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雁荡疑云之发现南山

雁荡疑云之发现南山

(2017-06-16 23:07: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fd68b10102x3wh.html


雁荡疑云之发现南山

在《雁荡疑云之发现石门》一文中,我从石门的形状和周边的环境角度出发,指出灵峰景区内的堪称整个雁荡山标志性景观的合掌峰就是谢灵运诗文中屡屡描述的石门。这样也就证明了谢灵运不仅到了斤竹涧这样的外围景区,而且是深入到了雁荡山的核心。

对石门合掌峰这一新说的一个普遍的质疑就是:谢灵运在永嘉才一年,怎么可能老跑到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雁荡山游玩甚至生活?他只可能去永嘉周围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包括水陆可达的青田。

本文就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论证我的一个的猜想,即谢灵运在永嘉时也许就发现了雁荡山石门(即合掌峰)风景,但他真正在石门一带营建住所并居住,则是从永嘉辞官归隐始宁(嵊州)后的事情。

首先我要对石门这个问题再作一些深入的说明。虽然石门在浙江不是一个特别罕有的景观,但要成为真正谢灵运石门的候选者,不仅仅是要有石门的样子,或者再加上瀑布,它还必须满足我在《发现石门》一文中提到的所有条件,主要是四首石门诗和两条《游名山志》的描述。(目前以这些标准来严格考证石门的,就我查到的资料,只有合掌峰说和陡门岩说)。

但石门的相关条件还不仅于此。从谢灵运的四千字长赋《山居赋》中,我们知道石门,也许还有所谓的石门瀑布,就在南山或南山附近。而根据《游名山志》中的另一段描述,南山旁边还应有一条斤竹涧,而这个斤竹涧正是目前被广泛认为是谢灵运到过雁荡证明的那一条:谢灵运有诗《过斤竹涧越岭溪行》。

所以石门不是一个孤立可论证的对象,它地理上必须是石门/瀑布,南山,斤竹涧这一个证据链上的一环,其中南山是关键联接点,

实际上石门嵊州说在这方面是有很大的先天优势的,这是因为它牢牢地占据了左右缝源的南山,然后在始宁周围寻找石门/瀑布或斤竹涧。而要从石门找到南山再到斤竹涧,或者反过来从斤竹涧到南山再到石门,难度就大得多。

目前公认南山就在始宁(嵊州),因为《山居赋》就在那里摆着。但是这一定成立吗?

读这篇洋洋洒洒的《山居赋》,看谢灵运笔下的南北两居山居之乐。但细读之后最让我困惑的就是这南山这边的南居了。

你看,从北居到南居,去的时候仿佛很近,从江楼过去五六里山路就到达了。但谢灵运没说这江楼在哪。一般大家都把它当作曹娥江边的临江楼。

但从南居的回程却很蹊跷,先要走一个白天的山路,到晚上再坐船,靠星星指引方向,过平湖,沙洲,到了山首,后面旅程就没有了。

这是什么样的不合情理南北两居!

谢灵运又说两居“水通陆阻”,最后又意味深长地说“观风瞻云,方知厥所”。言下之意是,只有能观风瞻云的神仙,方才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地方!我隐约地感到谢公在此为当时和后世的人设下了一个谜局。

我们该如何破解这个谜局?

先看那段去南山/东山的文字,如果我们不把它的起点预定在嵊州曹娥江的江边,而是移到雁荡仙溪(仙溪水盛,堪可称江),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如果你对雁荡山的古道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就会发现谢灵运的这一路其实就是从雁北的南阁经马家岭(俗称北岭)再到谢公岭再从谢公岭入谷进灵峰的穿越路线!从方位,地形,距离,景观,无一不合。特别是最后一程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谢公岭,这真是太有意思了。由此我们又可以得知当年谢公开山的道路是从西边马家岭的岭头到东边今日谢公岭的岭头,这才是当年真正的谢公岭。正是在这谢公岭上,谢灵运窥见了他最中意的“南山”,即如今的灵峰景区及其以南到灵岩东内谷的壮丽山峦:

“南悉连岭叠鄣,青翠相接,云烟霄路,殆无倪际”。

我们再分析从南山南居到始宁北居的回程。碰巧我知道一些从乐清到台州的古道和温黄平原的古地理,所以谢灵运那段看似雾里看花的描述,实际上是从仙溪到大荆,大荆到黄岩的盘岭古道(此路是否是谢灵运所开不明,但唐即存在),然后经过古泻湖沿海岸绕一大圈,傍着古沙堤一直到椒江海门。所以大家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他那些写从南居回到北居的诗里总是一清早就出谷走山路,到傍晚才入舟走水路。

到了海门之后该怎么走回到他的嵊州始宁墅北居,现代人查查地图不难得出答案。但后面谢灵运就不写下去了。就如去程直接从仙溪开始而省略了前面大段行程。为什么他要这么做,他是不是是故意要隐瞒一些东西?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谢灵运确实不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行踪和灵鹫山一般的新居。一方面作为政治上失意的才子,他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南朝刘宋打击旧豪强,他不希望暴露私占据山泽的事实。他只写到海门为止,是因为后面的路程是属于当时的人们的已知世界。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历史上一些和谢灵运相关的事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一个是他写去“海峤”的《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诗,他为什么那么决绝地要爬过"高高入云霓"的天姥岑去一个“还期那可寻”的海边高山?其实这是他回始宁后为寻找一条通往雁荡山的通路的第一次探险之旅。

另一个事件是他率数百人在天姥山开道到临海天台被误认为山贼的事。其实他绝对不是一般认为的造势炫耀的出游,而是为在石门(雁荡山)营造新居输送人员物资并方便日后往来作准备。

也许你觉得这一切太离奇,不可思议。但历史本来就可能很精彩,而谢灵运则更是一生追求和极致,如果不传奇,不精彩,那就不是谢灵运,而他确实做到了。

界定了南山,斤竹涧之谜也就可以破解了。《游名山志》中说:“神子溪,南山与七里山分流,去斤竹涧数里”。一般我们会翻译为,神子溪在南山与七里山分流,水流流向斤竹涧有数里。这虽是译成了现代文,但颇费解,想不通一水如何与两山分流。

现在我译为:神子溪,是南山和七里山的分水(分界之水),距离斤竹涧有数里远。

与南山相界为水所分的山只有两座:一座是北边的山,已经有名字叫北山即北岭。所以七里山只能是比南山更南的那道靠海的山岭了,即东外谷的南边屏障。有趣的是,从响岭头到灵岩村差不多就是七八里的路程。

这样我们就知道神子溪就是我们熟知的碧玉溪。碧玉溪发源于百岗尖南坡流向东南,后流向东北与鸣玉溪合成白溪。从地图上看它的上游确实与另一条溪水相距数里,而那条溪正是今日的斤竹涧!

至此,石门之谜,南山之谜,斤竹涧之谜悉已解开:石门即合掌峰,南山即雁荡东内谷,斤竹涧就是今日斤竹涧。由此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谢公,不一样的雁荡,也将会读出不和以往感觉一样的谢公诗篇(我相信至少有七首谢公的诗从此要归入雁荡)。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留的谜团,那就是谢灵运在雁荡诸诗中反复提到的山阿人/美人。他/她会是谁?那必将是另一段历史传奇。


海色清澄(Femtoyang )

2017年6月16日于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雁荡疑云之发现石门
游雁荡山石门庵
徐霞客笔下的温州北雁荡三绝之灵峰
浙东行六:雁荡山看山
随康乐诗社社友,寻访始宁古迹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一百三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