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抱朴守拙,最稳健的进取之道

《菜根谭》有云:“抱朴守拙,涉世之道。”对于一个涉世浅显的人来讲,那他沾染的不良习惯也较少;一个人的阅历世事一旦加深,那城府也随着加深,所以君子与其处事圆滑,不若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对此,老子亦有论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朴”是没有加工的原木,“素”是没有染色的生丝,“见素抱朴”便是让人像璞玉一样,永远保持朴实的本性,摒弃复杂的心念,回归最原始的本真。

抱朴守拙,看似不进取,实则以退为进,是最稳健的进取之道。

心中有道,抱朴守拙

“抱朴”,就是要抱住这个初心,抵御外界险恶的遭遇。人的初心就像混沌一样,本来不受外界干扰,天真朴素,纯粹天然。“抱朴”是本源,是一以贯之的道;“守拙”是方法,是屡试不爽的术。

“抱朴守拙”不等于“抱残守缺”。前者,是心中有道,曲线取之;后者,是毫不反思,因循守旧。守拙,是拙在说话、行事与为人。

说话要守拙,即是要讷言。讷言不是不说话,而是少说话。将要说的话,如果没有把握是对的,最好不要说。

身处一个喧嚣的时代,即使不想说话,很多时候也不得不说话。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定力。沉默寡言,看似是“拙”,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喜欢锋芒毕露的人,但是缺少明明有锋芒,却又能够收放得体,敛藏适度,懂得守拙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慨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抱朴守拙,是中庸儒学的处世态度,有时候也是虚心进取的一种姿态。

胡适晚年曾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他们总能够恰到好处把握住出头的时机,既不会让自己“木秀于林”,又留心观察着大局,必要的时候,总能够精确分析局势变化,关键时刻当仁不让。不高人一等,不颐指气使,自然能够得到身边人的欢迎。

守拙藏晖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它是一种处世智慧,更是一种尊重他人的道德素养,你有锋芒,但不要刺伤别人。

包容的智慧:以和为贵,宽容大度

在生活中,某些时候,我们也难免会不理智、不冷静,头脑一热冲到了最前面,结果却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学会守拙,就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思考你即将奋不顾身去争风头的事情,究竟值不值得,性价比有多高。

守拙是一份暂时将自己置身事外的智慧,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清事态,避免盲目出击,做出丑陋又肤浅的行为。

修身的智慧:达观生活,知足常乐

守“拙”还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应变策略。懂得守拙的人,能够正确分析自己身边的局势,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规避风险,谋求最好的生存和发展。

胡适曾以“藏晖”为室名,藏晖与守拙有些异曲同工的味道。他在给胡光信中说道:“老兄是绝顶聪明人,总未免锋芒太露,未免得罪人。这是聪明人很难避免的灾祸。”

“聪明人”往往是被人们羡慕最多也是攻讦最多的。聪明很难,由聪明到糊涂更难。隐藏锋芒,藏拙其外,有时候是一种避免灾祸,求生存的大智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某些不利处境中,守拙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

守拙还是一种难得糊涂的境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从古至今,从现实里到故事里都没少过。《红楼梦》中,最聪明、最机巧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人生要有笨拙的功夫,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才以拙长,事以拙兴,抱朴若拙,低调进取,臻至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守拙,做人的最高境界
精明人VS聪明人VS明白人
逆向思维:做人聪明不是精明,朴实无华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装傻”
守拙
具备4种“锋芒”的人,往往是真正的聪明人,人生也会越来越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