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艺术史第 46 期丨来自穷苦人家的伟大农民画家—米勒



 

西方艺术史第 46 期

来自穷苦人家的伟大农民画家—米勒


【艺舍艺术汇】的西方艺术史

是按照艺术流派的时间顺序整理

每个流派选取几个左右代表人来讲述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1814年,在遥远的法国乡村格鲁什,一个婴儿降生了。这个尚还沉浸在新生儿的喜悦中的家庭,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孩子将使这个世代为农的家庭永远被历史记住。他就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米勒。



《自画像》1840—1841年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藏


米勒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他是长子,后边还有7个孩子。种地就是这个10口之家赖以糊口的基础。18岁时,米勒离开格鲁什到家乡附近的海滨城市瑟堡求学,他先后跟随过两个画家,都不是很有名。23岁时,米勒获得瑟堡市议会的一笔奖学金,得以前往巴黎求学。



《Vert Vert, the Nun's Parrot》1839年

米勒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巴黎,但巴黎却并没有给这位从农村来的年轻画家留下什么好印象。他的老师德拉罗什看不惯他,他的同学们嫌弃他“土里土气”,这个城市对米勒来说就像是一个“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这个“绿洲”,才得以慰藉他的心灵。在这个绿洲里,米勒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其中陈列的名画,米开朗基罗、普桑及17世纪荷兰画家和18世纪法国画家对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阿卡狄亚的牧羊人》1842—1843年


在巴黎的10多年间,为了维持生计,米勒为接生婆画过招牌,用素描换过鞋子,用油画换过床,画过裸女来迎合富裕阶层的审美趣味......尽管如此,他的生活依然没有多少改善,贫困依然如影随形。直到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别人议论他:“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个评价让年轻的画家伤透了心,这个繁华的巴黎是一个根本就不属于他的世界,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走自己的路。



《簸谷者》1848年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1848年,他画了一幅《簸谷者》,卖了500法郎,于是便同友人夏尔·雅克商量,用这笔钱到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定居,他很向往那里的生活。后来又值巴黎流行黑死病,于是在“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来到了当时贫困闭塞的巴比松村。从此迈开了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



《播种者》1850年

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藏



《拾穗者》1857年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晚钟》1859—1860年

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扶锄的男子》1863年

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藏


米勒在巴比松村一住就是27年,直到1875年12月22日他逝世。在这儿他早出晚归,上午劳作,下午作画,画他感受最深也最熟悉的农民题材。在巴比松的27年,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他的很多名作,比如《播种者》( 1850)、《牧羊少女》(1852)、《拾穗者》(1857)、《晚钟》(1859)、《扶锄的男子》(1863)、《喂食》(1872)、《春》(1873) 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春》1868-1873年

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藏



《秋天的干草堆》1874年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米勒一生,绝大多数都与贫困相伴,但他的画却都是比较温和的,他以农民的身份去画农民,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从耕耘着、放牧着、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显得尤为真挚感人。



#转载须知#


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无需获得授权

微信公号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2 0 1 7 . 0 2 . 1 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十幅世界名画欣赏
祝梵高“生日快乐”!1篇文章读懂他,原来他只是被误解的“疯子”
世界著名油画赏析_
五一|向劳动者致敬!看书画中的劳动人民形象
他是最穷苦的画家,却画出了最温暖的画作!04
千万别随波逐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