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国荣:指向语言体验的阅读教学

指向言语体验的阅读教学

徐国荣

基于文选型教材的语文教学不是教课文,而是要把课文看作“例子”,教学生体会课文如何规范、个性化地运用语言文字,发现其规律,体悟其秘妙,丰富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与品质。发现、体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和秘妙的过程,就是“言语体验”的过程。言语典范之作所内隐的言语知识,只有附着于学生真切的“言语体验”,才能像种子一样植入学生言语图式,转化为言语能力。以“言语体验”为核心价值取向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儿童习得活的语文知识、能力,更有利于儿童言语思维方式的重建,能对儿童终身的阅读习惯和价值取向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概念:言语体验

1

李海林先生在《言语教学论》中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语学习活动不是反应,也不是理解,而应该是一个“体验”过程。其体验的主要对象是“由内容存在转化而来的形式存在”,即文本的言语形式。朱光潜先生《谈文学》一文中有一段话:“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先生的文学阅读喜好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注意文章的内容;第二阶段留心语文是否“精致妥帖”的阅读体验,我称之为“言语体验”。

对关系:“内容体验”和“言语体验”

2

“言语体验”与“内容体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阅读教学中寻求的体验,大多局限于“内容体验”。大致有三类:

1. 形象体验。还原言语中的形象,获得美感、情感、道德的体验。

2. 情感体验。从生活中情感的原始积累出发,面对课文中的事、人或物,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获得高于生活的情感体验。

3. 意趣体验。指向文章的主题意蕴,作用于学生的理智,产生“悦志悦神”的成长体验。

以上三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绝对分割。

“言语体验”按体验对象来划分,即言语形式的类别,可粗略分为四类:

1. 字词体验。体验关键字词用得是否精确妥帖、意蕴丰富、妙趣生动等。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有一句:“法布尔难过极了……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其中“放”字看似普通,实则恰当地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挚爱。

2. 句式体验。专注突破常规的语序、恰如其分的语气、新鲜恰当的修辞、匠心独运的标点等新鲜形式,体验其表达功效。《珍珠鸟》一课中有一句:“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极短的句子,一个逗号故意制造停顿,改变了句子的语音节奏,传神地表现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呵护——宁愿在那里猜,也不忍心撩开绿蔓看个究竟。

3. 语段体验。品味经典语段中生动细致的描写、精致典范的结构等,体验其表达功效。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开篇三个自然段,“两棵树——两棵树——两棵樟树”,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引发读者兴趣,又为后文借物喻人作好铺垫。

4. 篇章体验。也可称为“文体体验”,就文章选材、结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体验其谋篇的特点和功效。如《詹天佑》一文,从无数感人事件中精选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事件,突出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杰出贡献。这样精当的选材,能给学生如何写人带来深刻启示。

偏重“内容体验”的阅读教学,往往过多通过文本言语形式以外的路径来放大文本内容的人文因素,以求“感动”学生,或媒体刺激,或教师煽情,或情境表演,或想象补白等,忽视言语内容与作者苦心经营的言语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对言语形式是否“精确妥帖”的探寻玩味;教学评价上也往往满足于学生“被感动”,学生感动了,流泪了,却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没有多少印象,理解感受处于潜意识状态。强调“言语体验”,并非要全盘否定“内容体验”。事实上,这样的“内容体验”方式会在一篇又一篇的课文阅读中得到强化,会在学生心底逐渐积淀成一种阅读心理习惯,使学生在今后阅读中只要触及文本内容的某个感应点,就会唤醒生活积累,获得言语内容的深层理解。从“内容体验”和言语能力的关系来看,“内容体验”的积淀能使言语能力的形成成为可能,给言语能力的生长贮存丰厚而强大的能量。“内容体验”式阅读的缺憾,使人文熏陶成为显性目标,言语能力成长则沦为隐性目标,阅读教学效益自然难逃“高耗低效”。指向“言语体验”的教学更关注“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侧重对“言语形式”的特点及表现力的发现和感悟。它不仅有利于言语体验积淀成能力,还能让学生树立言语形式优劣的意识,改变学生阅读思维方式,养成敏于言语鉴赏的阅读习惯。从“内容体验”走向“言语体验”,是阅读教学学科本体的回归。

“内容体验”与“言语体验”不能机械分割。从静态阅读成果看,“言语体验”包含“内容体验”,不存在脱离“内容体验”的“言语体验”。从“阅读目的”和“阅读教学目的”的关系来看,“内容体验”是文本“原生价值”的审美实现,“言语体验”是文本成为课文后衍生出来的课程价值。“内容体验”是“言语体验”的基础,“内容体验”越是丰富、深刻,“言语体验”就越丰富、深刻;反过来,对“言语形式”的深度玩味,又能进一步丰富提升“内容体验”。从语文体验的发展层次看,学生从“内容体验”回溯到言语形式,聚焦“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内容体验”就提升到了“言语体验”的层面。能否生成“言语体验”是一般性阅读和语文学科阅读的分水岭。

一个心理机制:“言语体验”的积淀生成能力

3

语文知识学习经历一次“言语体验”是不可能立马转化成言语能力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积淀、转化的过程。以“字词体验”教学为例,刚刚停用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到六年级八册教材中,有关“浸润、沐浴、荡漾、泛起、浮上、漾出”等用于抒发感情的词语出现了八次之多,隐藏着一个“言语体验”链。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并体验“浸”一词使用的精妙妥帖,初次映射到学生已有的心理图示上,其感受必定是肤浅、模糊、不稳定、不灵活的。四年级《桂花雨》中,学生又一次对“浸”的用法进行“言语体验”,三年级“浸”字的语用体验又一次被激活,被验证,使前一次心理映射的结构得到强化。以此类推,即使忽略课外类似的“言语体验”经历,到六年级,学生仅仅在课堂里就已经历八次历史性的积淀。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映射,使学生的语文心理图示在同化、顺应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带有个体独特性的言语心理反应模式。这种模式对外部言语世界时刻处于一种迎接和准备状态,一旦触及某个感应点,就会自动启动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之间的转化机制:出现相似相近的言语形式,学生就会迅速进入言语的深层结构获得深层意义;同样,脑海里闪现一点表达意向,相应的言语形式也会很快被提取出来,并在具体语境中实现创造性优化,使语意表达更加清晰丰富,形式更具表现力。这种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双向转化的潜在力量就是言语能力。或许,学生看到妈妈笑了,就会写出“妈妈脸上泛(漾)出甜蜜的微笑”;读到别人写成“妈妈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就会觉得“露”字用得平淡无味。或许,学生看着妈妈微笑,心里高兴,就会写出“我沉浸在妈妈的微笑中”了;看到别人写“我看到妈妈的微笑,心里很高兴”,就会感到意蕴不足而频频摇头。

三个基本角度:文体、结构与特色

4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解读文本形式秘妙有三个基本角度:

1. 立足文体特点。入选小学教材的课文文体丰富,不仅有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有小说、散文、说明文、诗歌、童话和剧本等。不同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文体风格,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作家写作不同文体的文章,运用的主要就是具体的文体思维。教师开发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内容,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表达思路,甚至是谋篇布局、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如散文教学,重在读“我”,发现藏在文本中的情思变化,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

2. 聚焦结构特点。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最大不同是口语表达随意性大,往往不具有结构性。教师要有清晰的结构意识,深入破解作者布局谋篇的秘妙,方能发掘出本体性教学内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三次写爬山虎,描写的角度有着微妙的变化,前后形成了情感递进的结构,需要引导学生深度体味。

3. 关注特色词句。特色词句是指课文中那些形式新颖、表达效果独特又与文体风格和谐一致的言语形式,而不是传统理解中的“中心词”“中心句”“好词佳句”。这些词句的表现手法,是这个文本相对于其他文本所特有的,或者是学生阅读经历中从未关注过的。这种有价值的言语形式,可能是一个标点符号的超常规用法,也可能是一个词语的匠心运用,还可能是一个修辞巧妙的句子或句群。教师要凭借敏锐的专业目光,精准地发现它们,并转化成教学内容。如上文提到的《珍珠鸟》中的“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需要指出的是,将这些独特的言语形式转化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落脚点除了言语内容的体会感悟,更要注重言语形式表现技巧及其表达效果的品味体验。

三个基本方法:比较、迁移和唤醒

5

“言语体验”教学力求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彰显语文本真,用最朴素的方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拒绝各种花哨形式的诱惑,排除“泛语文”和“非语文”等现象的干扰。基本方法有三:

1. 比较。课文言语精确妥帖处,往往会被一读就懂的言语内容所遮蔽。帮助学生揭开其面纱,发现相似中的微妙不同,激活学生言语体验需要,就成为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挑战。王尚荣先生说:阅读教学学习课文言语的精确妥帖,“比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与课文比较的言语材料有多种来源,除了鲁迅先生所说的“作家原作的未定稿”外,还有外文作品的不同汉译版本、自编相似的语料等。事实上,“自编相似的语料”最经济实用,小到改变一个标点、一个词语,大到变换文章的结构、文体等。“自编相似语料”并不是简单地将精妙的文本语料改成“蹩脚”的语料,其合宜的标准就是切合学生现有的言语水平和习惯。同样的言语内容,眼下学生会用怎样的言语形式表达,与课文的典范表达相比差距在哪里,这样接地气的比较阅读,更容易帮助学生生成真切的言语体验。《安塞腰鼓》中有这样一处描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将它改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学生从形式和语意上比较,从语音节奏上比较,就会发现课文的文本表达更具独特的表现力:句子的节奏、声韵与腰鼓表演的火热氛围高度和谐统一,语言和舞姿融为一体。

言语形式的比较,可以是相似主题不同作品的文本比较,如朱自清的《匆匆》和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这两篇文章材料选择、表现手法和行文风格截然不同,但是表达效果同样令人折服;还可以是改写版课文与原作进行比较,如原苏教版课文《三打白骨精》与原著《西游记》相关章节的言语形式比较,让学生体悟什么样的言语堪称精粹。

2. 迁移。儿童体验阅读中学到的言语知识,很少能够即学即用,大多是此后“不期然”的“化用”。但是,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创造相似的语境条件,帮助学生将习得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实的言语能力。

3. 唤醒。汉语是母语,学生对母语运用的学习很多时候会“无师自通”,生活是最大最好的语文课堂。我们时常发现,孩子说话或习作中妙语连珠,蕴含着他们课堂上没有学过的言语知识。这些言语知识的运用,对学生来说常常处于无意识状态,是一种不自觉的“本能”行为;而对作家来说,则是一种自觉追求的语言艺术或风格。因此,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是零起点,不完全是依赖“例子”习得的。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言语体验的对象不仅仅是课文或者课外优秀读物,还可以是他们自身的言语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智慧点,展开言语体验教学,使学生能自觉触摸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言语形式,与阅读教学产生联动效应,帮助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句子”。

两个基本模式

6

基于“组块教学”的理念,针对“言”“意”转化的难易程度,可以提炼出两种基本的“言语体验”教学模式。

1. “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体验模式。收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文字浅显、内容易懂的文章,学生理解感悟的难点往往是言语形式。对于这样的言语体验对象,要将教学直接集中在言语形式解密上,避免在内容理解上过多用力。此模式要在学生对文本内容能自读自悟、没有理解难度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忽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难度,盲目直奔言语形式,教学效果自然会低效,甚至无效。

2. “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体验模式。有的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一时很难读懂;有的文本内容内涵十分丰富,学生看似能读懂,其实是一知半解。这两种情况下直奔言语形式都会事倍功半,要在学生充分把握文本内涵的基础上,由“内容体验”回溯言语形式,体悟“内容体验”与“言语形式”的内在关系。原苏教版教材《船长》一课,学生如果不理解船长为什么不愿意逃生,玛丽号的人们为什么不强制船长离开沉船,就很难体验到作者对船长舍生取义场景描写的“精确妥帖”之美。此课教学首先要借助资料,帮助学生消除内容理解上的困难,然后聚焦言语形式的体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文本内容理解要适可而止,不要挖掘过深,否则就很难腾出时间和精力体悟言语形式的奥妙。

转自 | 《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向言语体验的阅读课
如何处理语文教学的十大矛盾(五)
关注当下语文教学热点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转载)
发掘文本“言语形式”四法
“语用型”教学的观点概述 刘仁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