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东国:退居二线11年 牢记教书育人之本
如今,他的名字常常以通讯员的名义出现于泰安的媒体,他是一名合格的乡镇宣传员。自2013年10月担任徂徕镇宣传工作至今,订报、报道、四德工程及上网宣传、文体小广场、送文艺下乡、乡村文明材料整理汇报、34个村的幸福E家园等,他一人承担起了其他乡镇多人承担的工作。付出背后满是成绩,但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曾是一名地道的乡村教师。他的名字叫做李东国,现如今虽已不在三尺讲台,但依旧在工作之余辅导镇上的孩子,大家也会一如既往的叫他“李老师”。
李东国(二排右七)
简介:李东国,现任泰安岱岳区徂徕镇宣传委员,正式从教经历11年。
大众网泰安9月9日讯(记者 张冉 报道)如今,他的名字常常以通讯员的名义出现于泰安的媒体,他是一名合格的乡镇宣传员。自2013年10月担任徂徕镇宣传工作至今,订报、报道、四德工程及上网宣传、文体小广场、送文艺下乡、乡村文明材料整理汇报、34个村的幸福E家园等,他一人承担起了其他乡镇多人承担的工作。付出背后满是成绩,但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曾是一名地道的乡村教师。他的名字叫做李东国,现如今虽已不在三尺讲台,但依旧在工作之余辅导镇上的孩子,大家也会一如既往的叫他“李老师”。
乡村质朴民风 从教生涯一生难忘
1992年,刚从莱芜师范毕业的李东国,被分派到徂徕镇新庄小学(当时基本一村一校),接了一个基础不错的班。当时大约19个孩子。这一年李东国开始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说到这么多年里最难忘的从教经历,当属 94年8月到95年7月这一年间的故事。这年李东国被调入徂徕村小学,教五年级除数学以外的所有科目。李东国回忆道:“那是在半山腰上的一处小学。山清水秀人淳朴。由于自然村分散,虽然是一个村,但是好几个孩子上学都得半个多小时,走好几里的山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学生基础较差。当时镇教办的政策是统考成绩全镇倒数一、二的,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因为教学压力非常大,于是就吃住在校。期间得到了所有老教师及家长的照顾和厚待,纷纷送菜送饭。更多的是学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石榴、板栗、核桃、柿子、花生、蚂蚱等一小把一小把的送到你跟前,那虔诚的目光让人难辞其情。”
“老师”不能白叫 职责一直都在
徂徕镇优秀教师,教育先进个人,教改先进个人,教学论文一等奖,类似这样的荣誉在李东国站在讲台上讲课的11年里始终是屡见不鲜。告别一线的教学工作后的11年里,他依然记得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依旧每年都会受到学生的祝福和礼物。他坚定的认为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光辉的职业。如此高的职业要求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来哺育学生。11年的二线工作中,他依然坚持给需要补课的学生免费补课,给爱学习的学生提供帮助。他说:“这一声老师不是白叫的,只要还有学生这样叫,我就应该继续发挥余热来辅导他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人类的思想,这是我始终坚持的职业素养。”
教是为了不教感悟快乐旅途
从当上“老师”的第一天起,李东国就坚信教育是快乐的。如今的他,依旧坚持每天抽时间研究教学方案。谈到教学之,他更是有太多的心得体会。他介绍说,对学生施加真正的教育影响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接触学生,分析学生,影响学生。每个学生是鲜活生动的个体。作为老师,既要准确把握各年龄段各科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根据孩子和知识的具体特点采取灵活有力的措施。如此的老师才是职业成熟的老师。正如江河入海,需要曲曲折折经历无数风景,那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收获才是非常愉悦的。教育既有共性的规律,更有个性的特点。把教学上的每一点成功都当作一次愉快的旅行。助人为乐,成人之美,教人有幸,育人是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就学生,快乐自己,教一辈子书,春种秋收,花开花落,桃李满天下,栋梁在其中,不分高低贵贱,学生个个成人。
编后语:他说自己像是头只会低头前进的老黄牛,始终把快乐教育放在心里。即使已从教师离岗多年,但依旧改不了初衷,忘不了讲台,改不了传道授业解惑之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为人师
她用一根“麻绳”,牵出了无数山区孩子的未来
“挑夫”校长告别讲台 最后一次为学生背餐(图)
祖孙三代坚守“三尺讲台”
2021年度达州市申报推荐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示范村名单
上戈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