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科生解析中医脉象

任何学问的学习都要由易到难,中医尤其如此,脉学也不例外。

切脉除了学习,主要是靠总结和感悟。任何人的手下感觉真的不一样,有的人感觉很灵敏,有的人感觉很迟钝。老师说,盲人按摩师能够感觉得到皮下很多层组织的结构或纹理,每一层都不一样。

脉象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结合相关著作,在摸索、琢磨、学习中,逐步提高。不相信脉诊的人是永远学不会的。医案中的脉诊描述,要善于甄别,有些是推断的。

古人讲,脉象由四个维度决定:位、数、形、势。是周学海总结的。

位就是位置,有三个维度:左右手,寸关尺,浮中沉。

人的经脉(血管)是连续的,不是离散的,所以寸关尺、浮中沉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比如,关还可以分为三份,关、关上、关下。所以诊脉时需要上下左右反复推寻。浮中沉也是一样,内难从皮肤到桡骨分为五层(对应肺心脾肝肾),赵绍琴一派分为四层(浮中沉按对应卫气营血),还有的分为九层十层的。

两手的脉象是人体全息影像的局部反映。所以,左对左,右对右,上对上,下对下,中对中。

左右手寸关尺对应的五脏六腑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尽管学说之间稍有差异,但是基本上是一致的: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本文只讲脉象,不讲诊断)

数,就是脉率。这个是最容易感受到的。80以上就是数,60以下就是迟。

形,就是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实际上,可以总结为:点、线、面。

点状脉:如针尖、小米粒,如薏苡仁、如绿豆、黄豆。

线状脉:如蛛丝、棉丝,如丝线,鱼线,如琴弦,如铅笔芯,如圆珠笔芯,如笔管。

(有的书上,把粗细用数字表示,如3mm,为正常,大于5mm为粗,我认为太过机械。主要还是靠感觉。)

面状脉:指肚下均有感觉,如按鼓皮,如波涛汹涌。

势,势不太好理解,包括有力无力,脉律是否规整等。举例:洪大,细涩反映势力的大小;又如:缓脉,滑脉,脉律规整是正常的,而促结代涩,脉律不规整,是脉势受到了阻滞。紧脉,按之如转索,浮脉如水漂木。还有虚实滑涩都是脉势使然。

周学海谓其“挺亘于指下而静乾者,形也,血之端倪也,起伏于指下而动者,势也,气之征兆也。”二者相互依存,形因势存,势因形显,形之独见者,气不运血,势之独见者,血不运气,气血不可分离,是故形势不可独见,形势分见者,皆气血偏绝之死脉也。

学习脉象,古人都是对比着学习,如浮沉,脉位相反;滑涩,血脉的流利度不同;缓紧,脉得紧张力不同;迟数,脉率不同;长短,洪细,脉形有别,虚实,脉力不同等等。

还有相似脉的鉴别,弦与紧;芤与革;沉伏与牢等。

古人讲“来去至止”和“往来”。来去相当于脉搏波的升支和降支。至是有跳动,止是无跳动。往来就是多次脉搏的跳动。寸关尺,每一个部位要候50次,即查50次脉搏跳动的规律和异常。

常见而且最难辨别的脉象有如下几个:

缓脉:缓脉在伤寒论中与紧脉相对,就是不紧,正常的缓脉如循长竿末梢,如风扬柳梢等描述,是线状的,有时候感觉不到血脉的流动,只能感觉到上下的起伏。后世认为一息四至的脉象,可以直接写一息四至。

紧脉:如转索是指用力按压,脉搏触手的位置不能固定,像一条会弹手的琴弦。有人认为,是用力时手指之间能感受到搏动,即寸关和关尺之间有脉搏。

弦脉:主要是血管的硬度,不随脉得搏动而变化,只是上下又起伏,脉管触手的面积没有变化。当然是线状管状的。平脉是,摸到弦脉后,要细心体会脉管里血脉流动的形象,有的缓,有的涩,有的滑。

滑脉:一般是点状的,且大于小米粒。明显的如孕脉,可感觉指下有一串珠子在滚动。一般情况是指下只有一个点状脉,稍用力会快速滑过。

涩脉:可以形容为不连续的线状脉,而且,点与点之间的间隔不等,力度不等,古人认为叁伍不调。象二联律、三联律,今人往往直接写脉律不规整,本人建议直接写二联律、三联律。

濡脉:当作细而软即可。故古人有沉濡脉。

短脉:主要是寸、尺部位,脉长不能过半,只有近关处有脉搏。

其他的脉象或者很容易识别,或者很难见到。

实际诊脉时,还要注意面中有线、面中有点,线中有点;线有弯曲长短和粗细;点的位置和运动规律;以及点和线的力度。这些往往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质。

脉诊为四诊之末,意思是要先望闻问,然后切脉。不能单靠切脉,舍弃其他三诊。对于新手可以先切脉,以印证自己的切脉水平。

对于疑难杂症,脉诊讲求胃神根。脉有根,即沉位尤其是尺部有脉搏。脉有神,即脉搏不乱而清晰。脉有胃气,是脉搏有和缓之力。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后记:

最近教同学和同事给家里人号脉,他们感觉也没有那么难。前几年,堂兄在老家生病,让他找人号脉,周边的诊所医院竟然没有一人能说清楚。其实,脉诊有难有易,脉象的识别也有难易,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又何尝不是脉诊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脉诊病
===把脉诊法===
脉象与病症
手把手教你把脉:7字歌诀 白话文解释!(上篇)
中藏医脉诊——研究与探讨
把脉(中医诊断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