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通治十五法之胃肠病十五法
胃肠病的治疗是中医的优势之一,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不仅如此,调理脾胃甚至被看作是中医治疗诸多疑难杂症的基本思路之一。总结先贤经验,结合笔者的体悟,提出“胃肠病十五法”,即祛湿、利水、化饮、祛痰、消食、化滞、化瘀、杀菌、抗癌、建中、温阳、活络、抑酸、养阴、护膜。
1 祛湿
1.1 芳香化湿类
典型症状:嗜茶水喜冷饮、过食生冷瓜果、口粘口甜、苔白厚腻。
代表用药:藿香、佩兰、苍术、砂仁等。
1.2 祛风胜湿类
典型症状:感冒鼻塞流涕、骨节游走性疼痛、头身疼痛、皮肤瘙痒。
代表用药:羌活、防风、苏叶、蝉蜕等。
1.3 清热燥湿类
典型症状:嗜食肥甘厚味、口苦口粘腻、口臭、消化液返流、大便粘滞不爽、皮肤发黄、舌红、舌苔黄腻。
代表用药:黄连、黄芩、苦参、黄柏等。
1.4 清热利湿类
典型症状:小便不利、尿黄、尿混、尿臭、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
代表用药:薏苡仁、泽泻、滑石、清水豆卷等。
2 利水
2.1 利水消肿类
典型症状:尿少、面目手足水肿、胸水、腹水。
代表用药:大腹皮、车前子、葫芦等。
3 化饮
典型症状:胃肠中有振水音、头昏、眩晕、心悸、恶心呕吐、不欲饮。
3.1温阳化饮类
代表用药:茯苓、桂枝、白术、干姜等。
3.2清热化饮类
代表用药:竹茹、防己、椒目、葶苈子等。
4 祛痰
4.1燥湿化痰类
典型症状:痰色白、量多。
代表用药:半夏、化橘红、南星、白芥子等。
4.2清热化痰类
典型症状:痰色黄、痰质粘稠。
代表用药:瓜蒌、浙贝、竹茹、竹沥等。
5 消食
典型症状:食欲减退、食少、厌食、厌油腻、暴饮暴食伤食史、脘腹痞满、嗳气放屁酸臭腐秽、苔垢厚腻。
5 .1消食类
代表用药:焦三仙、炒谷芽、鸡内金等。
5.2开胃类
代表用药:龙胆草、大黄、黄连、薄荷等。
6 化滞
6.1理气类
典型症状:胁肋、乳房或侧腹部胀痛或窜痛、情志抑郁、经常叹气、咽喉有梗阻感、声音嘶哑、嗳气或放屁后胃脘胀闷减轻、恼怒生气诱发、气怒加重、气窜疼痛。
代表用药:陈皮、香附、佛手、娑罗子等。
6.2 升气类
典型症状:胃肠坠痛、胃下垂史。
代表用药:柴胡、升麻、葛根、桔梗等。
6.3降气类
典型症状:腹胀、嗳气、呃逆、消化液返流、咳嗽、气喘、便秘。
代表用药:槟榔、苏梗、杏仁、刀豆等。
6.4清气类
典型症状:烧心反酸、发热、急性胃炎、肠炎、口苦、口干、咽痛、口舌生疮、皮肤脓包疮、疖肿、疮疡、丹毒、痤疮。
代表用药:丹皮、山栀、连翘、八月札等。
7 化淤
7.1活血类
典型症状:胃肠部位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甚、口唇爪甲面部紫绀、面色紫暗或晦暗、皮肤不泽或肌肤甲错如鱼鳞、皮下紫斑瘀点、肢体麻木、舌色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增粗、迂曲、舌下小络脉呈紫色网状、珠子舌质暗红或舌下静脉曲张。
代表用药:白芍、山楂、鸡内金、延胡索等。
7.2止血类
典型症状:消化道出血史、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代表用药:蒲黄、五灵脂、三七、茜草等。
8 杀菌
8.1幽门螺杆菌感染
代表用药:黄连、蒲公英、槟榔、鸡内金等。
9 抗癌
典型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肠粘膜紫暗呈颗粒状、结节状、各种消化道癌肿及癌前病变。
9.1 清热类
代表用药:薏苡仁、石见穿、败酱草等。
9.2化淤类
代表用药:生鸡内金、生山楂、莪术等。
9.3虫类
代表用药:蜈蚣、蜣螂虫、刺猬皮、壁虎等。
10 建中
典型症状:神疲乏力、不耐疲劳、少气懒言、声音低怯、精神萎靡、食少食后腹胀胃部坠痛、大便稀溏、面色萎黄或晄白、指甲唇色淡、自汗怕风、易感冒。
代表用药: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等。
11 温阳
典型症状:胃肠喜暖喜按、胃肠粘膜苍白、水肿、形寒肢冷、腰部腹部冷或冷痛、阳痿不举或阴器萎缩、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夜尿频多、久泻不止。
代表用药:附子、干姜、吴茱萸、益智仁等。
12 活络
典型症状: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12.1活血类
代表用药:赤芍、三七、鸡内金、生山楂等。
12.2 通络类
代表用药:徐长卿、石菖蒲、威灵仙等。
13 抑酸
典型症状:酸呕吐吞酸、不喜甜食、食甘则泛酸加重。
13.1清热泻火类
代表用药:黄连、吴茱萸、浙贝母等。
13.2中和胃酸类
代表用药:煅瓦楞子、乌贼骨、煅牡蛎等。
14 养阴
典型症状:胃中嘈杂灼热隐痛、面色潮红、两颧泛红、手足心烦热、低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皮肤干瘪少津、喜食酸甜、舌红瘦少津少苔无苔或有裂纹。
14.1酸甘化阴类
代表用药:白芍、乌梅、木瓜、甘草等。
14.2滋阴类
代表用药: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等。
15 护膜
典型症状:消化道溃疡病史、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代表用药:山药、白芨、藕粉、木蝴蝶等。
16 运用方法
胃肠病的治疗决不是孤立的十五条,有时一味药的作用就包括了多种方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不可拘泥于此分类而掩盖了药物的真实功效。处方时必须诸法齐参,杂合成方,将上述方法相互贯穿灵活运用。配合使用的基本规律为:
祛湿、利水、化饮、祛痰、消食、化滞、化瘀、杀菌是治标之法。
其中化滞(理气+降气+清气)是最常用的治法,每张治疗胃肠病的处方几乎必用。
对于幽门螺杆菌一般使用,化滞(理气+降气+清气)+祛湿(清热燥湿+利水渗湿)+杀菌。
对于胃部不适伴见眩晕、呕吐者采用,化滞(理气+降气+清气)+化饮+化痰,
抑酸、养阴是常用治法。胃酸多时使用抑酸一法较为明确,而养阴常配合建中、消食以开胃增进饮食。
建中、温阳是治本之法,但在标证明显时要慎用、缓用。
抗癌一法未必等到癌已出现时运用,可以提早截断病情的发展,选用如薏苡仁等集多种治法功效于一身的药物。
消食、活络、护膜三法较为平和,主要是配合其他治法,既可同时使用,又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
17 应用举例
患者孙某,女,58岁,退休职工。初诊日期:1994年5月11日。
主诉:上腹痞胀3年,近两月来嗳气呃逆频多。
病史:患者3年来上腹部痞胀不适,食后尤甚,甚则隐痛、嘈杂。屡经诊治,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不著,症状时轻时重。近两个月来胃脘痞胀尤甚,引及两胁,尤以嗳气、呃逆间作,白昼连声不已,食欲不振,口苦而干,但饮水不多,大便干结难解。经多次诊查,谓慢性胃炎,服药效果不显,仍然终日嗳气连声,影响生活,性情易躁,心烦欠寐。
诊查:舌质微红,舌上有薄黄腻苔,舌根尤著而厚腻,诊脉小弦。体检除上腹剑突下轻度压痛外,无明显异常发现。肝功能与“两对半”阴性,B超无胆囊(12年前行手术切除),胆管及肝脾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胃窦、小弯粘膜糜烂充血。
处方:姜半夏10g,淡黄芩10g,姜川连3g,橘皮10g,炒竹茹10g,刀豆壳30g,柿蒂15g,浙贝母10g,炒薏苡仁30g,蒲公英20g,淡干姜3g,太子参15g,生甘草3g
此方服两剂,嗳气呃逆即见减少。服药5剂,嗳逆基本控制,心下痞胀亦以减轻,食欲好转饮食亦渐增,口苦明显改善,大便亦较通畅。(徐景藩医案)
分析本案的整体思路:
主治:祛湿(清热燥湿+清热利湿)+化滞(理气+降气+清气)
兼治:建中+温阳
口苦而干、饮水不多、大便干结难解、性情易躁,心烦欠寐、舌质微红,舌上有薄黄腻苔、脉小弦——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气——黄连、黄芩、蒲公英、薏苡仁、竹茹、浙贝
胃脘痞胀、引及两胁、上腹剑突下轻度压痛、嗳气、呃逆间作——理气、降气——橘皮、半夏、刀豆壳、柿蒂
食欲不振——建中、温阳——太子参、甘草、干姜
18 结语
“胃肠病十五法”不仅仅局限于治疗胃病,对于食管、肝脏、胆囊、胰腺、大小肠等疾病的治疗也具有借鉴的价值。“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对于各种疑难杂症、重症的治疗,也可以此为切入点。
附表:
胃肠病十五法简表
治法
典型症状
药物类别
代表用药
祛湿
嗜茶水喜冷饮、过食生冷瓜果、口粘口甜、苔白厚腻
芳香化湿类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石菖蒲、白豆蔻、草豆蔻、草果、山奈
感冒鼻塞流涕、骨节游走性疼痛、头身疼痛、皮肤瘙痒
祛风胜湿类
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苏叶、蝉蜕、薄荷、秦艽、羌活、独活
嗜食肥甘厚味、口苦口粘腻、口臭、消化液返流、大便粘滞不爽、皮肤发黄、舌红、舌苔黄腻
清热燥湿类
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虎杖
小便不利、尿黄、尿混、尿臭、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
清热利湿类
薏苡仁、泽泻、滑石、清水豆卷、大豆黄卷、金钱草、茵陈、木瓜、蚕砂、凤尾草、金刚藤、冬瓜仁、马齿苋、萆薢、马鞭草、扁蓄、瞿麦
利水
尿少、面目手足水肿、胸水、腹水
利水消肿类
茯苓、茯苓皮、冬瓜皮、大腹皮、生姜皮、通草、车前子、车前草、葫芦、冬葵子、石苇叶、益母草、泽兰叶、玉米须、蟋蟀、蝼蛄
化饮
胃肠中有振水音、头昏、眩晕、心悸、恶心呕吐、不欲饮
温阳化饮类
茯苓、桂枝、泽泻、白术、干姜、生姜、细辛、芫花、巴豆、千金子
清热化饮类
竹茹、黄连、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
祛痰
痰色白、量多
燥湿化痰类
半夏、化橘红、天南星、白芥子、白矾、皂角
痰色黄、痰质粘稠
清热化痰类
瓜蒌、浙贝、竹茹、天竺黄、竹沥
消食
食欲减退、食少、厌食、厌油腻、暴饮暴食伤食史、脘腹痞满、嗳气放屁酸臭腐秽、苔垢厚腻
消食类
焦山楂、神曲、炒麦芽、炒谷芽、莱菔子、鸡内金、水红花子、阿魏、陈仓米、杵头糠、香稻芽
开胃类
龙胆草、大黄、黄连、胡黄连、薄荷、白芝麻、厚朴花、代代花、玫瑰花、银柴胡、甘松
化滞
胁肋、乳房或侧腹部胀痛或窜痛、情志抑郁、经常叹气、咽喉有梗阻感、声音嘶哑、嗳气或放屁后胃脘胀闷减轻、恼怒生气诱发、气怒加重、气窜疼痛
理气类
陈皮、青皮、枳壳、木香、郁金、香附、苏叶、佛手片、香橼、川楝子、薤白、大腹皮、乌药、合欢皮、八月札、娑罗子、木蝴蝶、玫瑰花、厚朴花、扁豆花、代代花、佛手花、素馨花、合欢花、白梅花、绿蕚梅、九香虫、甘松、檀香、荔枝核、橘核、白豆蔻、草豆蔻、预知子
胃肠坠痛、胃下垂史
升气类
柴胡、升麻、葛根、桔梗、木蝴蝶、荷叶、薄荷、生麦芽、青蒿
腹胀、嗳气、呃逆、消化液返流、咳嗽、气喘、便秘
降气类
苏梗、藿梗、荷梗、陈皮、半夏、竹茹、旋复花、代赭石、鹅管石、枳实、槟榔、厚朴、枸橘李、柿蒂、刀豆、通草、沉香、降香、苏子、莱菔子、杏仁、桃仁、枇杷叶、前胡、白前、紫菀、大腹皮、郁李仁、火麻仁、柏子仁、松子仁、决明子、瓜蒌仁、大黄、黑丑、皂角、芒硝、怀牛膝、川牛膝、肉苁蓉、白胡椒、丁香
烧心反酸、发热、急性胃炎、肠炎、口苦、口干、咽痛、口舌生疮、皮肤脓包疮、疖肿、疮疡、丹毒、痤疮
清气类
丹皮、山栀、浙贝、钩藤、白蒺藜、八月札、木贼、桑叶、菊花、黄芩、金银花、连翘、石膏、知母、天花粉、芦根、白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败酱草、苦参、黄连、青黛、马勃、射干、板蓝根、夏枯草、青木香、槐米、铁树叶、平地木、芙蓉叶
化瘀
胃肠部位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甚、口唇爪甲面部紫绀、面色紫暗或晦暗、皮肤不泽或肌肤甲错如鱼鳞、皮下紫斑瘀点、肢体麻木、舌色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增粗、迂曲、舌下小络脉呈紫色网状、珠子舌质暗红或舌下静脉曲张
活血类
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生山楂、鸡内金、穿山甲、王不留行、刘寄奴、血竭粉、卷柏、鬼箭羽、急性子、干漆粉、血见愁、蜣螂虫、大黄、鳖甲、地鳖虫、琥珀粉、水蛭、牤虫、全蝎、蜈蚣
消化道出血、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止血类
蒲黄、五灵脂、三七、茜草、降香、花蕊石、血余炭、藕节、阿胶、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白茅根、苎麻根、仙鹤草、白芨、旱莲草、刺猬皮、大黄炭、棕榈炭、艾叶、炮姜炭、灶心土、乌贼骨、紫珠草、羊蹄、五倍子、紫草
杀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
黄连、蒲公英、槟榔、厚朴、鸡内金、藤梨根、百部
抗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肠粘膜紫暗呈颗粒状、结节状、各种消化道癌肿及癌前病变
清热类
薏苡仁、石见穿、败酱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龙葵、山慈菇、土茯苓、海藻、昆布、蛇莓、黄药子、蚤休、土贝母、肿节风、菝契、白英、白屈菜、白毛藤、冰球子、鬼臼、绞股蓝
化淤类
生鸡内金、生山楂、莪术、血余炭、急性子、川断、沙苑子、生半夏、狼毒、生南星
虫类
僵蚕、蜈蚣、蜣螂虫、刺猬皮、露蜂房、九香虫、乌梢蛇、地鳖虫、壁虎
建中
神疲乏力、不耐疲劳、少气懒言、声音低怯、精神萎靡、食少食后腹胀胃部坠痛、大便稀溏、面色萎黄或晄白、指甲唇色淡、自汗怕风、易感冒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山药、莲子肉、芡实、白扁豆、蜂蜜、五爪龙
温阳
胃肠喜暖喜按、胃肠粘膜苍白、水肿、形寒肢冷、腰部腹部冷或冷痛、阳痿不举或阴器萎缩、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夜尿频多、久泻不止
附子、干姜、炮姜、艾叶、生姜、肉桂、桂枝、吴茱萸、小茴香、花椒、高良姜、补骨脂、益智仁、肉豆蔻、丁香、荜茇、毕澄茄、胡椒、细辛、菟丝子、肉苁蓉、川断、仙灵脾、草果、草豆蔻、灶心土、川乌、天仙子、罂粟壳、曼陀罗花、龙骨、牡蛎、赤石脂、禹余粮、乌梅、山茱萸、山药、芡实、石榴皮、莲子、五倍子、覆盆子、桑螵蛸、莲须、五味子
活络
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活血类
丹参、当归、赤芍、白芍、三七粉、鸡内金、生山楂、血竭、仙鹤草、血余炭、鸡血藤
通络类
徐长卿、地龙、桂枝、石菖蒲、路路通、威灵仙、橘络、丝瓜络、天仙藤、通草
抑酸
呕吐吞酸、不喜甜食、食甘则泛酸加重
清热泻火类
黄连、吴茱萸、浙贝母
中和胃酸类
煅瓦楞子、乌贼骨、煅牡蛎、海浮石、海蛤壳、煅龙骨、珍珠母、石决明、白螺丝壳、鸡蛋壳
养阴
胃中嘈杂灼热隐痛、面色潮红、两颧泛红、手足心烦热、低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皮肤干瘪少津、喜食酸甜、舌红瘦少津少苔无苔或有裂纹
酸甘化阴类
白芍、乌梅、木瓜、甘草、大枣、生山楂、饴糖、蜂蜜、五味子、酸枣仁、枸杞子、山萸肉
滋阴类
西洋参、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生地、玉竹、黄精、石斛、知母、天花粉、玄参、首乌、熟地、黑枣、女贞子、白扁豆、莲子肉、芦根、桑寄生、小环钗、梨汁、藕汁、人乳、甘蔗汁、芦根汁、荸荠汁
护膜
消化道溃疡病史、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山药、白芨、藕粉、木蝴蝶、糯米、百合、凤凰衣、仙鹤草、乌贼骨、三七粉、血竭粉、川贝粉、煅龙骨、琥珀粉、马勃、滑石、松花粉、血余炭、蚕蜕、蛇蜕、刺猬皮、象牙屑、柿饼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病的万能钥匙:中医通治十五法
有胃病别再盲目吃药,消化科医生详谈常见胃病的用药和治疗方法
你不了解感冒用药有哪些学问[4]
肿瘤治验录17 肿瘤治验案六、胃癌一例
胃胀气的症状和原因,胃胀气怎么办,如何治疗?胃胀吃什么药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病的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