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们如何提升自己——国际今日和昭明学堂家长常州内部小课(下)

前言:

本文是老师们在常州晚上小课中关于家长如何提升自己这一问题的解答,文章中提供了许多详细的例子和很接地气的实操建议,很值得推荐并仔细阅读,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1

家长不要成为孩子的天花板

因为家长本身自己就是个天花板,家长要学会无为和放手,如果家长有为就是把孩子给按住了,家长以为自己好像蛮好心的跟孩子交流引导,结果教的东西都是歪的,把孩子带沟里去了。孩子从新教育学堂老师那里得到的这个境界和格局都比家长高,家长还在那里说教半天,孩子反而会烦家长!


所以要无为、少评价孩子。特别是对老师上过的一些课程,一些案例教学,一些策论;老师有他的一套解说方式,然后家长说还有什么不完善的,需要这样补充,好像家长比老师还厉害,当家长这样做时会让孩子对老师教的东西产生疑惑;甚至当你自以为是的认为经过补充,孩子可能变得更能干,考虑问题更全面,其实背后可能是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对立的,家长自己却感觉不到,所以我们不要轻易的跟孩子做补充,去教他。


某种程度讲我们已经教不了我们的孩子,当孩子们进入到新教育学堂半年之后,好多家长其实都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普遍进入新教育学堂的孩子在新教育学堂待了几个月、半年之后,孩子成长的飞快,孩子学东西比我们大人快得多!


我们有的大人还不用心学,就算用心学,由于我们的零部件都老化了,我们的观念已经固化了,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家长最好不要擅自的去乱作为和说教我们的孩子。现在有这么好的氛围,有这么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好点的新教育学堂,学堂的老师们普遍都上过很多次山长的课程,老师们能够把山长的理念把握得更好,让孩子专心听老师的,就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人越是带着虔诚之心,他接受老师的东西就越好,接受越快,效率越高。不要有多种意见给孩子,孩子最后不知道听谁的,是该听学堂的?听老师的?还是听家长的?


再就是少关注孩子提的那些话题以外的东西,少和孩子分享生活上的事情和外面的有些事情。除非是父母做的事情很荣耀,为社会做了贡献,就如父母推广了新教育,这种事情可以跟孩子分享。除了这个之外,如父母又见到哪个姨,哪个叔,哪个社会名流,然后一起在什么酒店干了什么事情,这些都不用跟孩子讲,因为这些事情很容易让孩子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对孩子讲的一些事情和我们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家长不要轻易去评判,这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老师会对孩子们做分析评价的。内部的价值伙伴已经给孩子很多压力,家长对孩子老是评判,而且评判不一定是对的,通常是贴标签。一个标签贴上去,是很难被撕下来的,这会很打击孩子的信心的。


其实现在有一些老师对孩子的表现不能用最精准的语言去评价,很容易上纲上线,并以为自己好像能够抓住根本。老师用那种很大的词、抽象的词给孩子贴个标签,这孩子就完了。孩子身上的这个缺点一辈子都可能改不掉,永远是这个标签贴着他,然后家长得到的反馈是孩子每次都是这个缺点。孩子自己是很无力的,最好是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他的具体行为,每次都改具体的行为。具体情景下哪里做得不够好?别人为什么不接受?用什么方式别人容易接受,符合学堂的价值观?如何做才符合学堂的14字行为准则?要讲具体行为,少贴标签。

 

如果说孩子懒?不至上?天哪,这些东西太难做了,人都有惰性。至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不要动不动说不至上,贴这种标签。无论是我们学堂老师还是这个新教育家长都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这种标签很难撕掉,就是指出具体的某件事做得不够好。比如学英语,本来能够学五课但只学了三课,原因在哪里? 进行分析,然后怎么去改正?怎么请同学来提醒我?如何请老师来帮助我?多着眼于具体的问题和方法,多和孩子交流细节,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评判。评判多了,这个孩子会很绝望和失望的。


有些体制的孩子出问题,就是出在我们外在对他的期望太高,把人性看得太简单。孩子如果这块做不到心里压力就会大,很容易患抑郁症。现在体制学校抑郁症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很严重了。当我们看到孩子在不停地克服一些小的问题就是在进步。如学英语每次都比上次有提高就可以了,家长不要盲目跟别人比,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可以了。


2

怎么样提升我们家长自己?



A

家长需要无为、放下。

无为就是少做、少评判;

放下,就是对孩子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不要盲目跟别人比。


跟别人比你不容易放下,因为和别人比永远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二名就觉得自己是失败者。这就麻烦了,大家谁都找不到出路。这个说得容易但做到好难好难,因为我们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很容易问孩子“你伙伴价值排在第几?英语最好的是谁?考最高分的是谁?过关过的最前面的是谁?”家长会不自觉的问,最好就别问,只关注每周孩子自己学到多少,进步了多少?少关注他的名次。


因为有的孩子原来在体制学校就没得过前三名,不是那种智商超凡入圣的,家长现在还想找孩子排第一名,这怎么可能?人的智力是非常稳定的,不可能有大改变的,虽然把他的至上精神,就是内动力给激发出来了,但是他的这种智商是好难有大的改变的。通常你孩子在体制学校排中间的,在新教育学堂也会排在中间,家长需珍惜的是能够在新教育学堂把孩子的潜力发挥出来。虽然孩子排在最后,但是家长也需天天鼓励孩子。又学了五课,学了在体制学校半年的内容,通常体制学校半年所学的只是一点点单词和几十个句子,体制学校半年的英语,孩子们几天就能突破。突破班学生学的新概念英语,一天就学10课,而这些信息量对应的就是体制内的一本书。体制内一本书通常也就是六到十个单元的,信息量很少。这样子家长就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收获有长进,毕竟和自己比不会受打击。

 


家长不要老是横向比,横向比永远是个失败者,家长自己觉得是个失败者心态,孩子也是失败的心态,就会焦虑,就是说你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要超越别人。其实我们每个人跟别人比是有限度的,但是自己和自己比,永远具有无限成长空间,自己跟自己比,永远不会走极端。但是你跟别人比,别人也在跟你比,最终就是一个综合的,你的前世积累了多少的福德?你天生的智力怎么样?你的早期教育怎么样?你的父母给的知识怎么样?种种因缘综合在一起,最后你的孩子有现在的表现,决定了它能不能做第一名。但那太难太难了,并且比较的范围越广,第一名只有一个,伤害的就越严重,伤害人越多,所以这个方面要改变好难好难。


把心念一转自己和自己比就可以了,只有自己跟自己比才符合教育的本质,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完善,让人变得越来越厉害,让人的潜能由潜能变成现实。这种潜能变为现实是永无止境的,可以无限的挖掘下去,这就是教育本质,只负责把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包括你的精神潜能,把孩子的人格、心胸格局打开,包括能力的提升,都是无止境的,可以一直提升下去。



但是要是跟别人比、横向比,选拔的时候有价值。体制教育为了选拔最后就要考试,但是我们在新教育中,虽然也有选拔,但是当家长能够抓住这一条,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选拔的结果也就是一种顺理成章了。至于好不好? 就是不管家长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那个结果家长都得接受。


但是如果把第一名一直作为目标,就容易焦虑了,反而会妨碍孩子潜能的开发,妨碍教育本身价值的发挥。就是家长过分重视教育的比较功能、选拔功能、分层功能,它会妨碍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因为你的关注点不在自己的成长上,而是在跟别人比较上,你会患得患失,就算你得了第一名,你会怎么样?你还担心别人超过了,你把你的能量耗费在担心后有追兵,而不是放在活在当下,把眼前要学的东西专心学好,所以放下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当你做到了,你自己受益,你的孩子受益。


B

家长除了无为放下之外,

还有哪些具体措施能提升自己呢?


现在的新教育圈有很多的学习,家长首先不作为孩子的天花板,不要去干扰孩子的学习,然后我们自己成长不是说无为就算了,需要真正地提升我们自己!


现在行知学堂的家长都会跟随清一联盟每周二的学习,学习前都会自己给自己先提问,然后思考我们怎么回答,然后在群里跟贴,就相当于接受清心培训,先有一个做作业的过程,作业做完之后再听老师的点评讲课和我试着回答的作业间有多大的差距?有什么不同?另外一个学习方式是听山长的录音,现在很多人把山长的文章转化成为喜马拉雅的录音;家长还可以改写山长的博文。


如果觉得已经学的不错了,不需要学了,那就可以去做事,并且做事是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比一味的看文章、听讲提高更快,这就叫知行合一。我们很多人以为知行合一是我先知,我先听课,我先明白道理,再去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这其实是一个肤浅的最初级的知行合一或者理论结合实际。


C. 知行合一


最好的知行合一就是我们传统文化讲的,就是王阳明讲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这是最好的知行合一。在行中知,通过行才能够更接近于真理,体会才能更深。


上学期免费班的学生,回来之后有一个学校积极性很高,说这些孩子们回来之后要是回到普通班,虽然能够带动普通班把英语学好一点,但是如果这样做觉得这几个孩子本身就浪费了,很可惜。这些孩子只建立了英语优势,在那样的环境下别的方面很快就会被拉下去。那个学校校长很有责任心,想让这几个孩子将来走不一样的道路,就单独建立个实验班,这个实验班他们自己做不了的。行知就派了两个老师去,学校也派了两个老师包这个班,班主任是行知的老师。

 

我们这个实验班就是按照新教育模式运作,前两个月就集中突破英语,后面两个月就拿回体制内的教材,一门课一门课的集中起来突破,两周一门两周一门,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但这个班的家长不理解,我给这些家长讲了五次课,这些家长开始前两个月焦虑啊,天天骚扰,说老师啊!过了两个月怎么孩子还不学正规课程?孩子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啊?


我们帮他的孩子突破英语,他不领情,他看到他的孩子这两个月没学教材,慌了。两个月的教材,那个东西是个啥?我只能给他们讲课,叫你们不用慌,讲人的成长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已经有多少经验?最后保证你的孩子考试不会差的!你的孩子不用学半年,就用三五天一门课就学会了,笨的孩子可能要两个星期,聪明的孩子就两三天,把半年的一个教材,一个学科用两三天就学会,非常快。我讲了五次课,然后由于前面两个月是用新教育的模式,也有心理行为调整,还有运动,要跟家长讲应该怎么配合。我正是做了才有更切身的体会,就是这些家长的那种顽固,那种脑子不开窍,那种在我们看来多么简单的东西,对他们是多么的难以改变,多么难以接受,同时也增强了我的这种急迫感、紧迫感。


这种紧迫感是源于现有教育模式对人的破坏。比如说我们刚开始前面两个月是集中突破英语,这些家长的孩子回家就拿着视频在那看电影,家长就反馈说“老师啊!我的孩子学了两个月怎么不见他写作业啊?学英语怎么不写英语作业啊?”其实刚开始已经跟家长们讲过了,学英语是先突破口语听说,多听磨耳朵。但是当家长看到他的孩子跟原来的学习模式不一样,没有天天回来写书面的英语单词和书面的英语作业,家长就天天骚扰老师,老师不停地回答,要求程校长赶快跟这些家长上上课吧!这些家长都搞得老师快上不下去了。这些家长怀疑这样学英语到底行不行?但是一定要写作业才行的么?


所以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在他们那里是好难好难。只有当我们做了才体会得深,所以现在分享起来,我的素材太多了,因为我做的多。当你做的越多,方方面面信息反馈的越多,案例就越多,你就知道新教育推广开来是多么之难,越难越显示出它的价值之大。


所以突破班的孩子现在就算是突破了一个英语初级,他们出来之后就做小老师,养活自己,将来做个英语老师挣点钱,没问题的。上学期28个体制内的学生,在那里进行短期突破英语,他们也突破了没问题的,他们的学生普遍也有3000单词以上。这是听说词汇量3000以上,不是认读词汇量。我们过去学的叫认读词汇量,认读词汇量是虚假词汇,不能真实应用的,因为听不懂说不出,就叫虚假词汇量。真正的词汇量是听说词汇量。因为你能够听说的词汇量认读自然也就会了,但会认读不一定会听说。这就是一个高一个低,高的能够兼容低的,低的没法兼容高的。


3

短期突破的效果和

     长期分散学习的效果对比



这学期在深圳的体制学校做实验,前两个月都在突破英语,集中学英语,孩子们普遍能开口了,但是听说还是不流利,但是没办法要应付考试啊!本来说好是前三个月集中突破英语的,但是校长说不行啊,考试不好,学校就完了。结果学习了两个月,不到两个月,就从5月1号开始就拿回体制内的教材开始学习。


这些孩子花两个星期就把语文学完了,第一次语文考试,远远超过别的班;然后学数学,学数学之前,学校做了一个全测,这个全测是用什么测呢?是拿着上学期的试卷,重新做了一遍。那么上学期的试卷做一遍是个什么结果呢?这个数学分数一出来,超过大家的意外,从今日学堂免费班回来,短短补四门课补了九天的学生的数学,分数也下降,但他们下降的幅度是最少的。而另外在体制学了半年数学的学生,跟上学期期末的试卷的成绩相比,下降幅度更大。


这又一次证明,体制内学数学的方式,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无论学生用多长时间,是无效的。所以这就启发我们用集中突破的方式学习,不只是学英语不用怀疑效果,就算是学数理化,也有助于孩子建立真正的数学思维,物理思维,化学思维,形成能力,建立认知结构,为他的终身奠基,真的对他人生有帮助。就算参加考试,也会考得比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整个各科摊开来学效果要好。如果不做这事,是不会收集到这种数据,就不会体会这么深。其实通过今日的两个月突破数学的例子证明思维是核心,思维好的学生短期突破效果会更好。

今日的两个月突破数学的成果大家都看到了,是在今日学堂上学时间越久的、思维训练越好的,原来的数学基础越差的,现在突破数学越快,从起步就领先并一路领先,更不用说最后领先。这可以推出结论,推导出现有的数学教育,完全是负效,毫无用处。


本来是英语突破班上去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是四年级、五年级、甚至六年级才上去突破英语,学了一年到一年半。他们的数学基础是在体制内学了4、5年,甚至有的修了5、6年的数学,那他们多学了好几年的数学,应该是刚起步就有优势。


但是很遗憾,连起步都没有优势。这批孩子起步是统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起步的,拿着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用英文看可汗学院的视频来学数学,今日的老生从一起步就遥遥领先,一直到最后领先。而前面在普通学校内读了5、6年的数学的,从英语突破班上去的学生,数学一直在后面。看得满分的前七名,只有一个是突破班上去的,另外六个是今日老生,原来的数学基础基本上是零的。


可见我们现在教育模式下学的的数学基础,连数学都是这个状况,你们想想别的学科还有什么基础?因为数学本来是理解性的、是思维性的,学会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结果发现通过今日学堂的这种两个月突破英语、突破数学的检验,发现原来在体制内学的数学是无用处,考完了就忘了。


4

短期突破的方式

是否考完很快就会忘了?


有人就担心说这些学生短期突破了,就算你考试考的还可以,但是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今日学堂两个月突破美国9年的数学,短期突破的很快考完了就忘了,而人家全都学了半年的不容易忘记,学的是真本事,将来对他有帮助。


现在通过这个体制学校的免费班的学生回来之后的对比和这个实验班的对比,可以有把握地说,短期突破的学生不但是眼前考得不差,而且未来会考的更好。



因为这些孩子是集中学习的,孩子的思维是连贯的,孩子建立的是链条式是整体性思维,一个人学习任何东西如果建立的是连贯的、整体的、成链条的思维就不容易忘记。而我们普通学校把它分成碎片,一章一节,前后花了十几年来学,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最容易忘记的,最容易考完了就丢掉了,反而是最不科学的。


5

家长可以为新教育平台做什么?

回答:很多!


通过这些亲身的实验,发现新教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从应付考试的角度?从考完了之后,过几个月过几年的冲刺考的角度看?都是最好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人力,需要很多事情做。希望家长们如果愿意做事的,可以派很多任务给家长做。包括统计这些实验班的数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搞活动,为新教育学堂提供各种的后勤保障、学习氛围的营造、组织分享会等。


比如在组织分享会时,讲课老师什么都不用操心,只出节目。到时候只需把师生拉过来,家长们把垫子铺好、场地联系好、交通指挥和各种东西都组织好,这不是帮学堂省事了吗?就如这次在无锡和常州的分享会,老师和学生只参与了展示和演讲,整个组织工作从前期报名到场地的联系、场地的布置、垫子的铺设回收、卫生,订饭等工作全部是由家长搞定的。这种方式挺好的,大家都想为新教育做事,家长可以先把自己孩子所在学堂的后勤工作尽力搞定。


所以有好多事情可以做,我们现在好多各地的分享会,还要各个学堂的老师堂主去参与、去出力,这不是分心了?老师堂主应该去做更纯粹的,做新教育核心的东西,外围的东西由我们家长做。 就如我们家里有多的房子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新教育学堂也不在乎交通方不方便,就算在乡下,有几百平米以上的,只要有300平米以上都是很适合做学堂的。不要奢侈,只要能开饭。因为孩子帐篷一背,拿出去就能睡觉,很简单。当我们家长收集这些信息,家长就能为自己孩子所在的学堂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后备场地,我们孩子就能安心学习,所以新教育只要我们自己坚定,别人取缔得了吗?只要我们自己想要,谁都不能剥夺。


我们不能等、靠、要,什么东西都让堂主去搞定,堂主累死了。新教育由于它的价值太大,很多人看不懂。目前的管理模式是简单化管理,改变不了,因为大规模学校少,很好管。这个遍地开花,一个小地方搞出数以千计的小学校,管理就不好管了。现有管理模式就是简单化,把人当作物质产品来管理,搞几条流水线。所以我们家长只要想维护新教育,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一直接受新教育。


6

新教育孩子们的未来

我们的孩子接受新教育,到十五六岁之后,这批孩子将是新物种、新人种、新品种、新人类。


这些孩子是真正的人,不是机器,他们也是万能的,他们做什么都行。甚至他愿意去做科学家,愿意去做个零部件,这些孩子也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他想去做科学研究,想去做理工科,他才十五六岁,就已经把基础打得那么好,要是能够上一下朱云龙老师或者上山长的课程,那就更好。


无论从事文、理、研究,各方面都没问题。有的人现在担心会影响孩子将来从事理工科,做资料型研究,但家长们想想现在普通学校的学生,什么时候才考虑这个问题?也是18岁高中毕业,进大学才分专业,根本无需担心你的孩子上不了理工科。基础打好了,十七、八岁集中把数理化突破,然后孩子们想考理工科大学,国内的大学也好、国外的大学也好,去搞理工科研究,一点没耽误!


同时孩子们厚实的人文基础、很高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团队精神、身体素质,这是别的人不具有的。如果孩子们去搞自然科学研究,他们将来一定是自然科学中做得最好的、最具有领导精神的,能够成为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中的领导者,不仅科学研究能做好,这批孩子还能够在科学家中做项目的代理人,就是比尔.盖茨这种人。比尔.盖茨不仅自己的软件技术好,他更多的是有领导的气质,所以他才能把公司做好,所以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任何担心的。

而一直接受旧有教育的孩子,我们体会太深了,今天上午在无锡那边讲课,把现在学校里的课程表、教材、章节的目录,展示给家长看。其实很多家长的孩子在现有的学校一直上学,家长其实没有去认真看教材的,或者说家长看了教材也看不出教材中的问题。当把教材上很多截图照片投到屏幕上,再加上分析,孩子们只要是按照现有的教材这种方式去学习,那这些孩子注定将来就是一个奴才命,一个工具,一个零部件,它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因为现有的教材首先是分科,至少是八个学科。语、数、外、体、音、美、生活与品德,还有科学。然后还有国防教育进校园、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廉洁文化进校园等等,什么都进校园。这些要掌握的内容让孩子们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学会就行了,但现在的模式不是,我们现在的进校园都是把每一科平摊,把每一科做加法。从一年级一直要学好多年,一直平摊,平摊很多年。

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是最糟糕的,这让人碎片化,当孩子碎片化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这些孩子将来就只能做机器零部件。我们现在这种分科教学、分章教学、分解教学、无限的碎片,人将来不可能有真实的生命和生长力,就相当于我们孩子一直在栽种树叶,而不是在栽种树根,只有栽种树根才能长出完整的生命,完整的树。栽种树叶,眼前看着一片绿,很快树叶死掉了。因为整体它有生命,碎片、零部件没有生命。我们身体的手指,我们的胳膊腿一旦离开我们这个人体,它就不是我的手,它是不可能有任何价值的,只有跟人体本身连接在一起,它才有功能,它才有感知。我们现在的孩子学习,所有的学科内容全部都是跟整体割裂开来,跟真实的世界、跟生活、跟现代科技都不接轨,学的东西没有生命。

 

就如建房子,体制内的孩子从来没有以建一个高楼大厦作为我们学习的一个目标任务,而是一直以什么作为目标?捡砖头!让孩子捡砖头、捡红砖头、蓝砖头、瓷砖头、铁砖头。学文科、理科、中文、数学,就是捡砖头,孩子们无论捡多少个学科的砖头,多少个不同类型的砖头,孩子会建房子吗?


不会的。只要孩子停留在捡砖头的阶段,孩子永远不会建房子。

但是当孩子们以完整的建房子作为学习的目标,将来会不会捡砖头?这些孩子自然也会捡砖头!就是你会的我也会,你会捡砖头我也会。但是这些孩子还会进行审美设计,会结合周边的环境、甚至当地的气候、当地的文化底蕴,设计一个跟当地的周边环境很和谐,跟历史文化传统相和谐的房子,再根据这个房子所需要的功能,将来要做什么用,来设计出这个房子,这些孩子能够进行房子的从文化到技术和功能的设计,甚至中间的每个零部件,每面墙用什么材料,多大的尺寸都会做,如果让这些孩子最后去做捡砖头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很简单的事!

新教育就是干这个事,就是在建构孩子本身的生命,建构生命本身,所以在新教育中一直在建构孩子的人生目标感和要做什么样的人!树立孩子的人生目标,拓展孩子的心胸格局,让孩子和人性的放纵、逃避、懒惰、舒适、贪嗔、贪婪、抱怨等人性的弱点做斗争。


这就是在建构完整的生命,是真正的专注于我们人性本身。中间的虫子和容易腐朽的东西,中间的漏洞,我们现在清除掉修复了,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孩子们就是一个将来最完美的大厦。


所以新教育是真正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完人教育,而不是工具教育、碎片教育、枝节教育。只是栽树叶是栽不活树的,光捡砖头也是捡不出一栋大厦来的。经过对两边深刻的对比,体会分析,越来越发现如今这种碎片化的教育,工业教育的过时、落后、对人的摧残。


工业化的教育是要把人从农民转化为工人,解决流水线上缺工人,只要会简单的读写算,能够看懂说明书,守时听话,现在的这个教育对此有一定价值。可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还需要这个流水线的工人吗?工人已经被机器人代替了,不需要多少工人了,从现在尤其是大城市里面就业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是最大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城市第三产业已经超过50%,也就是服务业。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占的比重也是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超过工业和农业。多数孩子未来是要从事第三产业的,从事服务业的。从事服务业主要是跟人打交道,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自己必须是个人才会跟人打交道,自己是个机器怎么跟人打交道?可是我们现在教育还是把人培养做机器,做零部件,做工具,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孩子,普遍不会与人打交道,不会表达,不会沟通。

 


今晚讲那么多,是希望家长们受益和家庭发生改变。现在整个社会绝大部分人如果不改变,整个社会不会变的更好,我们的孩子将来会很孤单的。现在全国真正在新教育学堂接受新教育的不会超过一千人,还分散在全国。在同一个城市,通常就这么十个八个的,很少。孩子周围有共同价值观,能够相互理解的这种同龄人很少,将来他们成家怎么办?选择余地太小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十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不能等到20多岁再去想这个问题,那个时候人家孩子都20岁,改变不了人家了,所以我们现在让更多人走进新教育,某种程度上是在帮助我们的孩子,为他们增加了选择的机会,所以当我们真正去做了,最后一定是自己孩子也会受益的。


这么好的教育做起来这么简单,但是做起来又很难,所以我们家长需要提升自己的做事能力,多帮助别人,把新教育理念传播出去。


谢谢大家!




-----------------------------------

今日学堂英语/数学突破班|英语零突破

和我们一起四个月突破一门外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怪!孩子数学从小就第一!每一点都详细,在家自己教也没问题!
我知道你喜欢我呀!
數學突破班考試情況總結
新教育杭州分享会心得
多少惊世天才,最终却被我们培养成了酒囊饭袋
重磅第五弹——突破班孩子落后了多少体制各科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