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
● ● ●

一、哲学是教人幸福生活的学问

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是一种大学问,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想过用一些名字替换“哲学课”,比如“人生智慧”、“人生课堂”之类的,这些备选名字都还算比较贴合哲学“爱智慧”的内涵。但是,我最终还是决定不再尝试做这样的替换,坚定地选定“哲学”这个词。尽管这会让很多人敬而远之,但如果不直接面对这一概念,很多其他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我理解的哲学没那么高深,它其实就是爱智慧,爱智慧为的是把生活过好,因而哲学也就算得上是一种指导人们把生活过好的学问。我反复强调哲学的重要,是因为发现在哲学缺位的背景下,身边很多人都表现出了思维混乱、价值混乱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去反思和追究自己的思维和价值问题,但我们遇到的很多现实问题和多困惑实际上都与之相关。

二、身处价值混乱的时代更需要学习哲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东西方文化交融。表面上,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了包容和吸纳外来文化的传统,就像历史上对佛教文化的包容和吸纳一样。但这种包容和吸纳在本质上不过是传统的习惯思维对外来文化的自我解读,因而既难以触及外来文化的核心,也难以达成普遍的一致性结论,被解读后的外来文化实际上成了四不像。哲学和其他西方学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处境,没有办法凸显其真正的核心要义。

虽然呼吸着现代文明的空气,但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是一种平面思维、八卦思维,总是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不断地变来变去,缺少过程,缺少说明推理,总是神秘性成分多过理性成分。中国文化中的多元和西方人讲的多元其实不是一个概念,中国文化中的多元表现出的是一种杂乱无章的局面。战国时期也好,民国时期也好,这些文化多元时期,各种声音争来争去,但却很达成普遍的共识。最终只能由权力出马,独尊儒术,强制大一统。

当前的多元局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根本的思维方式还是松散的、平面的,缺少一种逻辑递进的能够理清混乱的方式。因而,尽管可以轻易的获取信息,很多人却还是不知所措。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是该圈养,还是该放养,不知道该教他理想一点,还是该教他现实一点。中国人的惯性思维就是这样,在很多问题上很难获取统一而确定的答案,讲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理想中有现实、现实中有理想,神乎其神,好像什么冲突都能摆平,实际上,一到实际应用就束手无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思维的混乱,因为缺乏逻辑,缺乏理性,所以很难做出清晰的判断。

混乱的多元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虚无,没有人依价值而行。在很多中国人的头脑中,价值是谋生手段,是遮羞布,是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对欲望的粉饰,人们甚至将其等同于赤裸裸的欲望,钱就是价值,谁有钱谁是爷,根本没有所谓精神价值的概念。庞杂而多元的文化信息并没有能够为我们提供有效的行为准则,反而让我们原本就混乱的思维陷入了更加纷乱无序的境地,我们没有办法用一种清晰的思维来判断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最终利益成为唯一的标准,对我有利我就做,对我不利我就不做。

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道理与价值的失语和失效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中国人劝架喜欢和稀泥,他说的有道理,你说的也没错,但他不应该这样,你也不应该那样,先把双方的毛捋顺,再各打五十大板,三两句含含糊糊的劝和就想息事宁人。前事究竟怎样,谁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似乎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把冲突平息下去。如果有权力介入,事情更好处理,上位者三言两语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拍肩的动作就能让双方迫于威势(要给领导面子)握手言和。道理在这些场合是缺位的,人们习惯和稀泥,习惯顺从权力的威势。

价值的失语之后是信仰的沦落,人们普遍失去了原则坚守,原则让位给了利益和权力,大家都把利益看得很重,很现实,精神成为一片荒漠。因为精神的荒芜,个人变得无所适从,思维是散的,世界也是散的,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统一的一致性答案。

三、思维的有序展开必须以真实的自我为中心

我在做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接触过很多有厌学问题的青少年(一般在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其中一些人的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到了不得不辍学的地步。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记忆力很差,在学习中,常常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很难形成有效的长时记忆。我跟他们中的一些人有过深入的交流,发现他们在与人交流时也常常不得要领,你跟他讲东,他跟你扯西,你跟他讲西,他跟你扯东。他们没办法进行归纳,很多观点都是散的,甚至矛盾的,他们意识不到更解决不了那些矛盾。

如果他们了解黑格尔的思想,就会知道矛盾冲突要在归纳之后、在上升到概念层面之后才能真正得到解决,任何低级的矛盾都需要在高级的状态中去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在于没有办法进行归纳,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思维从现实层面上升到概念层面。概念领域需要命名,需要在差异状态中归纳出统一,你没有办法归纳,就没有办法抵达概念领域,没有办法系统性地理解事物、看待问题,只能在局部当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总的来说,让孩子陷入学习困境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其他问题,而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状态。他们普遍没有自我中心,没有真实的自我状态,没有办法顺应自己的需求建构出有层次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先满足什么,后满足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次要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他们给不出自己的答案。只能等着被拖进某种状态,再不得已地被动应对,可想而知,这种应对显然是捉襟见肘的,几乎就等同于茫然无措。

四、价值优先让人更有倾向性和判断力

要想免于思维的混乱,在价值、信仰层面有确切的坚守,不至于在应对问题时不知所措,最好的选择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一种形而上的学问,它能把我们的思维带到一个高屋建瓴的层面。也就是说,哲学能在更高的层面对所有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的也好,冲突的也好)做出一以贯之的解释。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不断进行层次化的归纳,由此通向“一”的、统一的状态。比如,我们对多种植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把其中的一部分称为木本植物,把另一部分称为草本植物。在木本植物中,又按照类比,做出落叶乔木、长青植物的划分。在这种不断归纳和划分的过程中,我们对树这个概念有了系统的认知。了解了树的概念,再把这个概念对应到每一棵树,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能一目了然。这种清晰的认知状态对应了思维的有序,是我们应该努力达成的理想状态。但目前我们很多人还处在平面思维水平,没有办法从纷乱复杂的问题中提取出规律性的内容。

以家庭教育为例。现在很多父母都在学正面管教,学萨提亚,哪里有课都要去听一听。父母有学习意识,这是好事。问题是,很多父母的学习指停留在技术学习层面,对深一层的原理少有探究,这就让这种学习失去了根本性的意义。我不是说这些课程不值得一学,而是说,我们不能只学最表面的内容。这些课程都有深厚的西方哲学背景,有清晰的思维解构和内在逻辑,有其统一性,有其归纳,也有其分析,更有从特殊到普遍的规律呈现、从普遍到特殊的差异(个性)呈现。也就是说,课程的背后是有不变的公理规律做支撑的,所有的定理和技术层面的内容都是由此推导而来的。公理推定理,定理套现实,然后再去核定具体的问题应该怎么应对,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如果不能完整地把握这一过程,我们就没办法进行归纳,而归纳上的无能会让我们变得没有主见。

有主见就是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平面、松散、混乱的思维状态中,人是没有办法在现实中进行有效判断的,只能是应急式地、被动地应对,今天应对这个问题,明天应对那个问题,没有办法主动地从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对事情进行有效评估。因此,我们会看到,社会中小聪明的人很多,处理具体某件事的时候很有手段,但大智慧却没有,一遇到大事就漏洞百出,无法做出有效判断,完全应付不过来。他们缺乏一以贯之的准则,因而无法从全局对一盘棋进行周密的考量。

要想达到从全局对一盘棋进行周密考量的眼界,必须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进行反复的梳理。在《哲学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法国有一位很有名的足球教练,他带领的球队所向披靡,非常厉害。在接受采访时,他向媒体介绍了自己的训练理念。他说,自己每次实战都会系统地分析己方和对方的打法,不断地从细节到整体,再从整体到细节,反复分析,反复梳理。这个过程有助于规律的总结,而这些规律往往对后来的比赛有着极为关键的指导意义,能够从整体视角推进细节操作的积极改进。这位教练呈现的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能力,对事情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哲学思维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否则,只能被动应付,甚至手足无措。

五、果断的行为是清晰思考的结果

哲学并不神秘,但却很重要,它能引领我们通往清晰的思维状态。有人可能会不以为然,觉得内部世界无所谓清晰不清晰,关键是要能正确地看待事物。如果我们光顾及内部世界的逻辑性、持续性、清晰度,在看待外部世界时岂不是会失去客观性,会歪曲外部世界的现实。八卦式的范式确实会造成对外部世界的歪曲,但逻辑推理是另外一回事。逻辑推理并不是脱离外部实现的,逻辑推理过程是——从特殊的个别(比如,孔子就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上升到抽象(比如,人类这个整体性的存在所具有的普遍特性,类似“人都是会死的”),再从抽象的普遍性层面(人都是会死的)下降到特殊个别(孔子也会死)——的反复梳理和循环,是在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的来回穿梭,是对分析和归纳的来回应用,这个过程实际上伴随着真实性的不断呈现,既能获得对外部世界的规律的认知,又能澄清内在,使内部世界达到同样的清晰状态,从而有效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判断直接影响我们的行动,判断力受挫,行动力就会被削弱,判断力提升了,行动力也会随之给力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其实就是一门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指导性意见的学问,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将更加清楚地知道应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上去生活。清晰的目标性的生活离不开有效的判断,判断是倾向的表现,我认为这是好的、是对的,我就做这样的选择。人是动机动物,他需要依赖有倾向性的判断决定自己该如何行动,如果无法做出有效判断,他就会陷入困顿和迷茫的境地,无法采取果断的行动。因而,有倾向性的判断对人而言非常重要,只有在有效判断的前提下,我们才能选定人生的道路,否则,即便眼前有万万条路,也都毫无意义。就人的存在而言,最重要的是选定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而不是面对无数条路却无从下脚,不知道怎么走。

就其本质来看,判断本身就是哲学思维的过程。哲学思维强调逻辑准则,展现的是逻辑秩序下怎么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对事物进行认知,怎么通过合理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得到真相或者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矛盾被逻辑的排中律消解,人的思维越来越清晰,这有利于我们做出判断,也有利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尽管这种单一倾向的过程在很多人看来限制了人对世界的认知,但我们不得不做这样的选择,这是逻辑的必然导向,我们的存在是且只能是限制性的存在,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走了这条路就不能走那条路,做了这个选择就不能做那个选择。这是人的存在现实,是人与全能之神的不同。每一个个体都是有限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事物的研究也是有限的,关注一个方面的研究在其他方面就不精通。有人说,人类社会是一个地球村,人类有一个地球脑。这种过于乐观的说法忽略了人的局限,人类是一个个有局限性的个体的集合,地球脑根本不可能存在。实际上,正是因为这种局限的存在,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上才能轻而易举地胜过人类。尽管如此,人类的意向性本质让他拥有计算机没有的个性化特征、创造性能力,而计算机只能在人类设定好的程序框架内进行演算,不能像人一样产生突破性思维,这就使得人的局限变成了优势。

六、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

人的存在局限决定了个人认知的局限,没有哪个个人的认知可以代表人类这个群体的知识的顶峰。即便某一领域的资深专家,也只能说相比其他个体而言,在他所钻研的领域更有所得。即便个体的认知可以综合、可以相加,也达不到更高的思维水平。这是人的必然局限。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面对着一个庞大的世界,以至于总是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无能为力,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世界是由一个个单一的个体组成的,没有哪一个个体绝对地超越另一个个体,你只能看到世界的一角,他也只能看到世界的一角,你只精通有限的领域,他也只精通有限的领域。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本质上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竞争,只能是个人对个人的竞争,不可能是个人与某种个体总和的竞争。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代表人类运动技能最高水平的不是不同运动员的技能总和,而是某个冠军选手的技能水平,他的水平就代表了人类在某项运动技能上的限定性状态。其他的假想都不现实,不可能把几个人的能力相加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七、哲学会触发人的自律需求

人的思维也具有同样的限定性特征。正因为这样,有些人认为,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就会进入瓶颈状态,无法再有更多的进步。有人会问,这种思维的限定性是不是意味着人对世界的理解具有某种缺陷性。完全有可能。但人的思维只能这样去认知世界,当然人在认知过程中的反身性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弥补这一缺陷。比如,人的思维有严重的二元化倾向,常常会陷入非黑即白的认知陷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只能待在这个陷阱中,他会进行反思,会试图超越。人的自我反思让人得以进入更高的整合性的思维状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整合性的思维离不开具有单一倾向的逻辑基础。离开这一基础,人的思维就会陷入混乱。中国人之所以无法确立具体的道理依据,形成不了原则意识,正是因为在思维上缺乏逻辑基础,没有自我限定。哲学会教给我们思维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触发人的自律需求。

哲学鼓励人思考,培养哲学意识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思考。我们不妨对自己的存在做一番思考。问问自己,眼下有什么困惑,这些困惑是由什么引起的。先提出问题,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再试着对自己的答案做进一步的评估,看看自己的回答是否足够深入足够细致。接着继续问自己,我的判断力水平怎样,我能不能够有效地对自己看到的问题进行判断,能不能依据判断果断采取行动让自己避免陷入混乱。只有首先对自我有足够的思考,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对世界的认知,我们才能慢慢地确定思维的逻辑倾向。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不自由,干嘛还要给自己那么多规定,如果学哲学是为了给自己多一些规定,还不如不学。有些规定不是我们想摆脱就能摆脱的,我们需要这些规定,人就是这样的物种,他必须在这样的规定性状态中进行思维才能保持内在的清晰。无视规定就意味着混乱,意味着不得不面对精神失序的危机。也就是说,你必须有所取舍,必须做出判断,选定自己的角度、方向和立场。

八、精神层面的追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有人说,我以利益为中心,怎么选对我有利我就怎么选。我不以为利益是一个好的标准,它并不能让你避开任何陷阱,你的路会走得弯弯曲曲,看起来你在做直线运动,心无旁骛直奔目标,但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利益最大化。首先,你内在缺乏坚定性,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眼界不够长远。其次,利益准则无法触发精神层面的价值体验。这就意味着你的精神境界不会很高,因而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格局也不会很高。再者,你的统一性不够,对问题的理解很混乱,缺乏系统性的视野,因而总是让即时的利益迷住眼睛,看不到更长远的发展。

作为一个人,我们的思维必须有鲜明的角度,只有当我们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切入世界、观察世界、与世界互动时,我们才能把世界看清楚,也才能把自己看清楚。虽然这个角度就像手电筒打出的光束一样,只能照亮一方狭长的天地,但恰恰就是那小小的一方狭长天地构成了对我们个人独具意义的真实。我们由此深入世界,也由此深入自我,并在这种不断深入的过程中确立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达成最大化的自我实现。而这样的状态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训练,有意识地沿着哲学的角度磨练自己的认知。不妨就从阅读一些入门级的哲学通识读物(英国作家蒂莫西·威廉森的《哲学是怎样炼成的》就不错)、听一些基础的哲学课程开始,推动思维的转变。

德菲尔神庙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很有名的一句话。哲学的最终意义其实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在修习哲学的路上我们将越来越接近自己,越来越了解自己,哲学给我们的是一本有关人的说明书,它是一门有关人、有关生活的学问。在接下来的哲学课上,我不会讲太多深奥的道理,我会围绕我们的生活、我们日常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比如家庭教育、人际交往、自我成长等)展开对相关哲学话题的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被人说表达混乱、没逻辑,怎么办?
人的逻辑天花板该如何打破
志华:最高等级的认知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底层逻辑
足以改变你一生的认知结构图解:信息结构、社会结构、自我解构
!idea与“象”——论直观和超越的兼容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雌雄同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