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鄂两凤凰

从荆州松滋到吉首凤凰,可以说就是从一座凤凰城到另一座凤凰城。

荆州无疑是最早的凤凰城,凤凰为楚人之图腾,而荆州两千多年来则是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从小到大去过许多次,可算作是是老相知了。而吉首的凤凰一次也没有去过,就像是梦中的情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还是青年时,读过由湖南文艺出版社选编的作家沈从文的散文集《大山里的人生》。现存的记忆中并不多。湘西、凤凰如何美丽、神秘,如诬蛊赶尸之类也都记不起,唯记得的是一个水手与一个妇人的爱情的,而所谓妇人不过是沿河小镇吊脚楼里的妓女而已。沈从文在其真实动人的叙事中,更多饱含的是一种人文观照。

作为散文集,《大山里的人生》自然不可能收录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

没有读《边城》和没有到湘西凤凰都是我人生的一种遗憾,都是永远没有见着的梦中情人。

年过半百之际,忽然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有些事情不必等到万事俱备,东风也俱备的情况下才去做。否则情人也许永远只会梦在中,根本不会有见到的可能。

前年,我选择穷游,骑摩托车到岳阳,登岳阳楼,看洞庭湖,了却人生一大心愿。

今年,我依然选择穷游,端午节一过就骑摩托车到湘西看凤凰古城。

去的途中,我发了几张动态图,微信好友们一声声惊叹。

文友晓胜君还即兴写了一首打油诗,最后一句是“但见翠翠倚栏杆”。我以为他跟我开玩笑,哂我去见沈从文笔下的妇人。

我想,我有那些银子就不必选择穷游了。

出游,目的与过程同样重要。

古人行游,钟情于骏马、舟楫,或轿子、滑杆等。

今人出行,钟情于飞机、高铁,或私家小车、旅游车。

摩托只为“驴友”们所钟爱。而我的摩托只是弯梁车,“驴友”是不会看不上眼的。好在我的摩托还是新的,大阳的摩托的性能也挺不错,足以担当此行重任。

从澧县到常德的“临岗路”,因为是按高速路标准建设的一级公路,我将车开到了90码,体验了一把贴地飞翔的快感。 随后基本上一直走319国道。

到了桃源县,就开始遇上雨了,而且雨越下越大。但我不能停下来,必须风雨兼程。在艰难的行程中迎来了桃花源风景区,算是意外收获,这雨淋得还算值。

进入沅陵县,雨住了。从这里开始进入湘西,开始有高山竹海、溪流石桥,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的木屋随处可见。

进入芦溪县后,开启了夜行模式,有夜月相伴,所谓日夜兼程即如是。有溪流相伴,沿途小镇镇名皆有溪字。

晚10点,夜宿吉首。

次日一个早工就到达凤凰古城。就公路边选了一家叫做边城山水的客栈先安顿下来。付费后,老板只要求我留了手机号。她告诉我说,要是昨天来就好了,可以看龙舟比赛。

果老板知道我是荆州人,来自凤凰的故乡、龙船的故乡,也许就不会这么说。

沱江的水也 你静静地流

沱江的客人 你慢慢地走

凤凰城诶 楼挨楼

凤凰的天空飘着毛毛雨

......

非常喜欢歌手谢军唱的这首《凤凰古城》的歌曲,写景与抒情都是非常的贴切。

站在南华桥上,凤凰古城尽收眼底。真正可看的就是一江碧绿的沱水,以及沿江的吊脚楼群。沱江水是没有什么污染的,是沈从文谓之的豆绿,也让我想起“澄江静如练”的那句诗来。沿江的吊脚楼群是非常壮观与宏大,一律的青砖黛瓦,多是木制或仿木制的门窗。

走进吊脚楼群,就会觉得时光倒流到某个历史或原始的深处,这里的店铺都以卖手工制品为主,白银、朱砂、牛角之类的传统用品店、以及姜糖、葛根粉、散装酒之类的传统食品店占了半壁江山,里里巷巷有挂满了红灯笼或者红伞的地方,多为的特色客栈,居住十分方便。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人的双腿,连自行车都看不到一辆,非常适合走走看看,也非常适合过慢生活,因为你想快都快不起来。

天空应景般地下起雨来。过熊希龄故居,走凤凰广场,来到沈从文故居。旁边就有书店,《边城》的书籍放在显眼地方,我拿起来一看,是正版书,便买了一本。因进入故居是要收费的,便没进去。

买书后,向东门方向走,来到一家金丝楠木工艺品店,大件的有拓荒牛、凤凰之类的木雕,小件有梳子、手串、项链、烟斗等,都很精美。店员(或是店主)是来自贵州铜仁美女,待人温婉可人,有问必答。我便多待了一会儿,买了一把梳子,可算作是来凤凰唯一撩妹的经历。

凤凰古城还是有一段古城的,不是青砖的,而是暗红条石的。据说古城扩建是在2000年吧,其规模并不大,从东门到南门也不过区区二、三百米的距离。与长达十华里的荆州古城是无法比拟的。

行走在古城中,看见雨中沱江上起了水雾,若仙河一般。雨并不影响诸多游人的兴致,人们打着伞,或行走在两岸,或在跳岩桥上留影戏水,或在雪桥上观景。雪桥是画家、作家黄永玉捐资修建的。沱江上有十三座桥,黄永玉捐资修建了四座。沱江上最美的桥,除了虹桥便是雪桥了。

来到凤凰脑补一下文学是很诗意的事情。

午饭后,在客栈里读《边城》。方知翠翠是《边城》一书中的少女,晓胜君的那首打油诗那样写也是有根据的。

累了便午睡,一直睡到下午3点过才醒来。外面的雨越来越大,正好继续将《边城》读下去。

一部《边城》,就是一部湘西古朴的风情史,全都围绕翠翠的爱情来展开。尽管翠翠与水手大老、二老的爱情与翠翠作为军人的父亲的爱情同样是一个悲剧,但并不妨碍沈从文在悲剧中展现湘西的人情美、风俗美。这个凄美的故事是符合当时的现状的,那时湘西男人的中优秀者无非是军人与水手,战争与船运的风险往往会导致优秀的湘西男人爱情有所始而不得善终。这是那个时代的创伤。

《边城》只不过是一部中篇小说,但其文学艺术成就无疑是沈从文文学作品中最高的,人们谈沈从文必谈《边城》。有文友说,因为沈从文,活了凤凰城。这样说并不无道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并非凤凰古城,而是在一个现名叫花垣的地方。可是因为沈从文是凤凰人,人们便毫无理由地把凤凰当作边城,当作旅游的目的地。这就是一个伟大作家和一部伟大作品的魅力。

华灯初上,我便开始了夜游凤凰。

去过凤凰的一位朋友曾说,凤凰古城现在都商业化了,没什么看头。这话有些道理。

比方说,凤凰古城的夜景十分的美,但稍加认真的分析一下,这在没电的古代是不可能的。再比如吊脚楼,其实沿江两岸基本都是钢筋水泥建筑,用于吊脚的树木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己。

犹其不可能的是,凤凰的夜竟有如此多酒吧。有的酒吧充满了小资情调,喝咖啡,听歌,观沱江夜色;有的酒吧则狂歌劲舞,散发着浓郁的荷尔蒙气息;有的酒吧则只有歌手在自我陶醉地唱,没有一个顾客。无论如何,这在古代根本都是不可想像的。

凤凰的夜就是一个模糊了古今界限的梦境,游人在雨天里依然乐此不疲地穿梭,说明游人喜欢的就是这种梦境。若真是回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时代,人们不一定来。

我看见了人们冒着夜雨走上沱江上的独木桥,看见了有人买下河灯点燃许愿,让其顺江而下,我还看见了水手在风雨中载客夜游沱江。

我与众多的游人在夜里擦而过,独游了田氏宗祠。方知田氏家族与凤凰的关系,他们家族是中原朝庭在湘西的代理人,自宋朝以来在此开疆拓土,督五峒司,建筑衙门和土城,始为凤凰古城雏形。而沈从文在《凤凰》一文中说,民国时才有凤凰县名。凤凰县的历史悠久,但县名历史并不长。

凤凰夜景最美的地方应非虹桥莫属,两孔彩虹气势非凡,彩虹之上又有琼楼玉宇,灯光最为熣璨,引得几个外国游人驻足徘徊,拍照留影。

次日早上,我冒雨返回。

如果说湘西凤凰古城是我的梦境的话,那荆州这座凤凰古城便是我的现实。我奔驰在湘鄂两座凤凰古城间,从现实到梦境,再从梦境回到现实。

年轻时骑自行车去到荆州去找过工作,回来时,在弥市遇上了大雨,就在路边一农家讨歇过夜,次日早上才赶回。从那时起,就感觉人生就是不断地奔走。儿子读大学是在荆州。每学期,我都要骑摩托车去看他几次。5年前,母亲是在荆州治癌症,我多次骑摩托往返荆州松滋。从小到大看《三国演义》,多次游览过荆州古城,参观过荆州博物馆,在荆州的凤凰广场留影。荆州是楚国的都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人筚路蓝褛,以启山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0岁前,我从未离开过荆州。30岁后有两年离开过荆州。那年,我从深圳返回,在荆州长江的渡口,那些用乡音奋力叫卖卤鸡蛋、花生、甘蔗的乡亲第一次让我热泪盈眶,这在以前,我是见惯不惯的。

我现在反思,我生活在荆州,身体里流淌着楚人血液,精神受着楚文化的熏陶,但我从未以是荆州人和楚人而自豪过。在外打工的日子,甚至羞于启齿自己是湖北人。

从凤凰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大山里的人生》这本书,再走马观花地温习。很轻易地找到写水手与妇人的那一篇《一个多情的水手与一个多的妇人》。年轻时在书中划下的蓝墨水的印记还在。

尽管是走马观花地温习,发现年青时并没有读懂沈从文。现在似乎懂了一些,他的骨子里是以自己是湘西人和楚人为傲的,他从凤凰一直写到常德,我这次往返凤凰的沿途的县、集镇他都写到了。沈从文认为,沅水是《楚辞》的发源地,屈原是被放逐到湘西后,才写下了辉煌的爱国诗篇。湘西人是楚人之后,沈从文在作品多处提到楚人,对大、中、末三个端秧节的表述与荆州一带的民间表述是一致的。这都说明荆州与湘西凤凰在文化、风俗等人文特征上有着共同的基因。

一部《边城》就写出了楚人正直、诚实、友爱、勇敢的性格之美,在《凤凰》一文中,沈从文特地写了楚人的游侠性格、女人诬蛊之事。对于一些女人好诬蛊,沈从文认为并不代表湘西的神秘,中肯分析其产生社会背景及生理的根源。他还赞美沅陵的妇女能够撑起整个天,讽刺到桃源嫖妓然后附庸风雅作诗的文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比之沈从文爱湘西,爱楚人,和对楚文化的自信,我于心有愧,我们每个荆州人都应心中有愧。

凤凰归来,一声叹息:荆州这座凤凰之城,大江大河大城,楚文化的中心,在近现代却没有产生如沈从文这样的文化巨匠,殊为遗憾!

凤凰归来,也唯愿湘鄂两座凤凰之城能比翼双飞!

高   成   文  学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执行主编:红   叶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       印:邓呈静

影像制作:刘红灵   曹  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石】凤凰古城纪行·沈从文和汪曾祺
游凤凰古城
湘西凤凰古城街景商铺漫拍
7月份的凤凰 那座美丽的边城
【作家专栏】耿永君|凤凰古城记
第一次感受凤凰古城的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