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经典《幼学琼林》(02地舆)

2023-06-03 17:29·霜下漫步者

02 地舆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注释】

①野:界限。

②都邑(yì):上古行政区域名称和庶民的编制单位。

③宇:上下四方。

④宙:古往今来。

【译文】

黄帝依据天上的星宿划分了疆域,才开始区分王都与国都;大禹治理了泛滥的洪水之后,依照大山大川之纲,划分了九州,才奠定了国土的雏形。天地间的山川面貌不会变化;只是古时与现在对山河有不一样的叫法而已。

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郡,又曰吴皋

【注释】

①幽燕:今河北、北京及辽宁一带,战国时属燕国,唐以前属幽州,故名幽燕。金台:相传为燕昭王所筑,用以招揽天下贤才,后指燕都北京。

②建业:战国时期楚威王灭越国后,在此建金陵邑,东汉建安时期孙权改其名为建业。

③武林:浙江首府杭州,因其西有武林山,所以又称武林,后也用来指代浙江地区。越国:古国名。

④豫章:江西省会南昌,汉时为豫章郡治所,所以别名豫章。吴皋:春秋时期豫章郡之地与吴交界,所以得名。皋,岸边的高地。

【译文】

北京原本是古代燕国和幽国的领地,金台是它的别称;南京原名建业,金陵是它的别名。浙江属武林区域,原是越国的领土;江西古代属豫章郡,又叫吴皋。

福建省属闽中①,湖广地名三楚②。东鲁西鲁③,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④,乃广东广西之域。

【注释】

①闽中:郡名。秦代所设,治所在今福州市。后用以泛指福建。

②三楚: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后多用以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③鲁:古国名,周初封周公旦于鲁,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南地区。秦汉以后沿用这个称呼,称山东为东鲁,山西为西鲁。

④粤:同“越”,古族名,聚居地在今广东、广西一带。

【译文】

福建属于闽中郡,湖广又被称为“三楚”。东鲁和西鲁,是山东和山西的名称;东粤和西粤,是广东和广西的地域。

河南在华夏之中,故曰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原为秦境。四川为西蜀,云南为古滇。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

【注释】

①华夏:原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成为中国的代称。

②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

③蜀:今四川省。古为蜀地,因在中国的西方,故称西蜀。

④滇:古族名,在今中国云南省东部滇池附近地区,后用作云南省简称。

⑤蛮: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⑥黔:贵州省别称,因省内有黔灵山、黔灵河而得名。

【译文】

河南地处中国中央,所以叫中州;陕西是古长安之地,原是秦国的辖境。四川是西蜀,云南是古代的滇国。贵州省接近蛮族的地域,自古以来被称作黔地。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①;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②。

【注释】

①“东岳”六句:泰山:在山东中部,也称泰岱。华山:在陕西华阴南,北临渭河平原,又称太华山。衡山:位于湖南中部。恒山:在山西大同浑源县南。嵩山:在河南登封县北,古称外方、太室。

②“饶州”六句:鄱阳: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古称彭蠡、彭湖等。青草: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西南,和洞庭湖相连。因青草山而得名,又名巴丘湖。丹阳:丹阳湖位于安徽当涂县博望镇南部,旧称巨浸。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岳阳。太湖:大部分水域位于江苏苏州。古称震泽、具区。

【译文】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是天下著名的五座大山;饶州的鄱阳湖、岳州的青草湖、润州的丹阳湖、鄂州的洞庭湖、苏州的太湖,这是天下闻名的五个大湖。

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乃封建之誓盟。帝都曰京师,故乡曰梓里。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

【注释】

①金城汤池: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

②砺(lì)山带河: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砺,磨刀石。封建:一种分封制度,帝王把土地分赐给亲戚功臣,使其在该区域内建立邦国。

③梓里:古人在房前屋后种植桑树或梓树,后用桑梓或梓里代指故乡。

④蓬莱: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也泛指仙境。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险恶难渡的河海。

⑤方壶、员峤:都是神话中的仙山名。

【译文】

金城汤池,是说城池牢固坚不可破;砺山带河,这是汉高祖分封功臣时的誓词。帝王的都城叫作京师,家乡又叫梓里。蓬莱和弱水,只有会飞的仙人才能渡过去;方壶和员峤,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注释】

①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②河清海晏:黄河水清,沧海波平,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译文】

沧海桑田,是说人世间的事情太多变化;河清海晏,这是天下太平的预兆。

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禄。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闾

【注释】

①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后泛指水神。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

②祝融: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并作为火灾的代称。

③海眼:泉眼,泉水的流出口。古人认为井泉的水,潜流地下,与江海相通,故称。尾闾: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

【译文】

水神叫冯夷,又叫阳侯;火神叫祝融,又叫回禄。海神叫海若,海眼叫尾闾。

望人包容,曰海涵;谢人恩泽,曰河润。无系累者,曰江湖散人;负豪气者,曰湖海之士。问舍求田,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

【注释】

①海涵:人们借海水容纳百川的气量比拟人的胸怀宽阔。

②河润:恩泽及人,就像河水滋润土地。

③江湖散人:唐代诗人陆龟蒙生活闲散,毫无牵挂,人称其为“江湖散人”。

④湖海之士:本是三国时许汜(sì)对陈登的评价,后用来形容性格爽朗豪放的人。

⑤问舍求田:置屋买田。多形容只求个人小利,没有远大志向。

⑥掀天揭地:即翻天覆地。比喻声势浩大或本领高强。

【译文】

希望别人宽容,就说海涵;感谢别人的恩惠,就说河润。没有牵挂的人叫作江湖散人,具有豪迈气概的人称作湖海之士。沉湎于买田置房的人,原本就没有大志向;能够翻天覆地的人,才称得上是突出的人才。

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

【注释】

①平地风波: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或变化。

②中流砥柱: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译文】

无缘无故发生的事情,称之为平地风波;一个人坚定不移,称之为中流砥柱。

黑子弹丸①,极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②,皆言要害之区。

【注释】

①黑子:黑痣,后比喻地域狭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等,后形容如同弹丸大小的东西。

②咽喉:喉咙,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要道。右臂:人大多习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比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译文】

黑子和弹丸,说的是极小的城邑;咽喉和右臂,都是比喻重要的地方。

独力难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厦;英雄自恃,曰丸泥亦可封函关

【注释】

①一木焉能支大厦:一根木头如何能支撑起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不能维持全局。

②丸泥亦可封函关:比喻地势险要,只要用一泥丸封住函谷关就可以阻挡来犯之敌。丸泥,揉搓泥巴使成弹丸形。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译文】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维持不了局面,就说一木焉能支大厦;英雄认为自己很勇敢,就说丸泥亦可封函关。

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注释】

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比喻在这个时间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间会得到补偿。

②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功败垂成。九仞,极言其高。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译文】

做事情开头失败而最终获得成功,就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做一件事情快要成功时却终止了,就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以蠡测海,喻人之见小;精卫衔石,比人之徒劳。跋涉谓行路艰难,康庄谓道路平坦

【注释】

①以蠡测海:用贝壳做的瓢量海水,比喻以浅陋之见揣度事物。

②精卫衔石:《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女娃不慎淹死于东海,变成精卫鸟,它立志衔西山的石子填平东海,使众人不再受害。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或事,又借喻徒劳之事。

③跋涉:登山涉水,比喻旅途艰苦。

④康庄:四通八达的大道,形容宽阔平坦。

【译文】

以蠡测海,比喻人的见识极小;精卫衔石,比喻人做事白费力气。跋山涉水形容行路艰难,康庄大道是说道路平坦。

硗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得物无所用,曰如获石田;为学已大成,曰诞登道岸。淄渑之滋味可辨,泾渭之清浊当分。

【注释】

①硗:形容土地坚硬不肥沃。不毛之地:贫瘠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

②膏腴:肥沃。

③石田:有很多石子而不能耕种之地,也用来形容无用之物。

④诞登道岸:登上知识的彼岸,比喻做学问大有成就。

⑤淄渑:淄水和渑水的并称,都在今山东省。《吕氏春秋·精谕》记载:二水味道各不同,易牙曾经品尝并辨别出它们的味道。

⑥泾渭:指泾水和渭水,渭水为黄河支流,泾水为渭水支流。泾水清,渭水浊,合流时仍然清晰可辨。

【译文】

硗地叫作不毛之地,肥沃的田地叫作膏腴之田。得到一件没有用处的东西,就说如获石田;做学问已经大有成就,就说诞登道岸。淄渑二水的不同滋味可以辨别,泾水和渭水通过清浊可以分辨。

泌水乐饥,隐居不仕;东山高卧,谢职求安。圣人出则黄河清,太守廉则越石见

【注释】

①泌水乐饥:《诗经·陈风·衡门》有“泌之洋洋,可以乐饥”的句子。意思是隐居之人以喝泉水为快乐,后形容隐者自得其乐。泌水,涌出的泉水。

②东山高卧:东山在今浙江上虞西南,晋朝谢安曾隐居于此,后来比喻安然隐居。

③圣人出则黄河清:《拾遗记》记载:黄河一千年才会变清一次。古人认为黄河的水变得清澈,是圣人出现的征兆。

④太守廉则越石见:《南齐书·良政传》记载:只有当好官去观看时,越王石才会出现。刘宋时虞愿任晋安太守,清正廉洁,他顺利观赏到了越王石。

【译文】

用山间涌出的泉水充饥而感到快乐,隐士不愿出来做官;在东山过着高枕无忧的日子,谢绝朝廷给予的官位以求安宁。只有圣人出现了黄河的水才会变得清澈,只有太守清廉越王石才会显现出来。

美俗曰仁里;恶俗曰互乡。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翟回车。

【注释】

①仁里:风俗淳美的地方。里,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

②互乡:出自《论语·述而》,原意指互乡这个地方的人不讲道理,难以交流。互乡的具体位置今已不明。

③胜母:里巷名。孔子的弟子曾子以孝著称,他认为地名胜母有不孝之嫌,所以不进入这个地方。

④朝歌:商朝都城。墨子(名翟)曾在《非乐》中提出反对音乐的观点,他认为统治者不应大办音乐歌舞,沉迷于声色,所以他临近朝歌时掉转车子走了。

【译文】风俗美好的地方叫作仁里,风俗恶劣的地方叫作互乡。里巷取名胜母,曾子不肯进去;都邑叫朝歌,墨子临近此地时掉转车子走了。

击壤而歌,尧帝黎民之自得;让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费长房有缩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

【注释】

①击壤而歌:《帝王世纪》记载:帝尧时有老人敲击泥块唱歌,后用来赞颂太平盛世的景象。

②让畔而耕:《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统治下的百姓互相推让田地的边界来耕作,后用来比喻君子礼让风气的盛行。畔,田地的界限。

③费长房有缩地之方:《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能一日之间,辗转于几处相距千里的地方,所以人们认为他会缩地术。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

④鞭石:《艺文类聚》引《三齐略记》记载:秦始皇想要造一座桥渡海看日出,这个时候有一位神仙出现,驱赶岸边的石头下海为桥,他觉得石头走得太慢,就用鞭子抽打它们,石头上都是血迹。这本是作为神助的典故,后以讹传讹为秦始皇鞭打石头。

【译文】敲着泥块唱歌,这是唐尧时代百姓自得其乐的景象;互让田界来耕种,这是周文王时百姓互相谦让之风。东汉人费长房有缩地的仙术,秦始皇有鞭打石头做桥的方法。

尧有九年之水患,汤有七年之旱灾。商鞅不仁而阡陌开,夏桀无道而伊洛竭

【注释】

①尧有九年之水患:《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帝统治时期,洪水滔天,尧帝让鲧(ɡǔn)治水,耗时九年未能成功。

②汤有七年之旱灾:《帝王世纪》记载:商汤时七年大旱,太史占卜后说需要用人祭祀。商汤剪断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向上天祷告。于是天降大雨。

③商鞅不仁而阡陌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开垦相互交错的农田),奖励农耕,秦国从此富强起来。此处说其不仁是保守的看法。

④夏桀无道而伊洛竭:夏朝的亡国之君桀施行暴政,终被商汤所灭。伊洛:伊水和洛水的合称,伊水是洛水的支流。《史记·周本纪》中伯阳甫评论西周地震时说:“伊水和洛水枯竭的时候夏朝灭亡了,黄河枯竭的时候商朝灭亡了。”

【译文】

尧帝时有连续九年的洪水灾患,商汤时有一连七年的干旱灾荒。商鞅不仁厚,让百姓开垦纵横交错的田界;夏桀荒淫无道,伊水和洛水同时枯竭了。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注释】

道不拾遗:路上有别人遗失的东西却没有人据为己有,古时用以形容民风淳厚。

②海不扬波:海水平静没有波涛,比喻太平无事。

【译文】

道不拾遗,说明执政者治理有方;海不扬波,知道中国有圣人治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学琼林》讲解(三)
《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翻译
登鹳雀楼译文及注释
第一三三则
《菜根谭》金句摘抄
地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