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问历史教育的无效性
追问历史教育的无效性
潘金传
【题记】读了任鹏杰主编《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一文,百感交集,不由自主地写了如下文字,希望能得到同仁的指导。
追问历史教育的“无效性”,先从追问历史教育的有效性开始。任主编说:“人生之复杂和嬗变不居,让人深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是人生最难之事。我以为,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恰在于此——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我们从中可以感知历史教育的真正方向应该在哪里,同时也为学生认真学习历史寻找到很好的理由——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试问,人生在世,谁不想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历史教育正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一门学科。按理说,学生是非常喜欢历史的。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很多学生对历史课并不喜欢甚至厌恶。我对高一300名新生做了调查,当问及“假如你将来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你的感受是什么”时,98%的学生表示难受,只有2%的学生表示兴奋。
学生的这种态度,当然首先要追问历史教师。因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是历史教师。历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中,本该就不能缺少指引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内涵。可是,我们很多历史教师都把时间放在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熟练程度上了,忽略了我们职责中最根本的内涵,即忽略了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话说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想,作为历史教师,难道不懂得历史教育的真谛所在吗?很多老师肯定懂得!这是不难想象的。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历史教师向学生传递历史教育的真谛呢?应试压力!在“应试”之风欲静不能的当今,弱小的历史教师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就像一位老师在历史课程网历史论坛中所说:学生分数就是学校存亡的生命线,“我们受高考指挥棒的束缚,没人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所以,许多历史教师只能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了。如此历史教学,谈何有效性?
在考试普遍领导教学、制约教学的情况下,历史科往往被排除在一些正规考试之外,这也是造成历史教学无效性的一个现实原因。龚敏芝老师在《宁静湛江港,心潮起伏中》(中国历史课程网,2007年3月4日)一文中说,由于某市中考历史不是考试科目,初中历史教学便普遍不受重视,一些学校甚至由非历史科老师代上历史课,而初三年级不开设历史课也并非个别现象,致使初中学生普遍没有较好的历史知识基础,直接影响了高中专题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初中历史教学的这种境遇,让我们历史教师深感痛惜。历史本该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是在不合理的考试现实中,它并不受重视。任主编说:“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是整个世界的和平幸福之基,也正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和责任所在。”情况可能正是如此,设想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很好地接受历史教育,从而认识自己,做好自己,那么历史教育也许就会在“柳暗”之中不难找到“花明”,而别见一重天。到那时,历史教育才可能实现真正有效,而“无效性”也就不再是像现在这样被人们普遍所追问了。
(作者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5291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上好历史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现实的联系──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八
最难忘的课才是好课?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3)
教师求职信[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