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
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渝体〔2016〕424号)

  来源:产业处 发布时间:2016/12/30 阅读次数:175

  各区县(自治县)体育局(文化委),两江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体育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经2016年第十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体育局

  2016年12月26日

  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5年)

  体育产业是蕴藏巨大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可与国民经济诸多产业渗透融合,形成乘数效应。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对于释放消费新热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重庆体育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重庆体育产业加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结构布局日益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体育用品流通和制造为主体,竞赛表演、场馆服务、健身休闲、体育彩票等为重点的多点开花发展格局。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2015年,据初步统计全市体育产业实现总规模262.7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27.38亿元,占全市GDP的0.81%,体育产业年均增长超过15%,高于同期全市经济增速。

  ——产业门类不断拓展。体育用品制造与批发零售蓬勃发展,对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度超过60%。体育彩票年销量超过30亿元。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体育服务业增长快于体育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体育制造与体育服务协调发展、传统产业门类与新兴产业门类并行增长,涵盖体育用品制造与贸易、组织管理、场馆服务、健身休闲、中介培训、场馆建筑等领域的相对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

  ——市场主体实力增强。2015年,全市体育产业单位2.8万家,比2009年增长了2.4倍。从业人员16.42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4.5倍。2805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链配套,1.88万家体育用品贸易单位构建起比较健全的产品销售网络,2443家健身休闲业单位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各类市场主体活跃发展,为满足城乡居民体育需求提供了较好支撑。

  ——产业基础持续夯实。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100万人。设立了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功申报涪陵区、万盛经开区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世界杯攀岩赛(重庆站)、环中国自行车赛(重庆站)、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邀请赛等精品赛事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参与,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形成强力牵引。

  但是,与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重庆体育产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市体育产业规模不及福建、江苏等体育产业发达省份的1/10,增加值不足1/6,且主要分布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其他区域产业基础薄弱。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用品制造缺乏自主品牌,集中于制鞋制衣等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高附加值、体现资源优势的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体育中介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供给与需求还不匹配。体育行业供给端11个大类中,只有体育用品领域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需求旺盛的体育服务领域供给不足、质量不优,难以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四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五是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相关产业协同推进机制不健全,产业融合度不高,“互联网+体育”进展较慢。

  未来十年,我市将延续提质增效、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跃升,成长期的体育产业将迎来重大机遇。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动能。改革开放30多年,体育领域鲜有涉足,易于做供给侧的增量改革,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用品制造贸易、体育服务等领域将加速“补短板”,带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二是新型城镇化创造广阔市场空间。重庆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60%提高到2025年的70%以上,这会极大提高全市人口消费能级,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三是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按期实现,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将从8000美元增至1.3万美元并进而向2万美元迈进,居民收入提高使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成为主流,更具体验式消费特点的体育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四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简政放权、财税金融等改革持续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范围和力度加大,将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激发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的积极性。五是全面扩大开放引入优质外部资源。水陆空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三个三合一”的开放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创新推进,更多国外资金、技术、管理、模式和市场要素将集聚重庆,从而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带动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总之,重庆体育产业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乘势而上,奋力开创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1[2][3][4][5][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重庆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
访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
亚太温泉研究院编制的《重庆市温泉旅游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实施
国产自动变速器十年攻关 成功背后有个默默支持的科技局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