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气吞万里如虎到烽火扬州路,刘裕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刘裕,是南朝最杰出的帝王,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在东晋末年开始掌握大权,领导了第三次北伐运动,消灭了后秦、南燕等国,收复了关中和山东半岛。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对其赞美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北伐后,形势一片大好,如果继续北伐,那么就有可能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的统一。但是在如此大好局面之下,刘裕的北伐为何戛然而止了呢?

一,北伐,野心家的冒险

东晋时期,先后出现了三次北伐的高潮,分别是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和刘裕北伐,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都未能完成统一北方的重任。除了祖逖北伐之外,其他的两次北伐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统一北方,而是为了通过北伐提高自己的声誉,以便将晋室取而代之

东晋十六国
刘裕的事情,也必须从桓温说起。东晋是一个偏安王朝,其统治中心在江东的温柔怀抱之中。江东和北方有长江天堑,似乎比长城更加难以逾越。北方民族想要攻破江东,必须先攻破荆州,然后顺流而下。因此东晋就必须在长江上游布置重兵,这也就导致荆州的将领尾大不掉。东晋最早坐镇荆州的是王敦,他曾发动“王敦之乱”,后来又有陶侃、庾亮、庾翼等,他们都有“不臣之心”。
桓温坐镇荆州后,也一度准备顺流而下,取代东晋。但鉴于自己的威望不够,桓温决定发动北伐战争,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桓温的北伐取得了成就,他收复了洛阳,一度攻入关中,但是他也不会将太多的兵力陷于北伐战争泥潭,毕竟他的目的是为了称帝。桓温末年的确控制了东晋朝政,但由于自己年龄太大,以至于还未称帝就去世了。


桓温去世后,桓氏继续掌握长江上游的兵权。为了对抗荆州方面的力量,东晋在扬州一带新建立一支北府兵。不过让人头疼的是,这支北府兵竟然和桓玄勾结。403年,桓玄顺利攻入建康,桓玄称帝,改国号为“楚”。实际上东晋在这时候就已经灭亡了。桓玄称帝后,为了解除北府兵的威胁,大量撤销、杀害北府兵中的上级将领,提拔其下层寒门子弟,刘裕、刘毅等寒门庶族就在这时候开始崭露头角。

二,刘裕掌权,走上了桓温的老路

刘裕,是原籍徐州彭城人,其家族是北方士族。不过刘裕的父亲早亡,其家庭就沦为了寒门。刘裕早年曾砍柴于镇江、躬耕于丹徒,“樵渔山泽”。北府兵组建后,刘裕参军,成为了孙无终府司马,后来成为北府军首领刘牢之府的参军。东晋末年,随着刘牢之一起镇压浙东起义,被升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桓玄清除北府兵中的高级将领后,刘裕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他一方面取得桓玄的信任,另一方积极争取北府兵其他将领的支持,密谋推翻桓玄。404年,刘裕起兵,很快就攻入建康,消灭了桓玄势力。刘裕成功后,又重新迎回白痴的东晋皇帝司马德宗,自己则掌握实权。
对于大权在握的刘裕来说称帝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刘毅也想通过北伐来提高自己的声望,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到来了。408年,南燕乘东晋内乱不断进攻淮河一带,并将许多居民俘虏而去,卖为奴婢。409年,刘裕带领大军北伐,到第二年攻破广固城,生擒其国王慕容超,南燕灭亡。经过了这一次北伐,刘裕的功绩就足以和祖逖、桓温抗衡了。


但是刘裕无法进一步扩大北伐的成果,因为后方不稳定。正当刘裕灭南燕之时,孙恩的残余势力在卢循、徐道覆的带领下,在交州发动起义,起义军分两路北上,攻陷了江西、湖南大片地方,直逼建康。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刘裕赶紧班师回朝。411年,刘裕消灭了卢循起义军,暂时稳定了南方的局势。
东晋末年以来的孙恩—卢循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起义军攻陷了江东许多地区,将王、谢等世家大族的庄园洗劫一空,加速了士族的衰落和寒门的崛起。卢循起义后,刘裕对士族大开杀戒,如太原王愉、陈郡谢混、高平郗僧施等均被刘裕杀害。刘裕为首的北府兵的统治就更加稳固了。从412年到413年,刘裕又杀害了北府兵中的竞争对手刘毅、诸葛长民等,距离称帝也就一步之遥了。


在内部问题解决之后,刘裕又开始对外出兵,继续提高自己的声望。刘裕首先讨伐的是益州的谯纵。405年,益州谯纵乘东晋衰乱之际,据有巴蜀称王,臣服于后秦。412年末,,刘裕命大将朱龄石率2万大军进攻益州,第二年7年,成都被攻破,益州收复。
收复巴蜀后,刘裕就开始接触荆州的武装。当时的荆州刺史司马休“颇得江汉人心”,成为了司马氏的中流砥柱。刘裕讨伐是司马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铲除司马家族的势力,为自己称帝做好准备。415年,刘裕下令讨伐司马休,司马休兵败,投奔后秦。后秦就派遣军队不断侵扰荆州一带,刘裕也就开始进行第二次北伐。此时的后秦已经进入了末期,内部的宗室斗争十分激烈,外部有北魏、大夏的威胁。416年,刘裕出兵北伐。417年,刘裕灭后秦,收复了长安、洛阳。


经过这一次北伐,刘裕所能够控制的疆域达到了东晋和南朝的顶峰。此时的刘裕距离统一中原仅有一步之遥。但是刘裕却未能在进一步。

三,刘裕称帝,南北朝对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刘裕出兵北伐时,北方的居民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第一次北伐时,“河北居民荷戈负粮至者,日有数千”;第二次北伐时遇到了补给问题,河南一带的百姓就捐献粮草,“百姓竞送义粟”。刘裕收复关中后,陇右流民希望他出兵凉州。但此时,刘裕留在建康的代掌枢要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死,为了政权落入他人之手,刘裕只在关中停留了两个月返回了江东。

南朝初期的局势
刘裕返回江东后,由王猛之孙王镇恶和沈田子镇守关中。当时关中百姓思念王猛,由王镇恶镇守关中,是很得人心的。但是沈田子嫉妒王镇恶的功劳,两人产生了不和。418年,大夏的赫连勃勃乘刘裕撤离之际进攻关中,王镇恶和沈田子联合抵御。就在不久,沈田子就轻信谣言而杀害了王镇恶,导致了军心涣散。当年,赫连勃勃攻破了长安,整个关中地区收复不到17个月就陷落了。
关中虽然失去了,但是已经无法阻碍刘裕称帝了。刘裕在东归江东后,就成为了宋王。420年,也就是关中沦陷后的第二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为宋,南朝正式开始。刘裕只当了3年的皇帝,到422年就病死了。此后刘宋内部陷入内乱,最终刘义隆上台,开创了著名的“元嘉之治”,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唯一的盛世。


但是在宋朝开辟元嘉之治的时候,北方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前秦灭亡时,鲜卑族的拓跋珪重建了代国,于386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在后来的几十年,北魏南征北战,不断强大起义。396年,北魏灭后燕,基本占据了中原大地。422年,刘裕去世,拓跋嗣就乘机进攻刘裕收复的河南一带,但是未能成功,双方出现了拉锯。423年,一代雄主拓跋焘继位,他让刘宋收复北方的希望彻底破灭。他上台后,于431年灭大夏、432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于是整个北方地区宣告统一。

拓跋焘
这个时期,整个天下变成了拓跋焘和刘义隆的对抗。在元嘉年间,刘义隆曾经在430年、450年和452年发动了三次北伐战争,其目的都是为了收复河南一带的土地,但是都遭到了失败,尤其是尤其第二次北伐,损失惨重。450年,刘义隆全面北伐,但是遭到了全面的失败,随后拓跋焘带领60万大军南征,江淮一带经济遭遇到了严重的破坏,《宋书》记载:“自江准至于清济,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百不ー焉。村井空荒,无复鸣鸡吠犬。”辛弃疾写到:“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50年元嘉北伐和拓跋焘南征都说明了南北方的势力总体达到了平衡,双方被无法征服对方。于是,南北方出现了长达140年的对峙割据。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刘裕之所以未能统一北方,其中原的原因是南方内部的矛盾过于尖锐。南方虽然名义上属于一个王朝,但是皇权受到世家大族的抑制,加上荆州和扬州的对峙,使得东晋名义上为一朝,实际上是两大势力对抗。而东晋的北伐都是为了提高声誉,为内斗提供必要的资本。因此,刘裕的北伐本来就没有想到一统中原那么远。在刘裕称帝后,北魏也统一了北方,南朝也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朝、祖逖、桓温、刘裕三次北伐为什么没有成功?
中国历史上十大规模浩大的北伐战争(上篇)
南北朝第一才子: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时人莫及
历史上“五胡乱华”如此凶残,是谁结束了五胡乱华?你怎么看?
作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是否真的有实力一统天下?
450年,70岁的丞相崔浩被处死,押送刑场途中,“数十人溲其头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