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么?|和成功有关的秘密宝库
There is a fire in the heart of everybody, passing people only see the smoke.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Vincent van Gogh 文森特·梵高
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么?
实习生Yuki对本文亦有贡献
在后台留言中,不少人为自己的“内向”而苦恼,其中很多人问如何才能变得更“外向”一些,有的人则为自己在社交场合的格格不入感到困惑和挫败感,并将其归为“我太内向了”。
的确,这个世界看起来是由外向者主导的。我们总觉得,一些似乎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特点,比如“灵活”、“口才好”、“会交际”都是属于外向者的。
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不仅对公司CEO的统计显示,有大量内向者正占据领导地位,明星Lady Gaga、Emma Watson也都被评估为内向型人格。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分析关于内向者的迷思和事实。
你是不是内向者?
其实,人群中有很多人看起来是外向者,实际上确是内向者。先来对比以下20项,看看你是不是连自己都没发觉,自己是一个隐藏的内向者?
1. 你总觉得闲聊太麻烦。无意义的谈话可能有点令你焦虑,甚至觉得很假。
2. 你参加聚会,但不是为了社交。你不乐于结识新人,而是喜欢和熟人聊聊天。
3. 在人群中,你总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
4. 人际关系也让你觉得有些虚伪。
5. 你很喜欢进行哲学性的对话,喜欢深度思考导向的书籍和电影。
6. 你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7. 不工作的日子里,你也不会觉得无聊或心慌。
8. 在私下的聚会里交际,比在500人的场地里演讲更令你紧张。
9. 在地铁上,你喜欢坐在长凳的边缘,而不是中间。
10. 当在人群中呆了太久,说了太多的话,你会感到非常疲惫,需要用独处来给自己“充电”。
11. 你喜欢专注于一件事,而不是尝试做每件事。
12. 不爱接电话或使用视频、语音,更偏爱文字短信。有时会因为不愿中断某件事而不接朋友的电话,但事后(做好准备时)会拨回去。
13. 总能注意到他人不曾注意的细节。
14. 即便你还只有十几岁、二十岁,也经常被身边人评价说很“老派”。
15. 在喧闹的音乐现场,你并不觉得很high。
16. 你喜欢从大局出发考虑事情。
17. 曾有人劝你,“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
18. 你喜欢写作。
19. 你会为工作、生活、社交设定明确的分界线。
20. 你血压较低。(这是真的,2006年的一项日本的研究证明,内向者的平均血压水平低于外向者。)
如果以上大部分都符合你的日常,你可能是个内向者(主创已跪碎膝盖……)。
究竟什么是内/外向?
关于内/外向,首先它是一个人格特征。
很少有一个人格特征能够这样,受到如此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随后,这一概念逐渐为大众所知和运用。他认为,这两种特质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因此他们更活泼健谈,喜爱社交,待在一大群人中间;内向的人能量指向内部,因此他们对内心世界更感兴趣,更安静,喜欢独处,喜欢阅读、写作,自省和思考。
外向型
内向型
倾向于对外部世界的客体作出反应
倾向于在内部世界里沉思
积极活动
偏好内省
经验先于理解
理解先于行动
从外界获得心理能量
从精神世界获得心理能量
采用尝试–错误的工作方式
采用持久稳固的工作方式
偏好新异刺激
偏好静态的外部环境
▲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对内/外向的描述
随后研究者发现,在生理层面,内/外向的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生俱来,早在婴儿时期就已显现,并会在一生中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难以被真正改变。
内向者对刺激更为敏感。当置身于刺激中,内向者感受到的唤醒更为迅速和强烈,这可以解读为什么内向者会更倾向于独处,因为他们更容易被刺激干扰而分心。
外向者唤醒水平更低,更容易无聊,所以才会向外寻求更多刺激。
曾有研究表明,当处于高水平刺激时,内向型的人成绩较差;听轻柔的噪音刺激时,外向型的人成绩较差。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一定完全符合其中一种,很正常。因为几乎没有人是完全内向或者外向的,只能说有的人更偏外向,或者更偏内向,以及某一方面更极端一些或者二者更平均一些。上世纪40年代,第三种性格——中间性格(Ambivet)被提了出来。具有中间性格的人兼有外向和内向的特质,但二者都不占主导,他们在慷慨陈词和认真聆听之间的切换更加轻松自如,情绪方面也更有适应性。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组织心理学教授Adam的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是中间性格,另外三分之一是明显的外向者或内向者。
关于内向者的迷思
对于内向者,常见的有8个误解:
1. 内向=社交焦虑/害羞
有些被视为“内向者问题”的现象,可能实际指向的是“社交焦虑”或“缺乏社交技巧”。但内向与社交焦虑不是一回事。
社交焦虑是指参与社会交往时感到焦虑、紧张,同时伴有较高的生理唤醒水平(出汗、发抖、口吃)的状态。社交焦虑者之中的很多人,内心是渴求与他人接触的,只是对外部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的过分关注和担忧,对犯错误的恐惧和尴尬,阻挡了他们与人交往。(回复128给公号,查看社交焦虑相关文章)
与之相比,内向的人并不害怕社交活动,不参与活动其实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多数情况下,独处让他们感觉很舒适。
2. 内向的人自卑
他们中很多人的内心都是坚定而强大的。
3. 内向者不善言辞,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内向者并不是喜爱沉默,也不是讨厌与人打交道。他们只是不喜欢无意义的闲聊。比起一大群人出去high,内向者更适合并擅长于一对一的谈话或和少数几个人的交流,并偏爱有内容和深度的谈话。
另外,很有趣的一个研究表示,以口才谋生的人(比如主持人、相声演员、演说家)中,内向者的比例反而很高。对他们来说,说话是一项能够很好地驾驭的工作,他们可以自如地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在舞台上表演,但可能在私下里却不喜欢在一大群人中进行社交性质的聊天。
简单说来,内向者的寡言、独处等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而是“不想”。
4. 内向者不如外向者那么快乐。
外向者总被认为是乐观、精力充沛的。内向者可能会因为沉默而被贴上“不合群”、“高冷”的标签;需要在家里独处休息的内向者总是被朋友劝出门“放松一下”;内向的孩子虽然自己并没有什么不适,却可能会被忧心忡忡的父母强行要求“变得活泼些”,等等。而这些经历可能更容易带来困惑和自我否定。
但人格特质其实与快乐无关。内向者并不是不快乐,他们只是喜欢享受另一种类型的快乐,比如沉浸在无人打扰的平静中,读一本书。
5. 内向者的情感不够丰富。
虽然他们的表情、言谈、举止不是那么夸张,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内心没有丰富的感情。内向者往往善于控制、内化自己的感情表露。
6. 内向者缺乏幽默感。
就像很多内向者是天生的演说家一样,他们当中也有许多人是幽默大师。虽然他们施展幽默的方式可能是冷静、克制的,并且通常是在小范围的朋友聚会上,但也许他们更能够触及幽默的核心。
7. 内向者不爱与外界接触。
这一点大错特错。虽然他们不喜欢一些在自己看来是无意义的社交场合,但却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乐于结识新的人,去新的地方,接触新鲜事物。
8. 内向的人不适合做领导者。
事实上,在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中都有内向者的身影,只是旁人可能看不出他们是内向的人。
内向者非常适合做领导,因为选择自主性更强的、有独处机会的工作,可能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在领导者岗位上的内向者是更好的倾听者,往往更能捕捉被他人忽略的细节、更擅长收集信息、激励员工,也善于思考抽象的蓝图,对于决策更慎重。特别是,他们往往能够在管理团队中的外向者时很有自己的一套。
我是内向者,需要改变吗?
如前文所述,内向者并非缺乏与人交际的能力。反而,他们有着一些外向者不具备的特质,如果没有内向者,世界上可能会少很多工程师、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和作家。先想好再说,可能会让你的表达更为审慎和准确;三思而后行,可能会让你避开惹麻烦的代价;爱好深入思考和善于自省,可以让你能够专注于对问题的探索和自我提升。
而在被提及最多的社交方面,其实内向者更重视朋友质量而非数量,加上擅长深入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他们可以成为忠实、亲密、会带来启发的朋友。
因此,尽管我们常常听到有父母说,孩子性格内向,需要改变,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内向者往往是不能被改变的。如前文所述,内/外向的性格类型与生俱来。而且,内向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它只是与外向相对应的另一种特质倾向。
世界是多样的,人也是复杂而独特的,对人的划分与描述只是为了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而并不意味着这些分类有“好”和“不好”之分。在人格心理学家试图用于描述人的模型中,内向-外向仅仅是其中一个维度,而即便只是在这个维度上,差异也仅仅意味着差异本身。
如果你是内向者,也不需要为无法融入人群而困扰,因为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你的确可以将生活和工作分开,在私人生活中更多地在人数较少的熟识小圈子里,将会见地点选在安静或熟悉的场合,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谈话。
最后,祝每个人都能活得更像自己。
References:
DeNeve,K.M(1999).Happy as an extraverted calm?The role of personality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8,141-144.
Larsen.R.J.,&Ketelaar,T.(1989).Extraversion,neurotic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od induction procedures.Personalis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0,1221-1228.
Amirkhan,J.H.,Risinger,R.T.,&Swickert,R.T.(1995).Extraversion:A“hidden”personality factor in cop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63,189-212.
Hozawa, A., Ohkubo, T., Obara, T., Metoki, H., Kikuya, M., Asayama, K., ... & Imai, Y. (2006). Introversion associated with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screening blood pressure and hom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the Ohasama study.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4(11), 2183-21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常常忍不住想取悦他人:自我消耗是压垮内向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学:关于内向者的9个事实,你真的了解他们吗?
这个世界,还要误解内向者多久?
内向者最大的痛苦并不是不会说话
内向非缺陷:如何安静发挥影响力,获得不输外向型的幸福成就自由
内向的你,自带光芒,风光无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