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赓介绍敌军中将:这是我兄弟,主席笑道:你知道他是我什么人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战争年代,无论农民工人还是富家子弟,都深受爱国情怀的感召,积极为国家奉献,目标明确,不畏生死。

爱国固然好,但也要选对队伍。否则满腔热血也许会被有心之人利用,非但不能得偿所愿为百姓牺牲奉献,还白白替人挡枪子,沦为他人算计之下的炮灰。

论选队伍这事,一位叫唐生明的人做得特别好。他前半生中当过国民党中将,又向汪伪政府“投诚”,前期身份如此敏感,却能够顺利加入我党。在此之前,他与我党的关系就不一般。

1956年,时职国务院参事的唐生明被好兄弟陈赓带到毛主席面前。

“主席,这是我兄弟,唐生明。”

陈赓激动地说道,并轻拍了一下唐生明的手,示意他好好介绍自己。

谁知唐生明一脸微笑,像遇到熟人似的。他正疑惑,耳边就传来了主席的笑声:

“陈赓呀,你知道他是我的什么人吗?”

那这唐生明究竟是何方人物呢?

陈赓负伤,唐生明雪中送炭

1932年秋,时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的陈赓,带领红军在胡山寨战斗时,右腿不幸重伤,撑不到一个月便被强制送往上海治疗。

苦于当时党内经费不足,他的腿治疗进度很慢。但战役还未结束,他躺在病床上心里很着急,想尽快回到队伍中,与敌人展开搏斗。

一天夜晚,病房门被人敲响。当看清来人是谁时,陈赓先前还在想着好好收拾国民党,此时露出了尴尬的微笑。因为此人正是他的学弟,唐生明,一个正儿八经的国民党中将。

碍于身份的对立,唐生明不好多逗留,二人稍作寒暄,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袋钱交给陈赓,关切地说到:

“眼下你得好好养伤啊,你这腿可还要在战场上奔走杀敌的。钱你就不用担心了,一定要用最好的药,得到最好的治疗,别留下后遗症才好!”

听完,陈赓却噗呲一声笑了。毕竟他这腿就是在讨伐国民党时落下的伤,而唐生明可是对方的中将。

笑归笑,陈赓心里还是十分感动的,唐生明这是雪中送炭,冒了很大的风险来送钱。实际上,两人相识已久,他的思绪也被拉回从前。

1926年,唐生明到黄埔军校报到,成为黄埔军校的四期生。陈赓则是一期生,算起来是唐生明的学长,而他们的校长是蒋介石。

陈赓作为黄埔军校三杰之一,在校期间表现突出,颇有名气,是学校里的明星人物,很受蒋介石的青睐。

唐生明很仰慕他,便凭借着同为湖南老乡的优势经常找陈赓指教,一来二去,两人就处成了兄弟。

后来,唐生明到连队学习,陈赓恰好是他的连长。天天朝夕相处,二人关系更加亲密。唐生明对陈赓无话不说,陈赓对爱捣蛋惹事的唐生明也是尽量包庇。

一次,唐生明偷开蒋介石的汽艇,还是陈赓亲自去求情。

蒋介石不但不恼,反倒因为陈赓和唐生明关系好而感到高兴。因为他当时正在黄埔军校里搜罗着日后能为自己效命的将士。

这两人一个是他青睐的人才,一个家境优渥,哥哥是国民党的得力干将唐生智,若将来能把陈唐这对好兄弟收入自己麾下,那绝对能培养成国民党的绝代双骄。

蒋介石不知道的是,唐生智的思想,也受到了陈赓的影响。所以,他还没等到两人为自己效命,先等来了两人联手讨伐自己。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批我党人士被残忍捕杀,全国陷入了一片动荡之中。

陈赓倍感痛心,下定决心要割断过去的情谊,为同志们讨伐蒋介石,第一个被他想到的盟友就是好兄弟唐生明。

此时的唐生明已经加入国民党半年了,按理来说应该站在蒋介石那一头。

但他清楚的知道,无端挑起两党之间的矛盾,还残害无辜人士,蒋介石绝对是错误的,良知让他无法拒绝陈赓的提议。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发表宣言讨伐蒋介石。

对于陈赓的反应,蒋介石不意外,虽然自己确实很欣赏他,但他早在1922年就加入共产党,与自己“终归不是一路人”。

可得知讨伐自己的人里竟然还有“自家人”唐生明,蒋介石当即怒火中烧。由于觊觎唐家人的势力,又要给唐生智面子,他还是忍了这口气。

不过忍下不代表算了,一个坏点子此时已经在蒋介石的心里生根了。

不同赛道的战友,唐生明恐成汉奸

自1927年后,陈赓和唐生明鲜少再合作,更别说见面了。种种因素,让他们还是站在了不同的立场。

身处对立面,不代表不能交流,国共对峙的前几年,陈赓几乎都在上海活动。即使不方便见面,二人也仍保持着书信往来。

1932年的医院见面,虽然时间短暂,却是两人这些年里难得的一次面对面寒暄。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次年,已经恢复的陈赓被派往了中央红色区域。紧接着他跟着红军长征,组织抗日,踩着生死线一路剿灭数万日寇,自己也落下了不少伤。

这一边陈赓在明处浴血杀敌,另一边唐生明却在暗处拨弄风云。

1940年,在重庆曾家岩的一所住处里,唐生明正仔细地听着上级戴笠宣布任务。得知任务,他第一时间拒绝了,说搞不好妻儿的性命都得搭上,他需要先去找兄长商量一下。

戴笠连忙拉住他,称这是蒋校长的命令,要想搞垮汪伪政府,揭穿汪精卫等人的阴谋,只能派卧底潜入。蒋介石思前想后,觉得他最合适。

唐生明紧皱眉头,一方面这个任务风险极高,他现在拖家带口,一旦暴露恐怕全家都得丧命。

哪怕“当汉奸”是假的,可大家不知道真相,自己会遭到全中国人的唾弃,他不想被戳脊梁骨,更不想家人走在街上时被人指指点点。

另一方面,就像戴笠说的是为了人民,汪伪政府的实质他心知肚明。如果继续存在下去,中国多年的革命事业毁于一旦事小,亡国事大。

纠结许久,唐生明还是决定舍小家为大家。

妻子徐来得知他的想法,没有反对,只是默默地收拾行李,用行动来支持丈夫。

身为电影明星,她演了半辈子的戏,却没想到最传奇的一部会发生在现实生活里,而且马上就要开拍了。

9月,唐生明一家到达香港,与戴笠的情人张素贞汇合,并联系当时已经在香港的杜月笙进行情报交流。

了解了情况,接下来便是引敌人上钩。唐生明故意放出自己从湖南“叛逃”,要去上海享乐的消息。这自然吸引了汪伪政府的注意力,急忙致电他,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他假意推脱,诱导汪伪政府加大火力,到处放风。

眼看时机成熟,唐生智及时登报与弟弟断绝关系,怒斥其准备任职汪伪政府军委会委员的行为。

唐生明故作生气,“勉为其难”地答应汉奸李士群的邀请,顺利加入汪伪政府。

从此以后,唐生明和徐来便过上了表面寻欢作乐,实则提心吊胆的日子。

唐生明负责天天在法租界歌舞升平,降低汪伪政府的防备心,从而窃取机密。徐来负责打入太太圈,在吃喝玩乐中截取有用的只言片语。

纸包不住火,两人的卧底身份持续了两年还是让李士群发现了端倪,严刑拷打是少不了的。夫妻始终坚称自己不是卧底,没有屈服。

可李士群俨然一副要屈打成招的样子,令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今日的毫不手软,为自己日后引来了杀身之祸。

1943年9月9日,李士群因中毒在家中惨死。而前一天他正好参加了日军队长冈村中佐的家宴,凶手呼之欲出,但谁又敢去指认?

这案子看似一眼明了,实则却是唐生明精心布置的结果。聪明如他,一早就看出冈村和李士群的不对付,稍加挑拨就能引起冈村的杀心。

终日提心吊胆,又险些丧命,还诛杀了一名大汉奸,唐生明和徐来松了一口气,至少暂时他们是安全的。

唐生明夫妇的真实身份见不了光,遭受了很多人的非议与唾骂。直到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之后,蒋介石才公布了他的身份,从“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功臣。

在这期间,蒋介石对于什么时候公开真相总是含糊其辞。唐生明打听才发现,蒋介石跟日本人来往密切,令他不禁怀疑蒋介石让自己冒死当卧底的初衷,对国民党产生了极度不满。

与此同时,我党到处解放,造福人民的事迹传到唐生明耳中。再看看学长陈赓,在全国各地征战虽然危险,但做出的贡献受党和人民认可、敬重。

而自己却差点带着汉奸之名入土,唐生明越发觉得国民党不靠谱,共产党才是自己追求的那个为国为民的政权。从那以后,他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彻底变了。

1948年,唐生明联合唐生智,秘密在国民党内发起策反,引起了许多有志之士的共鸣,带走了大批国民党高层走向光明。

毛主席的学生,一直为共产党贡献的国民党

如唐生明所预料的一样,当年在汪伪政府卧底的工作是蒋介石的任务,但功劳却被共产党记住了。没有人拿他之前的身份大做文章,反而夸赞他是个卧薪尝胆的大英雄。

这给了唐生明巨大的鼓励,铆足了劲给党给人民做贡献,参加了湖南起义和平运动,掩护我党的地下活动,为家乡的解放推波助澜。

1954年,他当选国务院参事,继续发光发热。

也正是因为来了北京,他和毛主席的见面推上了日程。

1956年,在好兄弟陈赓的带领下,他在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时过境迁,毛主席的头上有了不少白发,他激动的愣在原地。

毛主席却抢先一步认出了唐生明,对着陈赓说:

“陈赓呀,他是我的学生!”

此话一出,连陈赓都愣住了,之前竟从来没听唐生明说起过。何况他和唐生明就是黄埔军校的校友,唐生明是主席的学生,自己怎会不知道?

见他疑惑,毛主席继续说道:

“这个学生呀,我太有印象了,我在湖南师范小学教书时,他是最好动的学生,连睡觉都不安稳,我给他盖了一年的被子。”

陈赓豁然,随即大笑起来。一旁的唐生明却眼含泪光,没想到过去那么久,主席还记得和自己相处的细节,那也是他童年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1919年,13岁的唐生明正是最顽皮的年纪,家人都拿这个混世魔王没办法,便对学校里的老师说:

“不听话就使劲打。”

碍于唐家在湖南的势力,谁也不敢真的下手。而刚上任的毛主席公事公办,不但要打,有时还得罚站,同时对他进行说服教育。

“受尽折磨”的唐生明被磨平了棱角,奇怪的是,他对这个老师却讨厌不起来。

虽然毛老师严厉,但是博学多才,会跟他讲许多外面的奇闻异事,也会跟他谈论有趣的文学历史,这对极少离开湖南的唐生明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每次听毛老师说故事时,他总是会想以后一定要跟着老师一起走南闯北。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奇怪,长大后的他几度走到了毛老师的敌对阵营。

对于毛主席和我党而言,这个学生其实从来没有走错路,也没有跟丢党的步伐,因为他一直在默默地为共产党提供帮助。

1927年9月秋收起义打响,当时党的基础薄弱,没有枪支弹药,靠的是“土里土气”的武器和肉身拼搏。

身为国民党中将的唐生明,从陈赓那里得知情况,豪气地大手一挥,带领着一个连前来救助,几乎承包了秋收起义期间的所有枪支弹药,为秋收起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身居高位后,他从来没有断掉和共产党人员的联系,与陈赓长年保持友好关系,多次在我党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

在国民党多年,唐生明对蒋介石的做法十分不满。

作为国民党中将,他几乎没有替蒋介石干过坏事,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没有发表诋毁我党、诋毁毛主席的话,出淤泥而不染,这点实属难得。

正是因为他无论身份如何切换,也始终追随本心,让周总理对他的人品报以绝对的信任。

即使是时局动荡的时期,面对别人对他的诸多指控,周总理没有理会,亲自下令让那些人不要克扣他的工资,最后还帮助他恢复官职。

周总理的关心和照顾,使得唐生明落下了泪水,更加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他在命运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确选择,让自己得以安度晚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陈赓介绍敌中将:这是我兄弟,毛主席反问:你知道他是我什么人吗
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中将唐生明,却被赋予重任,真是因为关系网太硬?
唐生明:与恩师毛泽东同榻而眠,娶漂亮女影星,并将其发展为特工
抗战胜利后,汪精卫7个方面军的司令官有何结局?一人病死功德林
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秘密处决,16年后妻子凭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余则成”原型,南京军统少将站长,为策反而牺牲的中共特别党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