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时
区时,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莫斯科的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悉尼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称为“区时’。而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当人们向东 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十二个时区;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依次为东一至东十二区;中时区以西为西时区,依次为西一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同时规定,各时区均以本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又称标准时;同一时区内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中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越往东时刻越早,哪里才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时区的划分,完全没有考虑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和政治疆界。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正好跨一个时区。现实当中,世界各国往往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些国家采用比理论时区快一小时的标准时,如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都位于中时区,但采用东一区的标准时。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的标准时,其中央经线和理论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7.5°,如亚洲的伊朗(东3。5区)、阿富汗(东4。5区)、印度和斯里兰卡(东5.5区)、缅甸(东6。5区),澳大利亚中部(东9。5区),太平洋中的瑙鲁(东11。5区),北美洲的纽芬兰和南美洲的苏里南(西3。5区)。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地区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如中国领土跨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亦即东八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或东经120°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还有的国家,采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既不是15的整倍数,也不是7。5的整倍数,如亚洲的尼泊尔使用的时间比东六区慢20分钟。此外,有些地处高纬度和中纬度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每年下半年要把钟表拨快一小时或半小时,称为夏令时。

  各国法定时区的现状:

  1、分区原则, 这个原则既适用于全理,也适用于幅员广大的国家,特别是经度跨度特大的国家,使一个国家的东部和西部使用不同的标准时。事实上世界各大国一般地分成几个时区。它们的标准经度一般与理论时区相同,尽管时区间的界线是大不相同的。

  2、适中原则,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各以全国的适中经度为法定时区的标准经度,并且按照适中经度的不同,决定采用正规时区或半时区。

  3、偏东原则,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无论大国或小国,其标准经度都可以从适中经度向东偏离。例如,我国和蒙古的适中经度都是105度,而标准经度都是120度,苏联按经度分成11个时区,每一个时区都采用东邻时区的标准时;按经度位置,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位于东7区,但使用的是东8区的标准经度。由于这个原因,地球上不但有东12区,而且还有东13区,却没有西12区。可以说,全世界的法定时区系统,几乎比理论时区系统向东漂移了一个时区。

  4、极区特殊原则,通常的标准时,既不同于因经度而变化的地方时,又不同于全球通用的世界时,在这方面,南北极地区存在着特殊情况。这是因为,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如果仍按经度划分时区,那么,钟点的进退将是极其频繁的,也是不胜其烦的。因此在南北极地区,人们与其使用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倒不如使用全球一致的时间。但是,在乔治岛上的各国科学考察站,在财极圈以外将近400公里,使用西4区的标准时,即与智利相同。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于是,从一个日出到下一个日出,或者从一个中午到下一个中午,这便是最初的计时单位“日”。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一天地过日子、计时间,这本是很寻常的事情。可是,当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事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功之后,却带来了日期混辞职的问题。水手们环球归来时,吃惊地发现,在航行中竟然丢夫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船上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落后一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问题就在于二者所计算的“日”的长度不一样。水手们驾船向西航行,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方向一致,每天所看到的日出或日没时间总要比头一天晚些。所以他们所计算的“日”的长度就要比岸上的长一些。这也就是说,同一段时间间隔,用不同尺度去度量,结果自然会不一样,尺度大的(船上)度量得出的结果就小些,尺度小的(岸上)度量得出的结果就大些。向东航行道理一样,不过船上的“日”的长度比岸上的要短些。日期混乱的情况还不止于引,有人以自己所在地的时间为准,推算某地的时间。当他向东和向西推算到同一地点时,其结果又刚好相差整整一天的时间。这就怪了,到底向哪个方向推出的结果才是正确的呢?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西东自转,在同一纬度上的地方东边总是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来得早些。但是东西方向是一个无限的方向,向东可以无止境的循环往复下去,而日的长度却是有限的。越往东时间越早,那么,什么地方时间最早呢?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呢?这需要人为地加以规定。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情况,向东西两个方向推算同一地点的时间,结果相差一天。更有趣的是,当你向东推算时间,绕地球一周到原来的地点时,就是第二天了,再来一周便是第三天。向西推算也可以倒退到任何一天,这岂不乱了套?于是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地球上背后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然后向西推进,绕地球一周,最后又回到日界线上结束。所以日界线两侧,钟表点相同,日期相差一日,西侧比东侧超前一日。为了避免在日界线附近的国家内同时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有三处偏离180度经线,它是一条折线。

  有了日界线,就再也不会产生日期混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考前一个月,回归基础最重要
部分地理时间的计算方法(新加入太陽高度角,正午太陽高度,黃赤交角)
高中地理计算题通关公式大全,文科生再也不用头疼了!(附习题)
【难点突破 】时区区时、日界线与黄赤交角
1.3.3地球运动(一)
自转 天体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