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运动论13 点、旋、坐、拔、弹

今天的文章算是对《太极运动论》做一总结吧。《太极运动论》本着通俗直白的原则记录运动随感,力求从另一个思维角度来理解太极拳。当然,传统太极拳博大精深,又岂是我辈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所撰《太极运动论》不过就是本人在修习太极拳中,自以为从中一窥管豹的不可抑制的内心欣喜下记录的所学、所思、所感,同时也是对本人所教学员的一种理论上的交待和负责,把随感记录与这些学友一同分享。假如能够对他们在学习和习练太极拳过程中能有所启发有所促进,将倍感振奋和欣慰。

何为太极?在《太极运动论2》中指出,太极即手足一体也。当然,这样的定义只是对太极拳外在表相的描述。严谨来说。太极拳是指在传统太极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内在规矩和外在要求进行训练,以丹田(腰隙)为总枢纽,以筋肉为纽带,打通身上各大关节,腰跨带动肢体做完整如一的有规律性的圆弧式运动。

各大传统太极拳,如陈氏、杨氏、吴氏、孙氏等太极拳都包含有一整套完整的运动招式,都非常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习练,且招式相对简单易学,非常适于不同层面的健身运动。

大道至简,太极拳的运动心法远没有如人们想像的那么高深莫测。     心法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倒是有关太极拳的拳理的理论文章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诸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顶头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沉跨、坐跨屈膝等等,当然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枚举了。但在《太极运动论》中最为强调的拳理有两个方面,一是松紧之道,一是腰跨分离。学者不可不知。

由于单纯的太极拳招的训练,即通过所谓的盘架子来获得修习成果,客观地说,出成效的速度相对缓慢,因此有闻“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因此修习太极拳就需要一些辅助功法。主要有:站桩(浑圆桩)、蹲墙功、抖跨功,还有本人所创的踩踏车功法等等。

以上这些内容在前面各论中已经进行详细的阐示,下面就太极拳运动尝试作一书面演示:

一、入静,身心放松,意识混沌,进入无极状态。

二、凝神,调整呼吸,进入太极状态。

三、专注,内视丹田,能量集合,太极成圆成点固于腰隙。

四、以尾闾为准,跨分左右,腰隙下沉传导压力,太极生两仪。

五、两仪运动,跨分阴阳,虚实、刚柔、松弹即可成就。

六、以腰隙之点为界,身体上拔,腰隙以下两跨松沉,即可做上下对拉运动;以腰隙之点为圆心即可做有规律性的旋转运动。

七、关节与筋肉松紧有致,肢体完整如一,即可带动手足(四肢)一体运动,即为四象。

八、手足按照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有规律运动,即为八卦。

九、对应拳技即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十、尾闾始终保持竖垂,即为中定。

能做到心法一,并在这样的指导下,慢慢的就能体会出心法二。

心法二: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是对太极拳内劲产生的原理说明。这些就留待大家自己去体悟了。

最后以五个字赠送大家,就称之为五字决吧:点、旋、坐、拔、弹。

一点:找到腰隙,以此为点,为总开关、指挥部。

一旋:以腰隙之点为圆心即可做有规律性的旋转运动。

一坐:腰跨松沉,称之为坐跨,坐跨自然形成屈膝,不可颠倒。

一拔:以腰隙之点为界,身体上拔,腰隙以下两跨松沉。两头对拉即为拔。

一弹:跨松有如内置弹簧,身体略微前倾,按拳规要求运动,不断虚实转换。

以上太极运动十三论,愿有缘之人得之悟之,并得以从传统太极拳中一窥管豹。则幸甚!愿亦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太极拳盘架
陈氏太极丹田内转功法
半瓶屋主说太极——说太极“胯”及相应关系
太极拳秘境
如何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内功不神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