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中生有”的智慧——“孔子”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子”来解决


孔子与老子

宇宙的起源一直是人们致力求索的答案,最新的量子力学和大爆炸理论都表明宇宙产生于虚空,宇宙的起源是无中生有,生命的起源也是无中生有。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但孔夫子“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让儒家在探索起源的问题上禁锢了。


子不语

相反道家从一开始就讨论本源的问题。老子的《道德经》或者直接称为《老子》,仅有五千余字,共九九八十一章,但其构造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却已融入华夏文明的骨肉,可以说《老子》是我们中国版的《圣经》。

《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

道德经原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也就是没有断句。道德经第一句我们通常是这样断的:无名/天地之始。其实换一种断句方法意思就不同了,像这样:无,名天地之始。“名”是动词,命名的意思。天地都没有之前我们把它称做无。有的开始是无,大爆炸之前甚至没有时间可空间,是“无”的状态。

《老子》第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生于无,不正是无中生有吗!这个“有”可能是最先产生的原子或者电子,然后是分子,再然后有了物质,再到生命,以至于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边际的无穷宇宙!


有生于无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把这两章放在一起讲,宇宙的最初起源是“无”,没有名字,它在有宇宙之前就存在了,可以把它称为道,“无”中生“有”的演进过程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中的“道”也可以换成“无”。

中国哲学起点上这种“无中生有”的宇宙起源学说比西方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思想超越了太多!

老子在中华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老子》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子》中的很多名言,例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上善若水。

大器晚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在说些什么!(第一篇)
《道德经》一部揭示了宇宙起源及规律和文字起源的伟大绝学
中华文明的核心根基(上) - 今日头条 -手机光明网
道家:返本归真之真法
《老子》:思想与智慧永垂不朽
中国文化笔记(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