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该不该买房?︱DK长三角购房公开课·第一讲

第一讲:现在该不该买房? 来自德科地产频道 13:38

内容要点

1. 如果我们不抓住这次楼市放松,等到成交量上升之后,放松政策随时可能被收回去。

2. 小阳春的气息会更浓。房价有上涨压力,但会被压制。政府控盘的主基调没有变。

3. 危机之后会有补偿性反弹,但反弹高峰期,往往在危机次年。

4. 别在时隔多年后,感慨 2020 年忘了买房。

现在该不该买房?

当前形势判断:政策市与舆论市

主讲︱刘德科 

今天天气不错,我是刘德科。欢迎来到《DK长三角购房公开课》。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在未来一周之内,用七节课的时间,试图去解释一切房地产问题。

今天第一课,当然要选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过去 20 年的时间里面,我差不多被问了一万遍的问题——现在该不该买房?

1st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潜台词:当前形势怎么样?今年的形势更特殊,我们刚刚经历了新冠疫情。

因为新冠疫情,好像楼市有那么一点点放松的节奏。陕西宝鸡、河南驻马店,放松一点点公积金首付;浙江海宁、广州的商办,还有济南的某个区,也想有限放松限购;但是这些都成了一日游政策。同时我们又看到中央各个部门,包括银保监会、央行、国家统计局,都在频繁表态「房住不炒」。

我们的第一个小问题来了:疫情之下,现在楼市到底是放松还是在加码?

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疫情到底给房地产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2 月全国商品房交易量大幅下跌(销售金额下跌,销售面积下跌)。如果放在往年,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这意味着整个经济出了大问题;但是放在今年,我们都能理解。

其实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数据没有直接公布,但是我们很容易把它算出来: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就是全国商品房均价。今年的 1-2 月,全国商品房均价是 9679 元,跟一年前的 1-2 月份做一个对比,贵了 600 块钱,也就是同比上涨 6.61%。

交易量大幅下跌,价格却在上涨——量跌价涨,这是政策制定者,或者说是调控执行者最难以容忍的事情。所以当前调控的主要方法论,其实是分两条线来展开的——

一条线,拉伸量。所以我们看到一系列悄悄放松的政策。这些悄悄放松的政策,其实并没有成为「一日游」政策,都在执行。拉伸量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保持相对速度往前走;也就是说,要发挥房地产在 GDP 中的正常作用。

另外一条线,要压制价格。所以我们看到从中央各部门到各个地方政府,哪怕是县级市政府,也都在表态要「房住不炒」。舆论不喜欢「房价上涨」这样的新闻,所以压制价格是符合民意的。我们经常讲,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是政策市,更是舆论市。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它不仅要考虑这个政策在市场中所发挥的真实作用,还要考虑舆论的影响和接受度。 

所以,房住不炒的总基调没有变,悄悄放松也是真的。二者看起来矛盾,但其实是在两条线上分别运行的。

2nd

其实这两三年的楼市,有一个典型特征:加码调控和放松调控,它们是频繁切换的。

加码调控的时候,我们会高举房住不炒、房不刺经(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旗帜。加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市场太冷也不行,所以要稍微放松一下;放松也只能悄悄放松,我们把它叫做「穿上隐形衣」。

这是 2016 年 9 月全国深度调控以来的特征:调控加码要高举旗帜,调控放松要穿上隐形衣。

新冠疫情之后,哪些政策是悄悄放松的呢?

对于购房者,首先,房贷利率是下调的。每月 20 号都有 LPR 报价,从这几个月的报价来看,总体是往下调的。全国房贷的平均利率已经走出了下降趋势,但这在新冠疫情之前两三个月就已经开始下调了。另外,首付有限降低,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就是,浙商银行在非限购城市可以提供首套房两成首付。第三,限购有限放宽,很多城市把人才落户的门槛降得很低,甚至人才引进的时候不需要落户就可以买房。

这些政策,跟一日游政策相比,其实都不刺激,所以叫悄悄放松。

再来看对于开发商的措施,我们普通购房者来感受就更不刺激了,我们甚至都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首先是限价的有限突破。其实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我们知道,全国各个城市都在执行新房限价;但其实每年会默许 5% 的涨幅。为什么叫默许?因为如果你公开地去问政府部门,他们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但实际上又是按这么一条来悄悄执行的。

所以我们看到,在 1-2 月份,交易量都下跌成那个样子了,房价却还在上涨,这不合常理。其实是这条规则在起作用。

再来看预售门槛降低,这对开发商来讲非常重要的。早点拿到预售证,就可以早点把房子拿出来卖,可以早点回笼资金。

降低预售门槛这条政策,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在放松楼市的最大公约数。无论是上海这么高级别的城市,还是某一个县级市,都会采取这个措施;不一定发文件,但是都在执行。

另外,开发商的各种融资渠道,在新冠疫情之后都打开了。其中一个典型的数据就是,上市房企的发债量约 2500 亿。这是什么概念?跟上一年 1-2 月比,涨幅是 36%。这个涨幅是非常大的。

我们讲这么多,其实就一个结论:如果我们不抓住这次楼市放松的话,等到整个楼市成交量上升之后,这些悄悄放松的政策,随时有可能被收回去。因为刚才讲了,加码调控和放松调控是随时会切换的。

3rd

既然各地实际上都在悄悄放松,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今年楼市会有超级反弹吗?

我们先来看现在正在发生的小阳春行情。现在的小阳春其实主要从两个方向来的,一个是地价,一个房价。土地市场非常火热,因为发债宽松,开发商有钱了,加上预售门槛降低,开发商拿地的意愿自然很强。房价刚才也分析过,同比上涨了 6.61%。

但是我们刚才也讲了,悄悄放松楼市,是基于对量的拉升,而不是价的上涨。这样一来,小阳春也主要是「量升」意义上的小阳春。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小阳春的气息还会更浓;因为成交量上涨,房价必然会有上涨的压力,所以会有更强硬的调控手段来压制房价。因为政府控盘的主基调并没有改变。

4th

所以,今年,2020 年,是买房的好时机吗?当然是。

今年的新冠疫情,也算是一个危机年份。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往的危机年份——比较著名的有 2003 年的 SARS、2008 年的金融次贷危机。

2003 年 SARS 期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速、销售金额增速都是暴涨的(销售面积增速 25.64%,销售金额增速 31.95%),但是还好,平均房价的涨幅还算正常,5% 左右;但是第二年就不得了了,2004 年,平均房价上涨了 18.71%,是涨得非常厉害的。

2008 年次贷危机,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增速都下滑得很厉害,甚至连平均房价都是下跌 1.9%;第二年 2009 年,平均房价涨幅接近 25%。

都在第二年会反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次年反弹效应」。那么今年新冠疫情之后,会不会也有「次年反弹效应」?我们也不清楚,我们仅仅只是把历史作为一个参照;但是就算没有反弹,我们现在也是处在一个政府控盘的时代。

什么叫政府控盘时代?这几年楼市,它不仅仅是宏观调控,更是微观调控。房产品也是商品,一个商品从原材料,到产品,到什么时候卖,到谁来买,政府已经事无巨细地全部给你规定好了。土地是限价的,新房是限价的,开盘时间是政府说了算的;什么时候开完盘,你买了之后什么时候签约,也是政府管的;哪些客户来买限购、人才优先、无房家庭优先等等,很多城市也是有限定的。这是微观调控,所以价格相对来讲是稳定的。

2020 年是不是买房的时机?在政府控盘时代,当然是;如果有反弹,那今年更是好时机。虽然高峰期往往在次年,也不一定会发生,但是我们脑海里还是要有这根弦。

5th

我们刚才讲的全是认知,要把认知转化一个行动:去买房。从认知到行动,这中间还有很长的逻辑链条,这需要你有勇气,有决心;实现这一点,你就是少数人。别看很多人都在急着买房,真正行动的还是少数人,

别在事隔多年之后感慨,我在 2020 年忘了买套房。

为什么我们敢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有非常清楚的判断。这是我们下一讲要关心的一个课题: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谢谢大家,我是刘德科。

PAGE 01

PAGE 02

PAGE 03

PAGE 04

PAGE 05

PAGE 06

PAGE 07

PAGE 08

PAGE 0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PAGE 13

PAGE 14

PAGE 15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PAGE 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场在躁动!就在春节前!抄底苏州的生死战!
2017最新楼市限购限贷政策一览
多重利好加持,郑州楼市再盼逆袭的周期性小阳春?
高端住宅小阳春,仅仅是小阳春而已,并非楼市春天来了
看懂本轮调控,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2021深圳楼市,再无小阳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