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分子肝素:妇产科医生不可不知的12大作用,从孕前到产后全面汇总>

低分子肝素是妇产科的常见药,几乎每个医生都有用它诊疗的经历,主要用它来治疗自然流产,但其实它不但在自然流产治疗领域表现出色。

根据最新研究,我们总结了低分子肝素的12大作用:

01
反复自然流产

这里主要包括由于血栓前状态和自身免疫疾病两个问题导致的反复自然流产,我们圈子姐妹大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

血栓前状态主要包括遗传性易栓和获得性易栓,在我国绝大部分都是获得性易栓,抗磷脂综合征是最为典型的表现,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综合征疗效确切。

自身免疫疾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红斑狼疮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通常都会引发高凝,低分子肝素疗效确切。

干燥综合征主要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不建议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但是若继发于红斑狼疮或抗磷脂综合征,就需要使用低分子肝素。

02
改善子宫内膜容受状态

子宫动脉血流的异常灌注将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这可能与反复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在黄体中期,子宫和卵巢血流速度达到最高,阻力最小,子宫血管的灌注量增加有利于胚胎的种植。

我国学者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一个样本量为421人的前瞻研究表明,充足的子宫灌注是成功妊娠的关键。

低分子肝素可能具有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子宫灌注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可以将反复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降低到与非反复流产患者相似的水平。

03
反复种植失败

目前仅仅针对因为血栓前状态或者自身免疫疾病导致的反复种植失败有比较明确的治疗效果。

根据2018年相关专家制定的《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反复生化妊娠和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能否改善妊娠结局尚缺乏依据。

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显示增加低分子肝素剂量能增加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

0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试管婴儿进行促排的过程中,卵巢过度刺激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是人体对促排卵药物刺激产生过度反应造成的疾病。

轻者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出现胸腹水、血栓形成、肝素功能损伤,严重时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对于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血栓栓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而低分子肝素被推荐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推荐预防剂量为依诺肝素 40 mg/d 或达替肝素 5 000 U/d,对于未妊娠的女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愈后可停用低分子肝素。

但妊娠女性可能要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直至早孕期结束,并根据情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

05
多囊卵巢综合征

是的,低分子肝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助孕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促炎状态,以及调节激素水平上。

针对多囊的治疗一般是促排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在临床研究中这比单用促排治疗能明显提高妊娠率。

05
妊娠期胆汁淤积

在北大人民医院的研究中,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联合治疗效果确切。

主要体现在改善雌激素水平、血脂代谢情况、肝功能指标以及自身瘙痒症状,且联合用药时能增强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讲,目前国外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报道较少,国内研究质量良莠不齐,其对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还需更多随机对照实验取得更高级别证据。

07
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以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资料显示,该疾病发病率约为20%,其中将近50%的患者可发生流产。

先兆流产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染色体异常、母体免疫功能异常及母体内分泌异常等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先兆流产,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地屈孕酮等,其中地屈孕酮口服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治疗先兆流产的保胎成功率高达82%~87%。

低分子肝素可对促纤溶介质释放产生促进作用,以减少促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以调节人体环境,有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

08
子痫前期

2008年,在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制定的溶栓与抗栓指南中,低分子肝素的推荐级别增强。

指出其可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同时还可用于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等。

可在重度子痫前期传统治疗(解痉、降压、镇静、适时终止妊娠)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2020年我国最新指南推荐对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者,可在妊娠12-16周开始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性应用可维持到妊娠26-28周。

研究发现对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较单用阿司匹林减少子痫前期发生率。

子痫前期高危孕妇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高阻力血流动力学和桡动脉血流介导扩张受损。

而低分子肝素处理后提高血流介导的扩张,增加血管生成反应,因此,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提高胎盘生长因子的生物利用度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09
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孕妇溶血功能亢进,低分子肝素针对这个因素导致的羊水过少疗效确切。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使血液不那么容易凝固,胎盘的血液循环更加通畅,利于羊水的形成。

孕妇溶血功能恢复正常后,羊水量也会慢慢变得正常,临床对照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低分子肝素针对羊水过少的研究仅限于国内,国外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未来仍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这个疗效。

10
胎儿生长受限

近年来研究发现,胎儿生长受限与胎盘局部梗死及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关,故改善胎盘血液灌注和孕妇血液高凝状态是提高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疗效的关键。

低分子肝素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管阻力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胎盘血供以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也有专家认为胎儿生长受限主要是16周前胎盘发育不良造成的,所以对16周后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否改善存在争议。

但他们同时也承认,使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高危妇女再次发生胎盘介导的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胎儿生长受限。

11
防治妊娠及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妊娠期和产褥期女性发病风险是同龄其他女性的6-10倍。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可危及生命!无论从各国治疗指南还是专家推荐,低分子肝素都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2012年2月颁布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指南9》(简称ACCP9)为妊娠期血栓性疾病预防、治疗和长期管理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综合的建议:

对于合并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的妊娠妇女,建议抗凝药物的使用应至少维持到产后6周(总疗程至少为3个月),优于较短的治疗时间。

12
产科感染性疾病

产科常见的感染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产褥感染、下肢血栓静脉炎以及感染性流产、宫腔残留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感染时各种炎症介质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因子而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可能诱发DIC。

因此很对产科感染性疾病,抗感染的同时辅助抗凝,对减少疾病损害,加速治疗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声明

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医三院王永清教授:易栓症与妊娠
复发性流产为何都要查ACA——解读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会诊血液学——妊娠的血液学并发症
【生殖免疫】复发性流产与抗磷脂综合征
妇产快报︱低分子肝素在子痫前期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低分子肝素在妇产科、生殖及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