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周如晋赵姓始昌

造父的后代在周朝为卿士.他的第六代孙奄父曾驾车跟随周宣王参加讨伐姜戎的千亩(在今山西介休南)之战.在周军大败之际,救护宣王脱险。由于周幽王昏庸,诸候离心,朝政混乱。奄父之子叔带率部分宗族,投奔周朝同姓国晋国.在晋文侯下为卿士.谁知这次外迁,竟是赵姓发展史上的一次转机,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并且昌盛壮大,最后竟由赵姓子孙在原晋国裂地封侯称王,享国近200年。

叔带的第五代孙赵夙在晋献公时开始显贵。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赵夙为将,率军灭掉霖国,霍公出奔到齐国.后来晋国大干早.卜笼结果说是“东太山的鬼神在作怪”.晋献公就派赵夙到齐国召回霍君.复其国,并使之敬奉霍太山祭祀,晋国才再度丰收。晋献公就把耿(今山西河津东南)封踢给赵夙,赵姓在晋国有了第一块封地.赵夙之子赵衰在晋文公时执掌国政,受封于原.赵衰之子赵盾接替其任晋国正卿,辅佐晋襄公、灵公、成公、景公,独揽朝政十几年。晋成公时,踢予赵姓为公族大夫.世世代代为晋国公卿。赵盾死后.其子赵朔虽不为正卿.但任下军将军.仍是肾国索要卿士,并娶成公的姐姐为妻。晋景公时.晋国将上、中、下三军扩充为六军,六军统帅中赵姓就占了三个.即赵穿、赵括、赵旗.赵盾一家连同其庶兄赵同、赵括、赵要齐和赵盾的同宗兄弟赵穿等在晋国不但显贵,而且形成人口众多的大族。

 

晋景公时,赵氏遭到一场横祸,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连同他们家族全部被杀.但在晋乎公十二年(公元前546年),赵朔的遗腹子赵武(文子)接任晋国的正卿.赵氏势力复振。赵武的孙子赵软(简子)任正卿执政时,联合魏、韩、范、中行、智五家,消灭了晋国的旧公族祁氏、羊舌氏,将他们的封邑划为10个县.各派自己族中人为县大夫,来管辖这些地区,六卿把持了晋国大权。后六卿内部因争权夺利发生矛盾,范氏和中行氏联合郑、齐、鲁、卫等诸侯,一起反对赵秧。赵轶联合韩、魏两姓大夫.在铁地(今河南浪阳西北)打败范氏、中行氏及诸侯联军.并将范氏、中行氏逐出晋国。铁地大捷,不但巩固、提高了赵较的地位,而且扩充了赵氏的封邑。赵较名义上是晋的正卿,实际上专搜晋国的政权,禄秩封邑与诸侯等齐.可以说,赵轶时赵国已初具雏形.赵较的儿子赵毋邮(襄子)继位后.与智、魏、韩瓜分了原先范氏、中行氏的封地。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姓消灭了劲敌钾伯,一起分割了智氏封地.晋国的政权实际控制在赵、韩和魏三家公卿手中,晋国的大部分+.地也归他们所有,在原晋国的土地上.实际出现了三个国家即赵、魏、韩.赵襄子准备传位于其兄伯鲁的儿子代成君,可惜代成君先死,赵襄子立代成君子赵院为太子。赵院嗣位,史称献子.将都城自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迁到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赵献子死后.子赵籍继位。

 

赵籍于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自称诸侯,并追尊献子为献侯.派城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南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朝鉴于既成事实,不得不追认赵籍和魏斯、韩虔为诸侯,赵国和韩国、魏国正式成为诸侯国,从此可参加诸侯会盟。赵籍时用牛畜、荀欣、徐越三位贤士进行改革,政权逐渐像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国都迁往邯郸(今属河北),与魏武侯、韩哀侯灭掉晋国,把晋国国君仅有的一点封地也瓜分完毕。

 

赵国建立之时,正当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占领土地,控制人口和掠夺财富,彼此间进行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它们之间时而戏剧般地结盟,时而兵戎相见,在战国政治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活生生的话剧.位居天下之中,军事实力颇为强盛的赵国自然不能置之度外,身不由己地卷入战争的漩涡中.战国初年.赵国与韩、魏在三家分晋的基础上结成联盟,魏国势力强盛,赵、韩两国跟随魏国曾大败楚、齐、秦等国。但魏国在夺取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为称霸中原的大国后,大有恢复晋国统一局面的野心,赵国为自身安全考虑,曾与韩国出兵攻打魏国,三国联盟自此破裂.为对付魏国.赵国曾与齐国结成联盟。

 

赵武灵王时,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又对周边游牧民族用兵.扩充了祖界,国力大增。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与秦国杭衡的国家。赵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287年),赵国与齐、燕、韩、魏五国军队向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将以前侵占的赵国领上归还。秦昭王采用尽相范唯的建议.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大举向赵、魏、韩进攻.赵国为了抑制秦国的进攻,与秦国进行了几次空前的大战。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90年),赵国名将赵奢在阔与击败秦军,析时延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但秦国的军事实力毕竟强大.其东进吞并邻国的既定目标并未为之改变.赵孝成王四年至六年(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之间进行了先秦时期最大、也是最残酷的一次战争—长平之战。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撤换主将廉颇,改用长于空谈而无实际作战经验的赵奢子赵括为将。赵括一反廉颇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向秦军大举进攻,被秦将白起用迁回战术.将赵军四十余万人全部消灭.赵举国震动,埋下亡国的祸根。秦国挟胜利余威.包围邯郸,企图一举灭赵.赵国开展外交努力,向楚、魏两国求援,后由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窃得兵符.发兵攻案.才解除邯郸之田。但赵国从此一撅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此后几十年,赵国不断割地纳币向秦国求和,并与楚、韩、齐、魏、燕保持松散的联盟,以对抗强秦.才得以苟延残喘。

 

秦王赢政亲政后,调整了对付山东六国的战略和策略,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之机,派大将王翦领兵攻赵。赵将李牧的军队勇挂秦军,使王翦无法得手。后来王蔺买通赵王迁的宠臣邪开.让他进谗言,使赵王迁撤换并杀死赵军主将李牧,引起赵军内部上下相疑,战斗力涣散。王翦乘机击败赵军并包围了邯郸.赵王迁只得出降,献出赵国地图、府库、宝截.邯郸被攻破后.赵公子熹率领赵国部分宗室大臣数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在宗室和大臣的拥戴下,称代王。代王嘉六年(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贵的军队在俘获燕王喜后,又进攻代郡,将代王嘉虏至秦国国都咸阳.赵国最后灭亡。

 

赵国的11位国君是:赵烈侯籍、烈侯弟武公、烈侯子敬侯奄、敬侯子成侯种、成侯子肃侯语、肃侯子武灵王雍、武灵王子惠文王何、惠文王何子孝成王丹、孝成王子悼襄王偃、悼襄王子赵王迁、赵王迁兄代王嘉,赵国存在了187年,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烙印。如脱颖而出、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等成语,将相和的故事等,都来自赵国。以上内容由起名之家搜集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年表及战国七雄年表
战国七雄列传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4春秋战国魏国各代国君
【中国古代史】:战国历史简述
战国七雄
简单连贯的中国史(第3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