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桓简史:盘踞东北几百年,曾为大汉保卫边疆,最终去哪里了?

乌桓,是东胡系民族之一。秦汉之交,匈奴攻破东胡,东胡自此瓦解。东胡的余部东迁,其中东迁到鲜卑山的自号“鲜卑”,东迁乌桓山的自号“乌桓”。根据考古发现得知,鲜卑山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而乌桓山则应该是大兴安岭的南段。乌桓与汉朝接壤,因此和汉朝的关系较为密切。而鲜卑早期和汉朝则没有什么联系。

一,乌桓的形成和第一次内迁

乌桓退守西辽河之后,虽然势力不如东胡强盛,但是社会却得到了进步。首先,西辽河流域古代是水草丰美之地,这里适合游牧民族休养生息。乌桓人的畜牧业比较发达,马牛羊的数量众多。其次,乌桓在汉代已经进入到了铁器时代,而之前的东胡尚处于青铜时代。

另外,乌桓人在汉代还学会了农耕。1956年,考古学者在辽宁西丰乌桓墓葬出土数万件文物,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箭镞、铁马衔(马勒)等兵器,除此还有一些铁撄、铁斧、铁锛、铁锄等农具。不过,农耕经济在乌桓社会中并不是主导地位,其粮食还主要依赖于中原,史称“米常仰中国”。

战国北方民族分布

由于社会得到了发展,乌桓在汉代的人口得到了增加,部落规模也迅速扩大了。

乌桓在汉代尚处于部落联盟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家庭经济和私有制,但是还未完全进入阶级社会。乌桓的部落联盟首领为“大人”,是由各部落选举产生,不能世袭。乌桓分为诸多“部”,每一落管辖几百个到上千个邑落。部的首领为大人,邑落的首领为小帅。乌桓人没有姓氏,人们以出色的“大人”之名为姓。

西汉时期,匈奴强盛,乌桓常常遭匈奴奴役,并向匈奴提供兵源、赋税。史载“乌框自为冒顿所破,众遂孤弱,常臣服匈奴,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而汉朝为了对付匈奴,也急需要联合匈奴的仇敌,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其目的就是联合大月氏以段匈奴右臂。与此同时,汉武帝也积极联络乌桓,以断匈奴左臂。

西汉东北民族分布图

为了防止乌桓倒向匈奴,汉武帝将大量的乌桓人内迁,安置在了东北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并设置护乌桓校尉来管理、监督乌桓。汉武帝的此政策,形成了乌桓的第一次内迁高潮。

在昭宣年间,匈奴进一步衰落,乌桓的威胁减轻,于是变得反复无常,甚至侵犯汉边。前78年,乌桓侵边,被击败。不久,匈奴派遣3000骑兵侵扰五原,乌桓则趁机挖匈奴单于的祖坟,匈奴壶衍提单于大怒,立即调集2万骑兵进攻乌桓。接着汉朝将领范明又带领军队北征匈奴,匈奴退去。范明友没有追上,就带领军队攻入乌桓,乌桓再遭打击,被斩杀6000多级,损失惨重。

前75年,乌桓再次寇边,又被范明友击退。乌桓接连遭到打击,只能选择同时臣服于汉朝和匈奴,并向匈奴缴纳皮布税。此后的50年,乌桓和西汉保持了和平状态,边界安定。

二,汉夷失和到乌桓的第二次内迁

西汉末年,王莽在民族政策上失误,导致西域、匈奴、高句丽等民族都反汉。当时王莽要求乌桓停止向匈奴纳税,乌桓以“奉天子诏条,不当予匈奴税”为借口,拒绝向匈奴交税。匈奴乌珠留单于于是统兵进攻乌桓,俘虏1000多乌桓人,让乌桓“持马畜、皮布来赎”。乌桓只能缴纳赎资,然而匈奴收下赎资后又不归还人口。

乌桓的活动范围

王莽得知后,要求匈奴归还人口。而匈奴则调集军队(包括乌桓人)准备进攻内陆,王莽也调兵准备反击匈奴。为了防止乌桓逃亡,王莽又扣押了乌桓士兵的妻子,乌桓不从,于是大量流亡,而王莽则下令杀乌桓人质。经过这一番操作,乌桓和王莽就结下了仇恨。随后乌桓归顺于匈奴,联兵匈奴不断寇边。不久,鲜卑崛起,乌桓又联合鲜卑寇边,导致“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睡萧条,无复人迹”。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曾派遣马援北伐乌桓,但是却被乌桓击败,无功而返。46年,匈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鲜卑乌桓趁机西征,匈奴不敌,北退数千里,导致漠南空虚。经过这次打击,匈奴分裂为了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于东汉。

48年,鲜卑侵犯辽东,结果遭遇惨败。东汉也顺势拉拢鲜卑和乌桓,第二年,鲜卑、乌桓派遣使者访问东汉,东汉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册封和犒赏。其中乌桓有81位首领被封为了王侯。同时,光武帝也大量将乌桓人内迁到边塞诸郡,并重设护乌桓校尉来管控。经过光武帝的经营,乌桓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终光武之世,乌桓保塞无事。

此后的明帝、章帝、和帝时期,乌桓多次跟随汉军北伐,为东汉反击北匈奴、鲜卑立下了赫赫战功。如73年,汉军北伐,乌桓骑兵追击北匈奴深入了漠北;94年,北匈奴十五部反叛,汉军北伐,护乌桓校尉也带领乌桓军参与;105年,貊人反,东汉发东北四郡乌桓兵征讨。当然,乌桓之中也有部分反叛的,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东汉护乌桓校尉墓壁画

东汉中后期,鲜卑统一漠北,对东汉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乌桓则为东汉防御鲜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一位叫做扶漱官的乌桓人,“勇健,每与鲜单战,辄陷敌”。117年,鲜卑侵犯辽西,乌桓出兵参与反击战,大破鲜卑兵。122年,度人羌反叛,乌桓参与征讨,击败了羌人;127年,鲜卑寇边,乌桓随从出征,击败鲜卑,此后的131年、132年,乌桓又两次击败鲜卑。

东汉还从乌桓之中选出一部分骑兵组成了“突骑”,是东汉骑兵之中的精锐。当时幽州各郡都组建了3000—5000人的突骑兵,其中以渔阳和上谷的突骑最为有名,东汉名将吴汉曾说“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突骑在东汉初期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秀说“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耶”。东汉末年的蔡邕对突骑进行考察后,评价道“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驽,为天下精兵,国家瞻仗,四方有事,军帅奋攻,未尝不辨于二州也。”

三,乌桓的第三次内迁和融入汉族

东汉后期,国家衰落,而乌桓则变得强盛起来。灵帝时期,乌桓的人口已经发展到历史顶峰,如上谷乌桓大人难楼之部有9000多邑落,辽西乌祖大人丘力居之部有5000多邑落,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有1000多邑落,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有众800多邑落,他们都自称王。其中辽西乌桓最强,是幽州乌桓的盟主。

西汉幽州

184年,东汉爆发了黄巾起义,随之而来的就是军阀混战。割据东北一带的军阀就想征乌桓为兵,如车骑将军张祖曾征幽州突骑三千以讨伐韩遂。乌桓多次被征伐作战,心中早有怨言,所谓“乌桓数被征发,死亡略尽,今不堪命,皆思作乱。”不久,张纯、张举反汉,他们和辽西乌桓大人结盟,于是幽州遭到了洗劫。

189年,幽州牧刘虞遣使到辽西乌桓,给辽西乌桓讲明利害,于是乌桓大人丘力居降附,张举、张纯之乱也很快被平定了。在刘虞的治理下,原本残破的幽州“民悦年登”,青州和徐州的大量百姓也到此避难。但是公孙瓒和刘虞政见不合,刘虞主张怀柔乌桓,而公孙瓒则认为“胡夷难獬,当因不宾而讨之”。

汉末割据地图

193年,公孙瓒杀刘虞,他不恤百姓,多害衣冠善士,导致众叛亲离。乌桓人怀念刘虞,于是也联合刘虞的残余势力、袁绍等进攻公孙瓒。199年,公孙瓒战败,被袁绍斩杀。袁绍灭公孙瓒后,对乌桓采取怀柔政策,封诸位乌桓王为单于,并将乌桓军队纳入到自己的统帅中,乌桓“始有干夫长、百夫长以相统领”。

官渡之战后,袁绍势力逐渐被消灭,而乌桓人依然支持袁氏,于是曹操发动了北伐乌桓的战争。这次战争进行得比较顺利,乌桓基本被曹操征服。此后,曹操将乌桓南迁到了中原地区,其从乌桓之中选出了精锐骑兵,从此跟随曹操东征西讨,“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而被曹操内迁的这些乌桓人,很快就融入到中原汉族之中了。

当然,曹操内迁的乌桓只是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之乌桓,是乌桓最强大的部分。其他郡的乌桓还居住在北方诸郡,后来被称为“杂胡”,他们时叛时降,成为了东北边疆的不稳定因素。到了西晋时期,这些乌桓在五胡内迁的大潮中浑水摸鱼,导致北方形势更加复杂,不过由于他们力量弱小,终究只能依附于新兴的鲜卑,并最终消失在历史上。

乌桓的最终消失是在北魏时期。北魏建立后,要求境内的各族拆散部落组织,全部纳入到国家的户籍管理体制之中。在这样的政策下,乌桓等民族也就失去了独立性,逐渐成为了普通的户籍人口了。而北魏又大规模推行了汉化政策,这使得大量的游牧民族都融入到了汉族之中,其中乌桓也如此。当然,乌桓并非完全融入到了汉族,许多游牧于辽西的乌桓最终在南北朝融入到了契丹族之中。

结语

一部民族史,如同一条长长的河流。河流源头、有支流、有主干,也有分叉,民族的历史也同样如此。我们把汉族比作黄河,那么北方的许多游牧民族就如同黄河的支流,最终汇入了黄河,流向大海。而漳河、淮河、济水等河流和黄河若即若离,有时候合流,有时候分流,正恰如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中华文明就是一条大河,在浩浩荡荡中,发展壮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
匈奴为何会如此的猖獗?东汉又是怎样整治匈奴的?
乌桓部族的兴衰始末——乌桓(乌丸)
东北历史(4):从东北跑出来的乌桓族,为啥如今没有了?
简述游牧民族(三):乌桓
中国历代民族问题盘点——乌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