:人类可能会因此毁灭
原子核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