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有远见的校长会知道,大学的本质不是四处排名,而是自我尊重

洪堡大学校徽上,是创始人洪堡兄弟的头像


前几天,中国首批“双一流”大学与“双一流”学科名单正式出炉,引发大学、大学生、大学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热议。或许,正当努力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其时,我们应当再一次回溯历史,重温那些为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的教育家们的理想与旨趣。


本文是许知远(对,就是那个前段日子被痛骂的许知远)讨论现代大学制度奠基人威廉.洪堡及其理想主义的文章,原题《洪堡的理想主义》。标题来自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


洪堡的理想主义

文 | 许知远

来源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01

在一般德国人心目中,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名声或许无法企及他的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这位伟大的探险家,曾经到过遥远的南美洲进行考察,是一个划时代的地理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同时他给死板的德国精神中注入了一种生命的本真活力。


但是,如果把时间放在更深远的人类历史中,放人一个更广阔的人类精神的范畴内,这位看起来更加温柔的哥哥则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他几乎制定了十九世纪后人类精神生活的半个框架——无与伦比地构建了现代大学模式。

尤其在中国,由于蔡元培校长对于柏林大学经验的成功借鉴,使得威廉·冯·洪堡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引用。尽管据考证,蔡元培从未读过洪堡的著作。但是,如果仅仅凭借蔡校长在柏林大学的考察,就可以使得北大发展得如此成型,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柏林大学模式的优越性。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在经典著作《大学之理念》中,也曾把柏林大学视作大学之楷模。“将研究引人大学,开创研究型大学”、“对科学的探索”、“坚持学术自由原则”是贴在洪堡身上最伟大的标签。


德国洪堡大学校门前威廉.洪堡塑像


02

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却忽略了洪堡身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它同样深远地影响了大学的发展。洪堡是个强烈的理想主义者与卓越的人文主义者,人文理想实际上贯穿了他的整个教育思想。因为一个仅仅在位十六个月的教育大臣,如果不具备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是无法在一个依旧专制的普鲁士时代,开创一个生动的教育局面的,更无法被后人亲切地称作“心灵大臣”、“精神大臣”。

一位洪堡的传记作家,把“歌德—席勒—洪堡”视作德国古典文学时期的金字塔的三足鼎立的底座。尽管这位作家承认,在创作能力、在深度、在推动力上,洪堡与这两位无法相比,但是洪堡却是最成功地把这些古典主义理想传播开来的人物。


洪堡曾经以驻外使节的身份长期居住在罗马,并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希腊文化可以培养人的美好品性,为此他出色地掌握了希腊语。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它(希腊)所处的高级程度是不可能在其他民族那里再现的,这种程度就是高贵的、伟大的、真正值得不受约束的思想在灵魂中占有统治地位,以及这种思想在教育的可观性和人体运动的优雅性中生动地得到体现。”


他每天创作一首十四行诗,与歌德、席勒等人长久地探讨着伟大的埃斯库罗斯,在生命的最后他又成为一个出色的语言学家,被乔姆斯基称作“语言学的开创者”。


德国洪堡大学校门前亚历山大.洪堡塑像


03
18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在政治上总是不得意的人有机会实现他的理想,当局在出于无奈的情况下,任命洪堡为普鲁士教育大臣。


十六个月的任期中,洪堡坚信,教育不应该是为维持生计和复杂的文明机构的实际功能做准备,而应该是理想主义类型的教育。这个典型的启蒙运动的支持者几乎重组了普鲁士教育,凭借的基本点是——相信人的价值,这种价值来自他的个性及其永恒的坚定性。


因此他创建了高级人文中学,规定了普通教育课程的广泛性。为此,他写道:


“确实存在某种必须普及的知识,且还有某种谁也不能缺少的对信念和个性的培育。每个人显然只有当他本身不是着眼于其特殊职业,而是努力成为一个良好和高尚、受到教育的人和公民时,他才是一个好的手艺人、商人、士兵或经纪人。这种教育不应该是为维持生计和复杂的文明机构的实际功能做准备,而应该是理想主义的类型。”

在1809年,洪堡把这种理想倾注到组建柏林大学上。在这里,他认为大学应该造就统一的、受到全面教育的德国人,为此大学必须拥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一点不能受到国家的干涉,也只有在这个程度上,大学才能发挥他最重要的功效。他以一个出色的古典作家的优雅笔调这样阐述道:


在高等科学教育机构这个最高层次上,人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直接为了民族道德文化而开展的。有关部门这种机构的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来的基础上的,即这种机构的目的是在最深刻和最广泛的意义上科学地展开工作,并把科学作为一种并非有目的的,但从本身来说却是符合目的面准备好的精神和道德教育材料。


洪堡极其强调科学研究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如果教师不发展知识,如何教授”。但是,洪堡对于科学态度更多的也是一种纯精神的方式。他推崇“科学的精神”,主张为学术而学术,反对直接的利用价值,因为这会伤害到对真理的直接追逐。对这种精神,他几乎上升到一种宗教情怀:


“一旦人们停止对科学进行真正的探索,或认为,科学是不需要从精神的深处创造出来,而是可以通过收集把它广泛罗列出来的话,则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且将永远丧失殆尽。这种丧失是针对科学而言的,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下去,科学将逃遁,以至它本身把这一用语如同空壳那样留下了。这种丧失也是针对国家而言的,因为只有来自内心,且可以根植于内心的科学才能改变人的性格,而国家就如同人类那样很少关心知识和谈论,而是关心性格和行为。”


德国发行的邮票上的洪堡兄弟


04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洪堡五原则

一、科学是某种还没有完全得出结论的东西,还没有被完全发现,没有被完全找到的东西,它取决于真理和知识的永无休止地探索过程,取决于研究、创造性以及自我行动原则上的不断反思。

二、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行为准则的反思。唯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区分开。

三、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表现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也仅仅是第二位。当然,对于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索,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知识,并服务于社会。

四、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才能形成他独立的判断力以及他的个性,然后,他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和力量的境界。

五、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和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

对此,甚至连皇帝威廉三世也说:“大学是科学工作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这个传奇性的人物,在德国几乎肩负了卢梭与狄德罗的双重任务,他精辟得无可比拟地阐述了科学精神的价值。据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何这个温文尔雅的人能在十六个月改变整个世界文明的形态。


支撑这十六个月成功改革的是洪堡从青年起就树立起的理想主义情怀,一种从精神上启蒙德国民众的观念。正如其传记作家彼得·贝位格所说:“(教育改革)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早在计划之前就已做好准备,教育改革不是洪堡的绝招,不是他的灵感或惊人之举。他是把早已形成的思想、把一般的趋势加以具体化来实现改革的;这种改革不是变魔术,而是收获。


群学书院今日荐书



《大学之理念》

金耀基  著

三联书店2008年


在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发展知识主要的地方,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机体了。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何谓反思?知识是否是一种或一型?大学又是否只是求真,而与美、善无涉?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史08 | 李工真:康德理论如何重塑德国教育
德国海德堡大学:一个思辩之地
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的精神特质
专栏 |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纪念洪堡?
精彩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
洪堡五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