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教九流”到底是哪些?

我们都经常听到“三教九流”这个词,那么“三教九流”具体指的是哪些呢?

最早时,汉儒曾将“夏尚武,段尚敬,周尚文”称作三教、其意为三种社会教化的风气。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兴起。至三国时期、“三教”逐渐固定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形成的九个学术流派,分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和商驶为代表的法家、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横家、以邹行为代表的阴阳家、以邓析为代表的名家、以日不事为代表的杂家和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

同时,人们也习惯将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为三数九流”。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口头上又将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分为“九流”、根据高低贵贱又具体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三个等级。因上、中、下九流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风俗的变化有所变化,故不止一个版本。而随若时间的推移,三教九流逐渐贬义化,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不是很体面的行当的人。

民间九流排序

民间在口头上形成对各个行业归类的“九流”说法之后,其版本一度产生变化、目前流传下来的至少有四个版本。其一为:以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为上九流;以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为中九流;以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为下九流。

在另外三个版本的九流排序中,上九流和中九流的内容均变化不大,而下九流的変化比较大。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巫、吹手、戏子、卖糖、搓背等职业均曾被列入下九流。可以看出,虽然名义上上、中、下九流内部各职业间也存在先后之别,但其非突出重点,“九流”的重点在于强调上、中、下九流之间的横向比较。

其中,上九流主要是指帝王、官员、商人、地主等有权有钱阶层:中九流则主要是读书人、宗教人士、医生、风水先生、画师、书法家等技术含量较高或高雅一些的职业;而下九流除了固定地包括盗贼、娟妓、吹手等职业外,其他各种比较简单的服务性行业都经常随着时代变化而入选。因此可以推测,所谓上、中、下九流其着力点并不在于推崇上、中九流,而在于强调下九流职业的低贱。可以想见,各个时代的下九流的从业人员往往遭到人们的歧视、也便难怪“三教九流”从一个中性词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贬义意味的词了。

另外,元代时,曾经在九流的基础上形成过简单化的“十流”的说法,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娟、九儒、十丐。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缺少“以儒治国”的中原社会传统观念。自金亡北方科举停办、直至元代中业复科,科举取士制度在元朝统治时期废弃达八十年之久,儒生仕进无途、社会地位恶化。儒生居“十流”之末也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说的“三教九流”都指哪些职业?现在很多人都搞错了!
中国古代“三教九流十家”到底指的是哪些人?
中国古代有下九流之说,那九流指的是哪些呢?
老话说的“下九流”指的是哪些行业,如今怎么样,可能颠覆想象
这是一张民国时期青楼女子的营业证书,当时是需要进行相应登记的
古代“下九流”、“中九流”、“上九流”,分别都是代表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